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 www.jjxxs.com,汉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冲陷敌军的坚强之处,因而战死在吴国军中。按照当时汉朝的军法规定:凡是父子都从军的,如有因战事牺牲的人,未死者可以护送遣骸还乡。但是灌夫不肯这样做,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愿意斩取吴王或吴国将军的头,以替我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着战甲,持着戈戟,招募军中同他友好愿意跟他同去的壮士几十人,等到走出了军营的门户,没有人敢再前进,衹有两人和灌夫腊下的奴隶十余骑迅速地冲入了吴军,一直攻到吴军的将旗之下,所杀伤的有几十人之多。因为再无法向前进攻,便奔回到汉军的营地,他所带出去的从奴都战死了,衹有他和一个骑士归来。灌夫身上所受的重伤有十多处,恰好有贵重的良药把创伤治好,所以才能不死。灌夫身上的伤稍稍痊愈,又向将军请求说: “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国营垒中的路径曲折,请准许我再前往。”将军对灌夫的勇气很钦佩,对他的行为也很同情,深恐灌夫再去性命有危险,就向太尉报告,太尉于是坚决地阻止他,不让他去。等到吴军破灭,灌夫也闻名天下。
颖阴侯把灌夫的情形向皇上报告了,皇上就任灌夫为郎中将。过了几年,因为犯法丢官。灌夫家在长安,京师裹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因此后来又官至代相。
漠武帝即位,认为淮阳郡是天下交通辐辏之处,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内调为太仆。建元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一同吃酒,发生争执,当时灌夫已经酒醉,就出手打窦甫。窦甫本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太后杀灌夫,把他调为燕相。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
灌夫为人刚直,好藉酒使气,不喜欢当面阿谀他人。凡是贵戚或一般有势力人士地位在灌夫之上的,他不但不肯向他们表示敬礼,并且要想办法侮辱他们;一般士人在他之下的,愈是贫贱,灌夫愈是对他们恭敬,以平等的礼节对待他们。在人多的场合,灌夫对于地位低下的后进总是推荐夸奖,因此,一般人都很称赞他。
灌夫不喜欢学问,却爱好侠义,答应人家的事一定做到。那些和他相交往的人,无非是豪杰、侠客或大奸巨猾。他家中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数十,多则近百。他在田园中筑陂蓄水,以兴灌溉之利,为了垄断水利田地,灌夫的宗族宾客往往争权夺利,在颖川一带横行无忌。所以颍川的小孩子便作歌道: “颖水澄清,灌氏安宁;颖水污浊,灌氏灭族。”
灌夫家中虽然富有,但是失去权势,于是卿相、侍中及那些一向为灌夫宾客的人,都逐渐同他疏远了。等到窦婴失势,也想倚靠灌夫去同那些趋炎附势的人算账,而灌夫也想利用窦婴的关系交结那些列侯和宗室们,以提高身价。所以两人互相推重援引,过从亲密得如父子一般。两人极为投契,毫不嫌忌,衹恨相知太晚了。
灌夫的姐姐死了,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丞相田蚣。丞相从容地说: “我想和你一同去拜访魏其侯,恰值你在服丧期间,不便前往。”灌夫说:“将军居然肯屈驾光临魏其侯的家,我怎敢因服丧推辞呢?让我去通知魏其侯,让他准备酒食,请您明日早点光临。”田扮于是就答应了。灌夫就把与丞相相约的详情告诉了魏其侯宝婴。宝婴和他的夫人便特地多买了肉和酒,夜裹就起来打扫,准备酒食,一直忙到天明。天刚亮,就叫门下的人在宅前伺候。但是到了中午,丞相田蚣还是没来。窦婴就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记了吗?”灌夫很不高兴,说:“我不嫌在服丧期间请他践约,他自己应该前来才对,不当忘记。”于是灌夫就驾了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田纷前一天不过是顺口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真去赴宴。等到灌夫前来,丞相还在高卧。于是灌夫进去见他,说:“将军昨天幸蒙答应去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妻办了酒食,从一早到现在,都没有敢吃一点呢!”武安侯装做愕然发愣的样子,向灌夫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忘记了与你说的话。”于是命驾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气。等到酒吃得差不多时,灌夫起舞,舞毕邀请丞相,丞相竟不起身,灌夫便在酒宴上用话冒犯丞相。窦婴便扶灌夫离去,亲自向丞相致歉。丞相田蚣一直吃酒至天黑,才尽欢告辞。
后来,丞相田纷派藉福向窦婴要求把城南的田地让出给他,窦婴很不高兴地说: “我这个老头子尽管被朝廷废弃不用,将军尽管显贵,难道就可以仗势硬夺我的田吗?”不肯答应。夫听说了这事,大骂藉福。藉福不愿窦、田两家交恶,就自己编造了好话向丞相说: “魏其侯年事已高,就要死了,再忍一些日子也不难,姑且等一等吧。”不久,田蛤听说窦婴和灌夫其实是愤怒而不肯把田给他,也生气说: “魏其侯的儿子曾犯了杀人的大罪,是我救他的。我服侍魏其侯,没有什么事不肯依他,为什么他竞舍不得这几顷田地?况且这跟灌夫有什么相干!我不敢再要这块地了。”从此以后,田蚜对窦婴和灌夫两人大为怨恨。
元光四年的春天,丞相奏言灌夫家在颖川极为骄横,百姓都受其苦,请求皇帝查办灌夫。皇上说:“这是丞相职分内的事,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丞相的短处作为要挟,这包括丞相以不合法的手段去图个人私利,及收受淮南王的财物,并说了不该说的话等。后来由于两家的宾客在中间调停劝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
那年的夏天,丞相田扮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下了诏令,要列侯及宗室都前往道贺。窦婴就去拜访灌夫,想邀他一道去。灌夫推辞说:“我屡次因为酒醉失礼得罪了丞相,并且丞相近来跟我有怨。”窦婴说:“这事已经和解了。”于是勉强拉灌夫一道去。酒吃到差不多时,丞相起身向大家敬酒,所有的座上宾客都离开座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儿,魏其侯窦婴起身敬酒,衹有那些与他有旧交的人离开席位,其余半数的人衹是照样坐在那裹,连膝都没有离席。灌夫起身离位,依次敬酒,敬到田纷时,田蚣照样坐在那裹,说: “不能再饮满杯了。”灌夫很生气,就嘻笑着说: “您是个贵人,但还是饮满一杯吧!”但是田纷不肯干杯。敬酒敬到临汝侯灌贤,灌贤正在跟程不识悄悄地附耳讲话,又不避离席位。灌夫一肚子怒气无处发泄,于是骂灌贤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现在长辈向你敬酒,你却效法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朵说话。”田蛤对灌夫说:“程、李都是东西宫的卫尉,现在你当众侮辱程不识,就不替你所敬爱的李将军留地步吗?”灌夫说:“今日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我还管什么程,什么李?”座上的客人见势不妙,便起身托言上厕所,渐渐地散去了。实婴也起身离去,并挥手叫灌夫赶快走。等到灌夫刚刚离开,田蛤于是生气地说:“这是我的错,因为我宠惯了他,才使他这样放肆。”就命令手下的骑士把灌夫扣押,这样灌夫就没能够离去。藉福赶紧起身为灌夫向丞相赔礼,并用手按着灌夫的脖子,要他低头谢罪。灌夫更加发怒,不肯谢罪。田蚧就指挥骑士把灌夫捆起,看管在传舍中,并把长史找来,对他说:“今天请宗室宾客们在此会宴,是奉了太后的韶令的。”于是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韶令,犯了不敬的罪,把他囚禁在居室狱中。同时彻底查清灌夫在颖川i的种种不法行为,派遣差吏分头捉拿灌家各支的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极刑。窦婴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财派宾客向丞相求情,终究不能使灌夫获释。田蚣的属吏既都是丞相的耳目,灌家漏网的人都分头逃窜和躲藏,灌夫本身又被拘押着,于是无法告发田纷暗中所做的种种坏事。
