久久小说 www.jjxxs.com,长弓牧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流畅的文字诉说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而是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的真情。 如果没有收获跳舞的阳光,你一定收藏过唱歌的清风,如果错过了童年的月牙船,你肯定会在星星的梦里拾起微笑。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懂得,就连我那大字不识的母亲也曾经对我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孩子,一定有颗流星属于你。
(一)
很多年以前,母亲把我分娩在离华灯很远、离星空很近的丘陵中,当我用洪亮的啼哭宣告新生命莅临的时候,夜正澜,风正疾,龙头湾正在贫瘠和荒凉的泥淖中苦苦挣扎。暗夜无边,油灯如豆,奶奶用一把铁剪绞去脐带,顺手将我扔进柏木澡盆,告诉我寄生时代已经结束,以后得靠自己的双脚走路,靠自己的双手去拔开荆棘了。
那年,奶奶52岁,母亲22岁,52岁的奶奶精神矍铄,22岁的母亲腰背有些微曲。
与分娩后母亲痛楚与疲惫的造型不一样,奶奶永远有一张慈祥的脸,即便是主持庄严的洗礼也笑意盈盈,舍不得露出些许威严或幽怨。这是两张完全不同的脸,从看见她们第一眼开始,我就猜测,同一屋檐下两个不同的女人,肯定有不尽相同的命运。
母亲出身贫寒,是苦水里一根苦藤上结出的苦瓜,她从不讳言自己历经的磨难和酸涩。从小到大,背书包和穿新衣就是母亲绵绵无绝期的奢望,盼了二十来年,书包始终未能背上,好不容易能够穿上新衣了,却又被告知那是一件嫁衣,穿上它就将和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走进不可预知的未来。据说,穿上新衣的母亲哭得很厉害,拽着外婆和舅舅的衣袖不肯上路,亲友们不解其意,夸母亲是个孝顺闺女,懂得恋家。外婆知道,母亲舍不得这个四处漏风的家,更舍不得亲手打破那个久藏于心的梦。如今,那件嫁衣早已褪了颜色,但仍藏在母亲衣柜一角,偶尔,她还会翻出来看看,默默地流一次泪。
奶奶系出富贵,早年家有良田、作坊和帮工,解放初因被改造而作了我贫农爷爷的填房。她从未告诉过我关于城南的旧事,甚至在许多年间我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在乡间,老一辈人都叫她“谢张氏”年轻人讳一个辈份而不敢叫她的名字,都千篇一律地喊“幺婶”、“幺婆婆”我是在为奶奶刻墓碑的时候才读到她名字的,那是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我以为,那样的名字似乎应该写在诗集中,而不应刻在简陋的青石板上。母亲点头称是,告诉我,被爷爷带回乡下那时候起,奶奶的名字就和她曾经有过的书卷一道留在皂角城的深巷中了,这么些年,从未有人提起。
当然,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断断续续耳闻目睹的,那个夜晚,我还来不及想这么多,仅挂在窗沿上的那些个星星就够我阅读好几个时辰了。真的,那天晚上星星特别多,特别亮,以至于那么大的天空都挤不下,有好几颗竟落到我的窗前,还轻言细语地跟我说话。
于是,奶奶用星星为我命了名,一直用到现在。
(二)
奶奶有一双小脚,缠得很好,市场上买不到适合她穿的“三寸金莲”一年四季,她总要花些时间为自己纳鞋,穿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鞋,奶奶走得很平稳。
母亲到了该缠脚的年龄,时代已经变了,这使得她终于保全了一双自由的大脚。集体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鞋,花色品种俱全,但是,母亲却一直没有买到适合自己的那双,所以,她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在龙头湾,母亲算得上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善良、孝顺、勤劳又能干,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母亲却是用了她弱小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天空。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永远是这个家里的匆匆过客,早些年为躲避“阶级斗争”而远走他乡,几年没有音信,偶尔接到一封皱巴巴的信还是半年以前写的,等请人写了信寄去,又早已“查无此人”“史无前例”的“文革”结束,父亲好不容易回到我们身边,却又因为对土地的陌生和稼穑技能的荒废而再度出门谋生。一去经年,等他带着空空行囊和满身伤痕再次走进家门时,母亲一头浓黑的秀发已变成秋后庄稼地里稀疏的枯秧。从我降生的那个夜晚直到我最终走出山村的那个清晨,整整十六年,母亲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只旋转的陀螺,被无形的鞭子不停地抽打,然后,情愿不情愿地旋转,旋转,永不停息。早晨,天还未亮,就听见母亲“劈劈啪啪”的脚步声在院里院外急促地响起;深夜,村子里每一户人家的每一个窗口都熄了灯火,母亲仍在整修次日要用的农具、拾掇一家... -->>