窦婴奋不顾身,竭力想营救灌夫,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难道能救得了吗?”窦婴说:“侯爵是我自己挣来的,现在我把它丢掉,根本没有什么遗憾的。况且我总不能让灌仲孺独自去牺牲,而我窦婴倒独自活着。”于是瞒着他的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皇帝。皇帝看了魏其侯窦婴的奏书,立即把他召进宫去,窦婴就把灌夫因为在席上喝醉了酒而失言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认为这衹是饮酒过度的小事,不值得用极刑。皇帝同意他的看法,便赐窦婴一同吃饭,对他说:“你到东朝太后那裹当廷申辩吧。”
窦婴到了东朝,极力夸赞灌夫的长处,说他这回是酒后失言,而丞相却用别的罪来诬害灌夫。田纷又接着极力诋毁灌夫所做的事骄横放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宝婴自度没有其他的办法,就攻击丞相的短处。田蚜说: “天下幸而安乐无事,蛉能够做朝廷的重臣,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我所喜欢的不过是倡优、巧匠这一类的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他们,招呼天下的豪杰壮士,日夜不停地同他们商量讨论,满怀对朝廷的不满之意,不是抬头用眼看天,就是低头用手画地,斜眼看着两宫,希望天下有一些意外的变故,好让他们成大事,立大功,我却不知道魏其侯他们要做些什么呢!”于是皇上向在朝的大臣们问道:“他们两人说的话谁对呢?”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当他的父亲为国捐躯时,手持着戈戟冲入强大的吴国军中,身上受到了几十处伤,勇敢的名声冠于三军。他是天下少见的壮士,如果不是有特别严重的罪行,衹为了酒后引起口舌争端,是不值得攀引其他的罪状来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丞相说灌夫同大奸巨猾交结,欺压小民百姓,家产有数万万金之多,横行颖川1,凌辱宗室,侵犯骨肉,这是所谓‘枝杈大于根本,腿胆大于腿股,不是断折必定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衹有请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两家的是非了。”主爵都尉汲黯认为魏其侯所说的为是。内史郑当时也以魏其侯所说的为是,但是后来却又不敢坚持他自己的意见去对答皇帝。其余的人都不敢答对。皇帝对内史发怒说:“你平iei屡次议论魏其侯和武安侯两人的长短优劣,今天廷辩,你却畏缩的像那驾在车辕下面的马一般,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我要把这一班人一并杀了。”于是皇帝罢朝起身,入内侍奉太后进餐,太后也已经派人上朝探听消息,这时,那些探听的人便把廷辩的经过详细向太后报告。太后生了气,不进饮食,说: “现在我还活着,别人已经在作践我的兄弟;假若找死了之后,另0人就一定都来宰割我的兄弟了。况且皇帝怎能像石人一样自己不作主张呢?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般大臣就衹知随声附和;假设皇帝死了之后,这班人还靠得住吗?”皇帝表示歉意说:“魏其侯和武安侯两家都是外戚,所以在朝廷上进行辩论;要不然的话,衹要一个狱吏就可以解决了。”那时,郎中令石建私下把魏其侯和
武安侯两家失和的经过向皇帝说了。
田蚜退朝以后,出了止车门,招呼御史大夫韩安国同坐一车,生气地说;“我和你共同对付一个老秃翁,有什么难办的,你为什么模棱两可,游移不定呢?”过了很久,韩安国对田蛤说:“您怎么这样不自爱重呢?刚才魏其侯既然诋毁您,您也就应该向皇帝免冠谢罪,把丞相的印绶解下来,归还给天子,说: ‘臣以皇帝的肺腑之亲,幸能作到丞相,本来是不能胜任的,魏其侯对我的批评是对的。,这样一来,皇帝一定会赞美您有谦让的美德,不致把您废免。魏其侯见您如此谦让,皇帝又同情您,一定会闭门咬舌自杀。现在别人骂您,您也同样骂别人,这样彼此互相辱骂,好像商人或女子吵嘴一般,怎么这样不识大体呢?”田纷谢罪说:“我在朝廷争辩时太着急了,没有想到这样做。”
后来皇帝又派御史查究灌夫的案卷,核对出窦婴所说的话很有不符合事实的地方,因而窦婴受到御史的纠弹,被拘禁在都司空衙门的狱中。当孝景皇帝临终的时候,窦婴曾经接受遣诏,那韶书上说: “假如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可以相机条陈上奏。”等到窦婴被拘禁,灌夫又可能被判处灭族的大罪,情况是一天比一天紧迫了,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皇帝提起造件事。窦婴只好叫他的侄子上书皇帝报告受遣诏的事,希望能得到再被召见的机会。奏书呈上去了,但是核查内廷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遣韶。这道诏书衹藏在宝婴家中,是由他的家丞盖印加封的。于是窦婴又被弹劾,说他伪造先帝的遣诏,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极刑。元光五年十月,灌夫和他的家属全被定罪,窦婴过了许久才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一听到,心里就万分悲愤,发了中风的大病。他不想进食衹想寻死。后来,不知道从那里听说皇帝没有杀他的意图,这才恢复了饮食,医治好病体。朝廷已经决定不把窦婴处死了,但是,这时竟然又有流言传播,说了许多窦婴的坏话,故意地让皇上听到,因此就在当年十二月的三十日,将窦婴在渭城的大街上斩首示众。
元光六年春天,田纷病了,浑身疼痛,好像有人在打他,他不停地大声呼叫,承认自己有罪,谢罪不止,皇上请了能看见鬼的巫师来诊视他的病,巫师说:“魏其侯与灌夫两个鬼共同守着武安侯,用鞭子抽打想要杀他。”终于还是死了。由他的儿子田恬嗣其父爵,元朔年间,因为犯有罪过被撤除封爵。
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被发觉了。前些年淮南王刘安曾进京朝见,当时田蚣为太尉,到霸上迎接淮南王,对刘安说:“皇帝现在还没有太子,大王您最英明,又是高祖的孙儿,一旦皇帝去世,不是由您淮南王来继承帝位,还应当是谁呢!”淮南王听了大为高兴,送给田蚜许多金银财物。皇帝自从窦婴、灌夫的事发生以后,就不以田蚣的举动为然,衹是碍着太后的缘故,容忍了下来。等到皇帝听到了田蚣和淮南王勾结以及接受淮南王钱财的事件,就说:“假使武安侯还在的话,也该灭族了。”
韩安国,字长孺,是梁国成安县人,后来移居睢阳。曾经在邹县田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侍奉梁孝王,做中大夫。吴楚叛乱的时候,孝王派遣安国及张羽为将军,在束境抵御吴军。因为张羽奋力作战,安国老成持重,所以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被子息后,韩安国、张羽的名声也从此在梁国境内显赫起来。
梁王由于是皇家的至亲,因此获得了自行推举梁相及二千石官吏的人选的权力,他进出、游乐的排场,已经逾越了人臣的位分而比拟于天子。当时天子汉景帝听了以后,心裹很不高兴。窦太后知道皇帝不满,于是迁怒梁王派来的使者,不接见他们,而向他们案验责难梁王的所作所为。当时韩安国是梁使,便去谒见大长公主,哭泣着说:“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做儿子的孝心及做臣子的忠心竟然不予明察呢?昔日吴、楚、齐、趟等七国造**的时候,自关以束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军,衹有梁国与皇上最亲,成为叛军的阻限。梁王常想到太后及皇上居于关中,而诸侯起来作乱,每次提起,都泪下数行,跪着送臣等六人,带兵去击退吴楚叛军,因此吴楚的军队不敢西越雷池半步,而终告败亡,这都是梁王的功劳啊!现在太后却为了一些细的礼节怨责梁王。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平曰见惯了盛大的排场,所以进出游乐,都像皇帝一样清道警戒,车子、旌旗都是皇帝所赐,他就是想在边邑向其子民矜夸,在国中来回驰骋以向诸侯炫耀,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对他很宠爱。现在梁使到来,却遭到查问责难。梁王十分恐惧,日夜流泪思量,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梁王做儿子很孝顺,作臣子最忠心,而太后竟不怜顾呢?”长公主把这些全都告诉了太后。太后高兴地说:“我要替他向皇上解说,”解释以后,皇上的心才开解,而且摘下帽子向太后谢罪说: “我兄弟间不能互相劝教,竟让太后您操心了。”于是接见了所有梁王派来的使者,并且重重地赏赐了他们。此后梁王更受宠爱。太后、长公主再赏赐韩安国价值约千余金的财物。韩安国的名声因此更加显赫,而且跟汉朝廷建立了关系。
后来韩安国犯法被判刑,蒙县的狱吏田甲羞辱他,他说: “难道熄了火的灰就不会再燃烧起来吗?”田甲说:“要是再烧起来,我就溺尿来浇熄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内史,从徒隶中提拔他出来做二千石的官。田甲弃官逃走。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夷灭了你的宗族。”田甲于是袒衣谢罪。安国笑着说:“像你这种人值得我惩治吗?”终于善待田甲。
梁内史空缺之际,孝王刚刚延揽了齐人公孙诡,很喜欢他,想要请求任命他为内史。窦太后听说后,于是下诏命令梁王任用韩安国为内史。
公孙诡、羊胜游说孝王,教他请求做帝位继承人及增益封地的事,恐怕汉廷大臣不肯答应,于是暗中派人行刺漠廷当权的谋臣。及至杀害了前任吴相的袁盎,景帝便闻知公孙诡、羊胜等人的计划,于是派人务必捉拿公孙诡、羊胜。汉廷派了许多使者先后到梁,自梁相以下全国大举搜索,经过一个多月还没有捉到。内史韩安国听说公孙诡、羊胜等人藏匿在孝王宫中,便入宫见王,哭着说: “若君主受辱,臣子就应该死。大王没有好臣子,所以事才纷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捉不到公孙诡、羊胜,请让臣向您辞别,并赐臣死。”梁王说: “你何必这样呢?”韩安国泪下数行,说: “大王自己忖度您跟皇上的关系,比起太上皇与高皇帝及皇上与临江王来,谁比较亲近呢?”孝王说:“比不上他们。”安国说:“太上皇、临江王之与高皇帝、皇上都是父子的关系,但是高帝说‘拿着三尺宝剑夺得天下的人是我。所以太上皇始终无权过问政事,衹居住在梁阳宫中。临江王,是嫡长太子,却因其母一言出错,被废除了临江王的爵位;又因宫垣之事,终于自杀于中尉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治理天下总不能因私而害公。俗语有云: ‘虽然有亲父,岂知他不会是虎呢?虽然有亲兄,岂知他不会变成狼呢?,现在大王位列诸侯,却听信一个邪臣虚妄的言论,干犯了君主的禁令,枉曲了严明的法律。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用法令来对付您。太后lt夜哀泣,希望大王能自知改过,可是大王却始终不能觉悟。万一太后驾崩,大王您还能攀附谁呢?”话尚未说完,孝王痛哭流涕,对着韩安国自责说:“我立刻交出公孙诡、羊胜。”当天,公孙诡、羊胜两人自杀。汉使回去覆命,梁国的祸事得以完全消解,这都是安国的功劳。于是景帝、窦太后更加看重韩安国。
孝王去世后,共王即位,韩安国因为犯法丢了官,闲居在家裹。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武安侯田蚣为太尉,受宠信而掌大权。韩安国把五百金送给田蚣,田蚣向太后提起韩安国,皇上平
日也常听说安国的贤能,便召他为北地都尉,后来升为大司农。闽越、束越互相攻伐,皇上就派遣韩安国和大行王恢领兵赴越。还没有抵达越地,越人就杀了他们的王来投降,汉朝廷也就收兵了。当年,田蚣当了丞相,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派人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巨商议。大行王拯,是个艺人,屡任边郡的官吏,对匈奴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发表议论说:“汉兵与匈奴和亲,大都过不了几年,匈奴便再度背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击他们。”韩安国说:“派军队到千里之外去作战,不会有好的战果。如果是匈奴仗恃戎马之疾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如飞鸟般的迁徙,就很难克制他们。取得了他们的土地也不算开疆拓土,统治了他们的人民也不算富强,他们从上古以来就不是我们的子民。汉兵行数千里以求取战利,则人马疲惫,匈奴则可以逸待劳,这样做必然是很危险的。我认为不如跟他们和亲。”群臣议论此事的大多附和安国,于是皇上同意与匈奴和亲。
第二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杰聂壹,通过大行王拯向皇上表示:“鱼抠刚与选和亲,亲信边地之民,可以用利来诱他们过来,而我们在道路上埋设伏兵,一定会消灭他们。”皇上于是召见询问众位公卿说:“朕选派子女,梳妆打扮许配给单于,给他钱财、绢帛、文锦也很丰厚。单于对朕的命令甚为轻慢,侵掠没有止境,边郡人民多次受到骚扰,朕十分同情他们。现在想派大军进攻匈奴,你们各位以为如何?”
大行王恢回答说:“陛下即使不说,臣下本来也主张使用这种策略。臣听说战国天下未统一的时候,虽然北方有强大的胡人威胁内地,而中原内地又战乱不已,然而各国尚能抚养其人民,根据时节来耕种,公私仓廪常能充实,匈奴因而不敢轻易侵犯。现在凭藉着陛下您的威严,天下统一,同事汉朝廷,又派遣子弟去登上边城,把守要塞,粮食的转运,车马的运输,都很齐备。可是包抠却侵犯掠劫不已,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畏惧心理的缘故。臣私下认为进攻有利。”
御史大夫韩安国反驳说:“不是这样。臣听说汉高祖曾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匈奴大军解下马鞍堆积成营垒,高过平城的有好几个地方。平城内高皇帝忍着饥饿,七h未进食,天下人都歌颂此事。等到围困被解除,返回京师后,却没有急恨愤怒的心情。圣人应当以天下为重,宽宏大度,而不因自己的个人私怒而有害天下的事情。因此高皇帝就派遣刘敬奉黄金千斤,用来和匈奴和亲,到现在历更五帝都从中得到好处。孝文皇帝又曾经统一率领天下的精兵强将在广武常溪集结,然而到头来毫无建树,可是天下的老百姓没有不忧虑的。孝文皇帝懂得战事不可久拖不决,因此再次和匈奴订立和亲之约。这两个开明皇帝的事迹,是足以能够效法的。臣私下认为不进攻方为上策。”