编者按 流畅的文字诉说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而是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的真情。 如果没有收获跳舞的阳光,你一定收藏过唱歌的清风,如果错过了童年的月牙船,你肯定会在星星的梦里拾起微笑。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懂得,就连我那大字不识的母亲也曾经对我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孩子,一定有颗流星属于你。
(一)
很多年以前,母亲把我分娩在离华灯很远、离星空很近的丘陵中,当我用洪亮的啼哭宣告新生命莅临的时候,夜正澜,风正疾,龙头湾正在贫瘠和荒凉的泥淖中苦苦挣扎。暗夜无边,油灯如豆,奶奶用一把铁剪绞去脐带,顺手将我扔进柏木澡盆,告诉我寄生时代已经结束,以后得靠自己的双脚走路,靠自己的双手去拔开荆棘了。
那年,奶奶52岁,母亲22岁,52岁的奶奶精神矍铄,22岁的母亲腰背有些微曲。
与分娩后母亲痛楚与疲惫的造型不一样,奶奶永远有一张慈祥的脸,即便是主持庄严的洗礼也笑意盈盈,舍不得露出些许威严或幽怨。这是两张完全不同的脸,从看见她们第一眼开始,我就猜测,同一屋檐下两个不同的女人,肯定有不尽相同的命运。
母亲出身贫寒,是苦水里一根苦藤上结出的苦瓜,她从不讳言自己历经的磨难和酸涩。从小到大,背书包和穿新衣就是母亲绵绵无绝期的奢望,盼了二十来年,书包始终未能背上,好不容易能够穿上新衣了,却又被告知那是一件嫁衣,穿上它就将和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走进不可预知的未来。据说,穿上新衣的母亲哭得很厉害,拽着外婆和舅舅的衣袖不肯上路,亲友们不解其意,夸母亲是个孝顺闺女,懂得恋家。外婆知道,母亲舍不得这个四处漏风的家,更舍不得亲手打破那个久藏于心的梦。如今,那件嫁衣早已褪了颜色,但仍藏在母亲衣柜一角,偶尔,她还会翻出来看看,默默地流一次泪。
奶奶系出富贵,早年家有良田、作坊和帮工,解放初因被改造而作了我贫农爷爷的填房。她从未告诉过我关于城南的旧事,甚至在许多年间我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在乡间,老一辈人都叫她“谢张氏”年轻人讳一个辈份而不敢叫她的名字,都千篇一律地喊“幺婶”、“幺婆婆”我是在为奶奶刻墓碑的时候才读到她名字的,那是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我以为,那样的名字似乎应该写在诗集中,而不应刻在简陋的青石板上。母亲点头称是,告诉我,被爷爷带回乡下那时候起,奶奶的名字就和她曾经有过的书卷一道留在皂角城的深巷中了,这么些年,从未有人提起。
当然,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断断续续耳闻目睹的,那个夜晚,我还来不及想这么多,仅挂在窗沿上的那些个星星就够我阅读好几个时辰了。真的,那天晚上星星特别多,特别亮,以至于那么大的天空都挤不下,有好几颗竟落到我的窗前,还轻言细语地跟我说话。
于是,奶奶用星星为我命了名,一直用到现在。
(二)
奶奶有一双小脚,缠得很好,市场上买不到适合她穿的“三寸金莲”一年四季,她总要花些时间为自己纳鞋,穿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鞋,奶奶走得很平稳。
母亲到了该缠脚的年龄,时代已经变了,这使得她终于保全了一双自由的大脚。集体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鞋,花色品种俱全,但是,母亲却一直没有买到适合自己的那双,所以,她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在龙头湾,母亲算得上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善良、孝顺、勤劳又能干,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母亲却是用了她弱小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天空。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永远是这个家里的匆匆过客,早些年为躲避“阶级斗争”而远走他乡,几年没有音信,偶尔接到一封皱巴巴的信还是半年以前写的,等请人写了信寄去,又早已“查无此人”“史无前例”的“文革”结束,父亲好不容易回到我们身边,却又因为对土地的陌生和稼穑技能的荒废而再度出门谋生。一去经年,等他带着空空行囊和满身伤痕再次走进家门时,母亲一头浓黑的秀发已变成秋后庄稼地里稀疏的枯秧。从我降生的那个夜晚直到我最终走出山村的那个清晨,整整十六年,母亲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只旋转的陀螺,被无形的鞭子不停地抽打,然后,情愿不情愿地旋转,旋转,永不停息。早晨,天还未亮,就听见母亲“劈劈啪啪”的脚步声在院里院外急促地响起;深夜,村子里每一户人家的每一个窗口都熄了灯火,母亲仍在整修次日要用的农具、拾掇一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