王恢又说:“韩安国所言差矣。我听说五帝的礼仪互不因袭,三王的礼乐也不重复,这并不是故意违反前世之法,各代都按照当时的实际隋况制定法令礼仪,才能适宜。况且汉高祖身披坚甲,手执锐器,冒着晨雾朝露,顶着严寒霜雪,行程近十年,他之所以不去报复干城之难的怨恨,并不是力量不足,是为了让天下的老百姓休息,使他们心裹安宁。现在边境数次遭到侵袭,士兵死伤,中国境内灵车相望。这是仁人志士所痛心疾首的情况,臣下我坚决认为进攻反击才是对国家有利。”
韩安国接着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利益达不到十倍时,绝不改变原来的职业,功利达不到百倍时绝不更改固定的事业,因此古代的人君谋划事情时必以祖宗成法为例,施政也要查问
典,这是因为做事难的缘故。况且白三代强盛以来,夷狄并没有跟随中国改正朔易服色,这并不是因为威严不能足以制服他们,强大不足以使他们顺从,而是因为远方绝地不可牧养的民众,用不着烦劳中国去做。况且,匈奴的军队兵马剽悍迅速,来如疾风,去像闪电一样快。他们以畜牧为业,使用弓箭打猎,追逐禽兽,跟随水草,居住的地方不固定,很难制服。现在让边郡之民长久地放弃耕织,而来支持匈奴习以为常的事,这样做得不偿失。我因此认为不进攻有利。”
王恢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凤乌乘风而飞,圣人因时而制。过去秦穆公定都雍城,地方圆三百里,知道时气机缘的变化,攻取西戎,开辟疆土千余里,吞并十四国,陇西、北地从此成为秦的领地。到后来蒙恬率领军队为秦国进攻匈奴。开辟领土数千里,把黄河南北全部划归秦国境内,用泥土、石块垒砌长城,种植榆树作为屏障,匈奴人以致不敢到黄河边饮马,置烽燧然后才敢放牧马群。对匈奴人衹能以威严制服,而不能够用仁义教养。现在凭藉漠的强盛,有万倍于匈奴的资财,分出其中的百分之一用来进攻匈奴,就好像是用强劲的弩机来射穿溃烂的毒疮,必定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如果这样征服了匈奴,那么向北征召月氏来,可使他们臣服。臣因此说用兵征伐有利。”
韩安国继续辩驳,说:“王恢所说不对。我听说凡用兵打仗,一定要用饱待饥、整顿治理自己而待敌人?昆乱,安定休息而待敌人劳累。这样两兵相接,打败敌人,征伐敌国,摧毁他们的城池,经常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奴役敌国,这是圣人用兵之法。况且我听说,两股疾风相冲突则威力变弱,甚至不能吹动起羽毛;强弩之末,力量不能穿过鲁缟。因此,强盛极则必衰,正像早晨一定会转入晚上。现在将要披挂锷甲轻率出去,深入敌人的纵深,一定很难取得成就,建立功业。纵向深入则两翼受到威胁;横向深入则中路容易被击破,军行迅速,则粮食匮乏,供应不上;行动慢了,则不能获得胜利,未等到深入千里之地,人马就会缺乏粮食。造诚如兵法上说: ‘把军队送给敌人,让他们俘获。’如果主张用兵的人有其他的技巧和办法可以擒拿敌人,那我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看不到深入敌人纵深进攻会有什么好处。我因此仍然主张不用兵有利。”
王恢说:“韩安国所说不对。草木如遭霜打就经不起风吹,很快凋零;清水像明镜一样,在它裹面美与丑都可以显现出来;精通大道、学问渊博的人,不可能用话打乱他的心思。现在下我所说进攻的办法,本来就不是一定要发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而是将顺从单于的欲望,用利引诱他前来到达边境,我们选择精明、强干、勇敢、迅猛的骑兵部队偷偷埋伏而作为准备,审视考察有遮拦险阻的地方来加强警戒。我们的大势确定下来后,在单于前来路上的前后左右都安营扎寨,进可以抵挡,退可以断绝其后路,这样单于可以擒拿,一定会大获全胜。”
皇上说: “很好。”于是采纳了王恢的建议。暗中派遣聂壹为间谍,逃到匈奴那裹,对单于说:“我能够杀掉马邑的县令、县丞,以马邑城向您投降,这样财物便可尽得。”单于很亲信他,觉得他说得有理,便答应了他。聂壹便回来,斩了死囚的头,悬挂在马邑城下,假称是马邑城的官吏,以取信于单子的使者。说: “马邑城的高级长官都已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穿过边塞,率领十余万骑兵进入武州塞。
这个时候,汉埋伏了车骑、材官三十余万,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裹。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由护军将军统领。众将领约定,单于一进入马邑城,汉的伏兵就奔驰出击,王恢、李息另外从代郡专门攻击匈奴的辎重。当时单于进入长城武州塞,距离马邑尚有一百多里,发觉其中有诈,因此引兵撤回。有关情况在匈奴传中。塞下传说单于已经退兵离去,汉兵追至边塞,估计追不上了,王恢等将领于是就都撤兵而还。
皇帝对王恢不出击匈奴的辎重而非常生气,王恢说:“当初约定匈奴一进入马邑城,马邑的军队与单于交战以后,臣攻击他的辎重,这样才有利可图,现在单于不入马邑而退兵,臣以三万人不能与之对抗,衹会自取败辱而已。臣固然知道回来必会问斩,但这样却可以保全陛下的三万军士。”于是把王恢交给廷尉治罪,廷尉判他怯阵避敌,应当问斩。王恢暗中送了千金给丞相田蚣。田蛤不敢向皇上求情,而对太后说道: “王恢最先倡议马邑诱敌之计,现在不成功而杀掉他,这是替匈奴报仇啊!”皇帝朝见太后时,太后就把田蚜的话告诉皇上。皇上说: “最初,倡议马邑计划的是王恢,所以发动天下士兵数十万人,听从他的计划而出击匈奴。况且,纵使这次擒不到单于,如果王恢率领的部队突击匈奴的辎重,也许颇能有些战果,以安抚将士之心。现在如果不杀王恢,就无法向天下人谢罪。”王恢听说了,于是自杀。
蝗童国为人有大韬略,其智谋皆合于世俗取舍的标准,但都出于忠厚之心。虽贪嗜钱财,但他所推举的,都是比他自己贤能的廉洁之士。在銮时推举壹崖、;呓周,其他的也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对他很称赞和仰慕。即使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韩安国当了御史大夫五年,丞相旦蚣去世。垄宣厘兼代丞相的职务,替天子前导时坠下车,跌跛了腿。天子想任用韩安国为丞相,派人去探望他,发现他跛得很厉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蓝崖为丞相,垄翅因病免职数月,腿伤痊愈了,皇上再任他为中尉。
过了一年多,改任为卫尉。这时将军卫青等攻击包躯,大破垄嘘。第二年,包抠又大举入侵边境。有关情况在卫青传中。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驻在渔阳,安国捕掠得敌人活vi,说匈扭已经远远退去。便上书说,现在正当农忙时节,请求暂时停止屯军。停止屯驻才一个月,匈壑又大举进攻上查、涩昙。岂国营中仅有七百多人,出营与匈奴交战,韩安国受伤,退回营地中。包塑俘虏掠夺了干余人及牲畜财物而去。天子大怒,派使者责备韩安国。更令他往东迁移,屯驻在右北平。因为当时的俘虏说匈奴将从东方入侵。
韩安国当初任职御史大夫及护军将军,后来稍微被疏远而降职,而新得宠且年轻的将军卫青等又有军功,更受到皇上的重用。韩安国既被排斥疏远,在边境领军驻防伤亡又甚多,内心觉得十分惭愧。希望有幸能够回到朝廷,却更被调往东边屯驻,心中觉得很失意而闷闷不乐。过了几个月,生病呕血而死去。
壹遂与太史旦屋迁等一起修订汉代律历,作官到詹事,这个人廉正忠厚、言行一致,是德行高尚的人。皇上正要倚仗他来做汉丞相,适逢他得病去世了。赞曰:寅婴、旦蚣都是因为外戚的关系而身居显要的职位,灌夫则是因一次下定决心有所表现而显名于当时。他们都位于卿相的行列中,千秋大业已经确定。然而宝婴未免太不识时务,灌夫又不学无术而不谦逊,田蚣仗恃着自己显贵的地位而曰益骄横跋扈。彼此之间凶恶的德行互相碰撞,一遇到合适的时机就显露发作,虽然藉福很诚恳地在他们中间斡旋,可怎么能够挽救他们的衰败呢?就凭韩安国的见识器量,在将要高登相位之时却遭病患而没有成功,最后慢慢地忧虑而死,人的遭遇真是命中注定,可悲啊!像王恢首先倡议对匈奴用兵却反遭因此而带来的祸患,遣难道是天命所定吗?
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冲陷敌军的坚强之处,因而战死在吴国军中。按照当时汉朝的军法规定:凡是父子都从军的,如有因战事牺牲的人,未死者可以护送遣骸还乡。但是灌夫不肯这样做,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愿意斩取吴王或吴国将军的头,以替我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着战甲,持着戈戟,招募军中同他友好愿意跟他同去的壮士几十人,等到走出了军营的门户,没有人敢再前进,衹有两人和灌夫腊下的奴隶十余骑迅速地冲入了吴军,一直攻到吴军的将旗之下,所杀伤的有几十人之多。因为再无法向前进攻,便奔回到汉军的营地,他所带出去的从奴都战死了,衹有他和一个骑士归来。灌夫身上所受的重伤有十多处,恰好有贵重的良药把创伤治好,所以才能不死。灌夫身上的伤稍稍痊愈,又向将军请求说: “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国营垒中的路径曲折,请准许我再前往。”将军对灌夫的勇气很钦佩,对他的行为也很同情,深恐灌夫再去性命有危险,就向太尉报告,太尉于是坚决地阻止他,不让他去。等到吴军破灭,灌夫也闻名天下。
颖阴侯把灌夫的情形向皇上报告了,皇上就任灌夫为郎中将。过了几年,因为犯法丢官。灌夫家在长安,京师裹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因此后来又官至代相。
漠武帝即位,认为淮阳郡是天下交通辐辏之处,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内调为太仆。建元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一同吃酒,发生争执,当时灌夫已经酒醉,就出手打窦甫。窦甫本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太后杀灌夫,把他调为燕相。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
灌夫为人刚直,好藉酒使气,不喜欢当面阿谀他人。凡是贵戚或一般有势力人士地位在灌夫之上的,他不但不肯向他们表示敬礼,并且要想办法侮辱他们;一般士人在他之下的,愈是贫贱,灌夫愈是对他们恭敬,以平等的礼节对待他们。在人多的场合,灌夫对于地位低下的后进总是推荐夸奖,因此,一般人都很称赞他。
灌夫不喜欢学问,却爱好侠义,答应人家的事一定做到。那些和他相交往的人,无非是豪杰、侠客或大奸巨猾。他家中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数十,多则近百。他在田园中筑陂蓄水,以兴灌溉之利,为了垄断水利田地,灌夫的宗族宾客往往争权夺利,在颖川一带横行无忌。所以颍川的小孩子便作歌道: “颖水澄清,灌氏安宁;颖水污浊,灌氏灭族。”
灌夫家中虽然富有,但是失去权势,于是卿相、侍中及那些一向为灌夫宾客的人,都逐渐同他疏远了。等到窦婴失势,也想倚靠灌夫去同那些趋炎附势的人算账,而灌夫也想利用窦婴的关系交结那些列侯和宗室们,以提高身价。所以两人互相推重援引,过从亲密得如父子一般。两人极为投契,毫不嫌忌,衹恨相知太晚了。
灌夫的姐姐死了,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丞相田蚣。丞相从容地说: “我想和你一同去拜访魏其侯,恰值你在服丧期间,不便前往。”灌夫说:“将军居然肯屈驾光临魏其侯的家,我怎敢因服丧推辞呢?让我去通知魏其侯,让他准备酒食,请您明日早点光临。”田扮于是就答应了。灌夫就把与丞相相约的详情告诉了魏其侯宝婴。宝婴和他的夫人便特地多买了肉和酒,夜裹就起来打扫,准备酒食,一直忙到天明。天刚亮,就叫门下的人在宅前伺候。但是到了中午,丞相田蚣还是没来。窦婴就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记了吗?”灌夫很不高兴,说:“我不嫌在服丧期间请他践约,他自己应该前来才对,不当忘记。”于是灌夫就驾了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田纷前一天不过是顺口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真去赴宴。等到灌夫前来,丞相还在高卧。于是灌夫进去见他,说:“将军昨天幸蒙答应去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妻办了酒食,从一早到现在,都没有敢吃一点呢!”武安侯装做愕然发愣的样子,向灌夫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忘记了与你说的话。”于是命驾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气。等到酒吃得差不多时,灌夫起舞,舞毕邀请丞相,丞相竟不起身,灌夫便在酒宴上用话冒犯丞相。窦婴便扶灌夫离去,亲自向丞相致歉。丞相田蚣一直吃酒至天黑,才尽欢告辞。
后来,丞相田纷派藉福向窦婴要求把城南的田地让出给他,窦婴很不高兴地说: “我这个老头子尽管被朝廷废弃不用,将军尽管显贵,难道就可以仗势硬夺我的田吗?”不肯答应。夫听说了这事,大骂藉福。藉福不愿窦、田两家交恶,就自己编造了好话向丞相说: “魏其侯年事已高,就要死了,再忍一些日子也不难,姑且等一等吧。”不久,田蛤听说窦婴和灌夫其实是愤怒而不肯把田给他,也生气说: “魏其侯的儿子曾犯了杀人的大罪,是我救他的。我服侍魏其侯,没有什么事不肯依他,为什么他竞舍不得这几顷田地?况且这跟灌夫有什么相干!我不敢再要这块地了。”从此以后,田蚜对窦婴和灌夫两人大为怨恨。
元光四年的春天,丞相奏言灌夫家在颖川极为骄横,百姓都受其苦,请求皇帝查办灌夫。皇上说:“这是丞相职分内的事,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丞相的短处作为要挟,这包括丞相以不合法的手段去图个人私利,及收受淮南王的财物,并说了不该说的话等。后来由于两家的宾客在中间调停劝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
那年的夏天,丞相田扮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下了诏令,要列侯及宗室都前往道贺。窦婴就去拜访灌夫,想邀他一道去。灌夫推辞说:“我屡次因为酒醉失礼得罪了丞相,并且丞相近来跟我有怨。”窦婴说:“这事已经和解了。”于是勉强拉灌夫一道去。酒吃到差不多时,丞相起身向大家敬酒,所有的座上宾客都离开座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儿,魏其侯窦婴起身敬酒,衹有那些与他有旧交的人离开席位,其余半数的人衹是照样坐在那裹,连膝都没有离席。灌夫起身离位,依次敬酒,敬到田纷时,田蚣照样坐在那裹,说: “不能再饮满杯了。”灌夫很生气,就嘻笑着说: “您是个贵人,但还是饮满一杯吧!”但是田纷不肯干杯。敬酒敬到临汝侯灌贤,灌贤正在跟程不识悄悄地附耳讲话,又不避离席位。灌夫一肚子怒气无处发泄,于是骂灌贤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现在长辈向你敬酒,你却效法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朵说话。”田蛤对灌夫说:“程、李都是东西宫的卫尉,现在你当众侮辱程不识,就不替你所敬爱的李将军留地步吗?”灌夫说:“今日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我还管什么程,什么李?”座上的客人见势不妙,便起身托言上厕所,渐渐地散去了。实婴也起身离去,并挥手叫灌夫赶快走。等到灌夫刚刚离开,田蛤于是生气地说:“这是我的错,因为我宠惯了他,才使他这样放肆。”就命令手下的骑士把灌夫扣押,这样灌夫就没能够离去。藉福赶紧起身为灌夫向丞相赔礼,并用手按着灌夫的脖子,要他低头谢罪。灌夫更加发怒,不肯谢罪。田蚧就指挥骑士把灌夫捆起,看管在传舍中,并把长史找来,对他说:“今天请宗室宾客们在此会宴,是奉了太后的韶令的。”于是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韶令,犯了不敬的罪,把他囚禁在居室狱中。同时彻底查清灌夫在颖川i的种种不法行为,派遣差吏分头捉拿灌家各支的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极刑。窦婴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财派宾客向丞相求情,终究不能使灌夫获释。田蚣的属吏既都是丞相的耳目,灌家漏网的人都分头逃窜和躲藏,灌夫本身又被拘押着,于是无法告发田纷暗中所做的种种坏事。
窦婴奋不顾身,竭力想营救灌夫,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难道能救得了吗?”窦婴说:“侯爵是我自己挣来的,现在我把它丢掉,根本没有什么遗憾的。况且我总不能让灌仲孺独自去牺牲,而我窦婴倒独自活着。”于是瞒着他的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皇帝。皇帝看了魏其侯窦婴的奏书,立即把他召进宫去,窦婴就把灌夫因为在席上喝醉了酒而失言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认为这衹是饮酒过度的小事,不值得用极刑。皇帝同意他的看法,便赐窦婴一同吃饭,对他说:“你到东朝太后那裹当廷申辩吧。”
窦婴到了东朝,极力夸赞灌夫的长处,说他这回是酒后失言,而丞相却用别的罪来诬害灌夫。田纷又接着极力诋毁灌夫所做的事骄横放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宝婴自度没有其他的办法,就攻击丞相的短处。田蚜说: “天下幸而安乐无事,蛉能够做朝廷的重臣,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我所喜欢的不过是倡优、巧匠这一类的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他们,招呼天下的豪杰壮士,日夜不停地同他们商量讨论,满怀对朝廷的不满之意,不是抬头用眼看天,就是低头用手画地,斜眼看着两宫,希望天下有一些意外的变故,好让他们成大事,立大功,我却不知道魏其侯他们要做些什么呢!”于是皇上向在朝的大臣们问道:“他们两人说的话谁对呢?”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当他的父亲为国捐躯时,手持着戈戟冲入强大的吴国军中,身上受到了几十处伤,勇敢的名声冠于三军。他是天下少见的壮士,如果不是有特别严重的罪行,衹为了酒后引起口舌争端,是不值得攀引其他的罪状来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丞相说灌夫同大奸巨猾交结,欺压小民百姓,家产有数万万金之多,横行颖川1,凌辱宗室,侵犯骨肉,这是所谓‘枝杈大于根本,腿胆大于腿股,不是断折必定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衹有请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两家的是非了。”主爵都尉汲黯认为魏其侯所说的为是。内史郑当时也以魏其侯所说的为是,但是后来却又不敢坚持他自己的意见去对答皇帝。其余的人都不敢答对。皇帝对内史发怒说:“你平iei屡次议论魏其侯和武安侯两人的长短优劣,今天廷辩,你却畏缩的像那驾在车辕下面的马一般,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我要把这一班人一并杀了。”于是皇帝罢朝起身,入内侍奉太后进餐,太后也已经派人上朝探听消息,这时,那些探听的人便把廷辩的经过详细向太后报告。太后生了气,不进饮食,说: “现在我还活着,别人已经在作践我的兄弟;假若找死了之后,另0人就一定都来宰割我的兄弟了。况且皇帝怎能像石人一样自己不作主张呢?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般大臣就衹知随声附和;假设皇帝死了之后,这班人还靠得住吗?”皇帝表示歉意说:“魏其侯和武安侯两家都是外戚,所以在朝廷上进行辩论;要不然的话,衹要一个狱吏就可以解决了。”那时,郎中令石建私下把魏其侯和
武安侯两家失和的经过向皇帝说了。
田蚜退朝以后,出了止车门,招呼御史大夫韩安国同坐一车,生气地说;“我和你共同对付一个老秃翁,有什么难办的,你为什么模棱两可,游移不定呢?”过了很久,韩安国对田蛤说:“您怎么这样不自爱重呢?刚才魏其侯既然诋毁您,您也就应该向皇帝免冠谢罪,把丞相的印绶解下来,归还给天子,说: ‘臣以皇帝的肺腑之亲,幸能作到丞相,本来是不能胜任的,魏其侯对我的批评是对的。,这样一来,皇帝一定会赞美您有谦让的美德,不致把您废免。魏其侯见您如此谦让,皇帝又同情您,一定会闭门咬舌自杀。现在别人骂您,您也同样骂别人,这样彼此互相辱骂,好像商人或女子吵嘴一般,怎么这样不识大体呢?”田纷谢罪说:“我在朝廷争辩时太着急了,没有想到这样做。”
后来皇帝又派御史查究灌夫的案卷,核对出窦婴所说的话很有不符合事实的地方,因而窦婴受到御史的纠弹,被拘禁在都司空衙门的狱中。当孝景皇帝临终的时候,窦婴曾经接受遣诏,那韶书上说: “假如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可以相机条陈上奏。”等到窦婴被拘禁,灌夫又可能被判处灭族的大罪,情况是一天比一天紧迫了,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皇帝提起造件事。窦婴只好叫他的侄子上书皇帝报告受遣诏的事,希望能得到再被召见的机会。奏书呈上去了,但是核查内廷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遣韶。这道诏书衹藏在宝婴家中,是由他的家丞盖印加封的。于是窦婴又被弹劾,说他伪造先帝的遣诏,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极刑。元光五年十月,灌夫和他的家属全被定罪,窦婴过了许久才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一听到,心里就万分悲愤,发了中风的大病。他不想进食衹想寻死。后来,不知道从那里听说皇帝没有杀他的意图,这才恢复了饮食,医治好病体。朝廷已经决定不把窦婴处死了,但是,这时竟然又有流言传播,说了许多窦婴的坏话,故意地让皇上听到,因此就在当年十二月的三十日,将窦婴在渭城的大街上斩首示众。
元光六年春天,田纷病了,浑身疼痛,好像有人在打他,他不停地大声呼叫,承认自己有罪,谢罪不止,皇上请了能看见鬼的巫师来诊视他的病,巫师说:“魏其侯与灌夫两个鬼共同守着武安侯,用鞭子抽打想要杀他。”终于还是死了。由他的儿子田恬嗣其父爵,元朔年间,因为犯有罪过被撤除封爵。
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被发觉了。前些年淮南王刘安曾进京朝见,当时田蚣为太尉,到霸上迎接淮南王,对刘安说:“皇帝现在还没有太子,大王您最英明,又是高祖的孙儿,一旦皇帝去世,不是由您淮南王来继承帝位,还应当是谁呢!”淮南王听了大为高兴,送给田蚜许多金银财物。皇帝自从窦婴、灌夫的事发生以后,就不以田蚣的举动为然,衹是碍着太后的缘故,容忍了下来。等到皇帝听到了田蚣和淮南王勾结以及接受淮南王钱财的事件,就说:“假使武安侯还在的话,也该灭族了。”
韩安国,字长孺,是梁国成安县人,后来移居睢阳。曾经在邹县田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侍奉梁孝王,做中大夫。吴楚叛乱的时候,孝王派遣安国及张羽为将军,在束境抵御吴军。因为张羽奋力作战,安国老成持重,所以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被子息后,韩安国、张羽的名声也从此在梁国境内显赫起来。
梁王由于是皇家的至亲,因此获得了自行推举梁相及二千石官吏的人选的权力,他进出、游乐的排场,已经逾越了人臣的位分而比拟于天子。当时天子汉景帝听了以后,心裹很不高兴。窦太后知道皇帝不满,于是迁怒梁王派来的使者,不接见他们,而向他们案验责难梁王的所作所为。当时韩安国是梁使,便去谒见大长公主,哭泣着说:“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做儿子的孝心及做臣子的忠心竟然不予明察呢?昔日吴、楚、齐、趟等七国造**的时候,自关以束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军,衹有梁国与皇上最亲,成为叛军的阻限。梁王常想到太后及皇上居于关中,而诸侯起来作乱,每次提起,都泪下数行,跪着送臣等六人,带兵去击退吴楚叛军,因此吴楚的军队不敢西越雷池半步,而终告败亡,这都是梁王的功劳啊!现在太后却为了一些细的礼节怨责梁王。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平曰见惯了盛大的排场,所以进出游乐,都像皇帝一样清道警戒,车子、旌旗都是皇帝所赐,他就是想在边邑向其子民矜夸,在国中来回驰骋以向诸侯炫耀,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对他很宠爱。现在梁使到来,却遭到查问责难。梁王十分恐惧,日夜流泪思量,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梁王做儿子很孝顺,作臣子最忠心,而太后竟不怜顾呢?”长公主把这些全都告诉了太后。太后高兴地说:“我要替他向皇上解说,”解释以后,皇上的心才开解,而且摘下帽子向太后谢罪说: “我兄弟间不能互相劝教,竟让太后您操心了。”于是接见了所有梁王派来的使者,并且重重地赏赐了他们。此后梁王更受宠爱。太后、长公主再赏赐韩安国价值约千余金的财物。韩安国的名声因此更加显赫,而且跟汉朝廷建立了关系。
后来韩安国犯法被判刑,蒙县的狱吏田甲羞辱他,他说: “难道熄了火的灰就不会再燃烧起来吗?”田甲说:“要是再烧起来,我就溺尿来浇熄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内史,从徒隶中提拔他出来做二千石的官。田甲弃官逃走。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夷灭了你的宗族。”田甲于是袒衣谢罪。安国笑着说:“像你这种人值得我惩治吗?”终于善待田甲。
梁内史空缺之际,孝王刚刚延揽了齐人公孙诡,很喜欢他,想要请求任命他为内史。窦太后听说后,于是下诏命令梁王任用韩安国为内史。
公孙诡、羊胜游说孝王,教他请求做帝位继承人及增益封地的事,恐怕汉廷大臣不肯答应,于是暗中派人行刺漠廷当权的谋臣。及至杀害了前任吴相的袁盎,景帝便闻知公孙诡、羊胜等人的计划,于是派人务必捉拿公孙诡、羊胜。汉廷派了许多使者先后到梁,自梁相以下全国大举搜索,经过一个多月还没有捉到。内史韩安国听说公孙诡、羊胜等人藏匿在孝王宫中,便入宫见王,哭着说: “若君主受辱,臣子就应该死。大王没有好臣子,所以事才纷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捉不到公孙诡、羊胜,请让臣向您辞别,并赐臣死。”梁王说: “你何必这样呢?”韩安国泪下数行,说: “大王自己忖度您跟皇上的关系,比起太上皇与高皇帝及皇上与临江王来,谁比较亲近呢?”孝王说:“比不上他们。”安国说:“太上皇、临江王之与高皇帝、皇上都是父子的关系,但是高帝说‘拿着三尺宝剑夺得天下的人是我。所以太上皇始终无权过问政事,衹居住在梁阳宫中。临江王,是嫡长太子,却因其母一言出错,被废除了临江王的爵位;又因宫垣之事,终于自杀于中尉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治理天下总不能因私而害公。俗语有云: ‘虽然有亲父,岂知他不会是虎呢?虽然有亲兄,岂知他不会变成狼呢?,现在大王位列诸侯,却听信一个邪臣虚妄的言论,干犯了君主的禁令,枉曲了严明的法律。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用法令来对付您。太后lt夜哀泣,希望大王能自知改过,可是大王却始终不能觉悟。万一太后驾崩,大王您还能攀附谁呢?”话尚未说完,孝王痛哭流涕,对着韩安国自责说:“我立刻交出公孙诡、羊胜。”当天,公孙诡、羊胜两人自杀。汉使回去覆命,梁国的祸事得以完全消解,这都是安国的功劳。于是景帝、窦太后更加看重韩安国。
孝王去世后,共王即位,韩安国因为犯法丢了官,闲居在家裹。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武安侯田蚣为太尉,受宠信而掌大权。韩安国把五百金送给田蚣,田蚣向太后提起韩安国,皇上平
日也常听说安国的贤能,便召他为北地都尉,后来升为大司农。闽越、束越互相攻伐,皇上就派遣韩安国和大行王恢领兵赴越。还没有抵达越地,越人就杀了他们的王来投降,汉朝廷也就收兵了。当年,田蚣当了丞相,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派人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巨商议。大行王拯,是个艺人,屡任边郡的官吏,对匈奴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发表议论说:“汉兵与匈奴和亲,大都过不了几年,匈奴便再度背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击他们。”韩安国说:“派军队到千里之外去作战,不会有好的战果。如果是匈奴仗恃戎马之疾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如飞鸟般的迁徙,就很难克制他们。取得了他们的土地也不算开疆拓土,统治了他们的人民也不算富强,他们从上古以来就不是我们的子民。汉兵行数千里以求取战利,则人马疲惫,匈奴则可以逸待劳,这样做必然是很危险的。我认为不如跟他们和亲。”群臣议论此事的大多附和安国,于是皇上同意与匈奴和亲。
第二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杰聂壹,通过大行王拯向皇上表示:“鱼抠刚与选和亲,亲信边地之民,可以用利来诱他们过来,而我们在道路上埋设伏兵,一定会消灭他们。”皇上于是召见询问众位公卿说:“朕选派子女,梳妆打扮许配给单于,给他钱财、绢帛、文锦也很丰厚。单于对朕的命令甚为轻慢,侵掠没有止境,边郡人民多次受到骚扰,朕十分同情他们。现在想派大军进攻匈奴,你们各位以为如何?”
大行王恢回答说:“陛下即使不说,臣下本来也主张使用这种策略。臣听说战国天下未统一的时候,虽然北方有强大的胡人威胁内地,而中原内地又战乱不已,然而各国尚能抚养其人民,根据时节来耕种,公私仓廪常能充实,匈奴因而不敢轻易侵犯。现在凭藉着陛下您的威严,天下统一,同事汉朝廷,又派遣子弟去登上边城,把守要塞,粮食的转运,车马的运输,都很齐备。可是包抠却侵犯掠劫不已,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畏惧心理的缘故。臣私下认为进攻有利。”
御史大夫韩安国反驳说:“不是这样。臣听说汉高祖曾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匈奴大军解下马鞍堆积成营垒,高过平城的有好几个地方。平城内高皇帝忍着饥饿,七h未进食,天下人都歌颂此事。等到围困被解除,返回京师后,却没有急恨愤怒的心情。圣人应当以天下为重,宽宏大度,而不因自己的个人私怒而有害天下的事情。因此高皇帝就派遣刘敬奉黄金千斤,用来和匈奴和亲,到现在历更五帝都从中得到好处。孝文皇帝又曾经统一率领天下的精兵强将在广武常溪集结,然而到头来毫无建树,可是天下的老百姓没有不忧虑的。孝文皇帝懂得战事不可久拖不决,因此再次和匈奴订立和亲之约。这两个开明皇帝的事迹,是足以能够效法的。臣私下认为不进攻方为上策。”
王恢又说:“韩安国所言差矣。我听说五帝的礼仪互不因袭,三王的礼乐也不重复,这并不是故意违反前世之法,各代都按照当时的实际隋况制定法令礼仪,才能适宜。况且汉高祖身披坚甲,手执锐器,冒着晨雾朝露,顶着严寒霜雪,行程近十年,他之所以不去报复干城之难的怨恨,并不是力量不足,是为了让天下的老百姓休息,使他们心裹安宁。现在边境数次遭到侵袭,士兵死伤,中国境内灵车相望。这是仁人志士所痛心疾首的情况,臣下我坚决认为进攻反击才是对国家有利。”
韩安国接着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利益达不到十倍时,绝不改变原来的职业,功利达不到百倍时绝不更改固定的事业,因此古代的人君谋划事情时必以祖宗成法为例,施政也要查问
典,这是因为做事难的缘故。况且白三代强盛以来,夷狄并没有跟随中国改正朔易服色,这并不是因为威严不能足以制服他们,强大不足以使他们顺从,而是因为远方绝地不可牧养的民众,用不着烦劳中国去做。况且,匈奴的军队兵马剽悍迅速,来如疾风,去像闪电一样快。他们以畜牧为业,使用弓箭打猎,追逐禽兽,跟随水草,居住的地方不固定,很难制服。现在让边郡之民长久地放弃耕织,而来支持匈奴习以为常的事,这样做得不偿失。我因此认为不进攻有利。”
王恢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凤乌乘风而飞,圣人因时而制。过去秦穆公定都雍城,地方圆三百里,知道时气机缘的变化,攻取西戎,开辟疆土千余里,吞并十四国,陇西、北地从此成为秦的领地。到后来蒙恬率领军队为秦国进攻匈奴。开辟领土数千里,把黄河南北全部划归秦国境内,用泥土、石块垒砌长城,种植榆树作为屏障,匈奴人以致不敢到黄河边饮马,置烽燧然后才敢放牧马群。对匈奴人衹能以威严制服,而不能够用仁义教养。现在凭藉漠的强盛,有万倍于匈奴的资财,分出其中的百分之一用来进攻匈奴,就好像是用强劲的弩机来射穿溃烂的毒疮,必定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如果这样征服了匈奴,那么向北征召月氏来,可使他们臣服。臣因此说用兵征伐有利。”
韩安国继续辩驳,说:“王恢所说不对。我听说凡用兵打仗,一定要用饱待饥、整顿治理自己而待敌人?昆乱,安定休息而待敌人劳累。这样两兵相接,打败敌人,征伐敌国,摧毁他们的城池,经常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奴役敌国,这是圣人用兵之法。况且我听说,两股疾风相冲突则威力变弱,甚至不能吹动起羽毛;强弩之末,力量不能穿过鲁缟。因此,强盛极则必衰,正像早晨一定会转入晚上。现在将要披挂锷甲轻率出去,深入敌人的纵深,一定很难取得成就,建立功业。纵向深入则两翼受到威胁;横向深入则中路容易被击破,军行迅速,则粮食匮乏,供应不上;行动慢了,则不能获得胜利,未等到深入千里之地,人马就会缺乏粮食。造诚如兵法上说: ‘把军队送给敌人,让他们俘获。’如果主张用兵的人有其他的技巧和办法可以擒拿敌人,那我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看不到深入敌人纵深进攻会有什么好处。我因此仍然主张不用兵有利。”
王恢说:“韩安国所说不对。草木如遭霜打就经不起风吹,很快凋零;清水像明镜一样,在它裹面美与丑都可以显现出来;精通大道、学问渊博的人,不可能用话打乱他的心思。现在下我所说进攻的办法,本来就不是一定要发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而是将顺从单于的欲望,用利引诱他前来到达边境,我们选择精明、强干、勇敢、迅猛的骑兵部队偷偷埋伏而作为准备,审视考察有遮拦险阻的地方来加强警戒。我们的大势确定下来后,在单于前来路上的前后左右都安营扎寨,进可以抵挡,退可以断绝其后路,这样单于可以擒拿,一定会大获全胜。”
皇上说: “很好。”于是采纳了王恢的建议。暗中派遣聂壹为间谍,逃到匈奴那裹,对单于说:“我能够杀掉马邑的县令、县丞,以马邑城向您投降,这样财物便可尽得。”单于很亲信他,觉得他说得有理,便答应了他。聂壹便回来,斩了死囚的头,悬挂在马邑城下,假称是马邑城的官吏,以取信于单子的使者。说: “马邑城的高级长官都已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穿过边塞,率领十余万骑兵进入武州塞。
这个时候,汉埋伏了车骑、材官三十余万,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裹。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由护军将军统领。众将领约定,单于一进入马邑城,汉的伏兵就奔驰出击,王恢、李息另外从代郡专门攻击匈奴的辎重。当时单于进入长城武州塞,距离马邑尚有一百多里,发觉其中有诈,因此引兵撤回。有关情况在匈奴传中。塞下传说单于已经退兵离去,汉兵追至边塞,估计追不上了,王恢等将领于是就都撤兵而还。
皇帝对王恢不出击匈奴的辎重而非常生气,王恢说:“当初约定匈奴一进入马邑城,马邑的军队与单于交战以后,臣攻击他的辎重,这样才有利可图,现在单于不入马邑而退兵,臣以三万人不能与之对抗,衹会自取败辱而已。臣固然知道回来必会问斩,但这样却可以保全陛下的三万军士。”于是把王恢交给廷尉治罪,廷尉判他怯阵避敌,应当问斩。王恢暗中送了千金给丞相田蚣。田蛤不敢向皇上求情,而对太后说道: “王恢最先倡议马邑诱敌之计,现在不成功而杀掉他,这是替匈奴报仇啊!”皇帝朝见太后时,太后就把田蚜的话告诉皇上。皇上说: “最初,倡议马邑计划的是王恢,所以发动天下士兵数十万人,听从他的计划而出击匈奴。况且,纵使这次擒不到单于,如果王恢率领的部队突击匈奴的辎重,也许颇能有些战果,以安抚将士之心。现在如果不杀王恢,就无法向天下人谢罪。”王恢听说了,于是自杀。
蝗童国为人有大韬略,其智谋皆合于世俗取舍的标准,但都出于忠厚之心。虽贪嗜钱财,但他所推举的,都是比他自己贤能的廉洁之士。在銮时推举壹崖、;呓周,其他的也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对他很称赞和仰慕。即使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韩安国当了御史大夫五年,丞相旦蚣去世。垄宣厘兼代丞相的职务,替天子前导时坠下车,跌跛了腿。天子想任用韩安国为丞相,派人去探望他,发现他跛得很厉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蓝崖为丞相,垄翅因病免职数月,腿伤痊愈了,皇上再任他为中尉。
过了一年多,改任为卫尉。这时将军卫青等攻击包躯,大破垄嘘。第二年,包抠又大举入侵边境。有关情况在卫青传中。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驻在渔阳,安国捕掠得敌人活vi,说匈扭已经远远退去。便上书说,现在正当农忙时节,请求暂时停止屯军。停止屯驻才一个月,匈壑又大举进攻上查、涩昙。岂国营中仅有七百多人,出营与匈奴交战,韩安国受伤,退回营地中。包塑俘虏掠夺了干余人及牲畜财物而去。天子大怒,派使者责备韩安国。更令他往东迁移,屯驻在右北平。因为当时的俘虏说匈奴将从东方入侵。
韩安国当初任职御史大夫及护军将军,后来稍微被疏远而降职,而新得宠且年轻的将军卫青等又有军功,更受到皇上的重用。韩安国既被排斥疏远,在边境领军驻防伤亡又甚多,内心觉得十分惭愧。希望有幸能够回到朝廷,却更被调往东边屯驻,心中觉得很失意而闷闷不乐。过了几个月,生病呕血而死去。
壹遂与太史旦屋迁等一起修订汉代律历,作官到詹事,这个人廉正忠厚、言行一致,是德行高尚的人。皇上正要倚仗他来做汉丞相,适逢他得病去世了。赞曰:寅婴、旦蚣都是因为外戚的关系而身居显要的职位,灌夫则是因一次下定决心有所表现而显名于当时。他们都位于卿相的行列中,千秋大业已经确定。然而宝婴未免太不识时务,灌夫又不学无术而不谦逊,田蚣仗恃着自己显贵的地位而曰益骄横跋扈。彼此之间凶恶的德行互相碰撞,一遇到合适的时机就显露发作,虽然藉福很诚恳地在他们中间斡旋,可怎么能够挽救他们的衰败呢?就凭韩安国的见识器量,在将要高登相位之时却遭病患而没有成功,最后慢慢地忧虑而死,人的遭遇真是命中注定,可悲啊!像王恢首先倡议对匈奴用兵却反遭因此而带来的祸患,遣难道是天命所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