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邓四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镇上花10块钱寻租了一辆摩托车前往来苏寺。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上辗转颠簸了两三公里后,于一山下人家门前停下,摩托车司机不愿再前行了,于是又花50块钱雇请了一位40多岁的名叫蒲亨华的当地山民作为导游开始一同登山,姓蒲的当地山民向我介绍说:来苏寺就是当年苏轼到蓬安寄寓游学的地方,因为来了大文豪苏轼,所以后人将古寺叫作来苏寺。顺着蒲姓山民手指的方向,笔者放眼望去,只见那绵延起伏的群山势如龙蛇奔走;青峰挺立,宛如天马行空,山间嘉木森森,绿草丰茂,偶而传来三两声清脆婉转的鸟啼,更显山中的清幽静谧。来苏寺就坐落在海拔七八百米高的群山之中驼峰似的的山顶之上。
顺着山间蜿蜒曲折的之字形小路一路盘旋向上,其实大山的怀抱里,青翠的树木从中,依旧藏有三三两两的人家,半山腰上绿草茵茵,三五黄牛、黄羊在山间悠闲自在地吃草,见了生人到来,居然丝毫也不回避。山中各种各样的林木众多,春桠、桉树、苦楝、黄杨、尤以柏树居多,大多碗口般粗细,蓊蓊郁郁,遮天蔽日一般,行走其间,仿佛走进了一个绿野仙踪一般神秘的童话王国。最后,行至无路之处,脚下尽是黄荆、马桑、冰糖花等等野生灌木,无路可寻,只好拨开灌木,艰难前行,行至一突兀的巨大悬崖峭壁之下,脚手并用,使劲抓住峭壁上的树根等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攀上了悬崖峭壁上一块巨大的突兀而出的巨石之上,蒲姓山民告诉我,这块巨大的山石就是当年宋朝大文豪苏轼于旭日东生之时晨读的读书台,读书台如八仙桌般大小,石上依稀可见清三三两两足印一般的痕迹。蒲姓山民介绍道,在山的另一边的悬崖峭壁之上,还有一块同样突兀而出的巨石,相传是大文豪苏轼练习书法时用的写字台。站立巨大的苏轼读书台山石之上,极目远眺,左边山下是广安境域,右边则是蓬安,两地山水相连,唇齿相依,风景如画,站立读书台上,而四周之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登此山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登此山也,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慷慨豪迈与激情万千。
继续向上艰难攀缘,终于抵达山顶。只见山顶地势开阔,大致目测,山顶至少有10余亩面积大小,山顶树木参天,遮天蔽日,地上杂草从生,几乎掩过人膝,三三两两的石狮子在茂密的杂草丛中若隐若现,先前烟火鼎盛的古寺如今已荡然无存,也不知何因被毁。仔细于荒草之中细细搜寻,没有找到传说中的“苏轼笔法”碑刻,同行的蒲姓山民说,早些年广安来的一些人上山将此石刻偷偷地搬运而走了。听此,我心中甚是痛悔遗憾不已。迈过没膝的萋萋荒草,在先前的古寺的大殿门前,看到了一口早已残破毁弃的小池,池面尚存三四平方米大小,四周长二三米的长形条石上下左右杂乱横陈,小池池水之上如今早已经长满绿色的浮萍,撇开绿色的浮萍,发现池水依旧澄澈清亮,伫立池前,仿佛可以遥想当年一代大文豪苏轼在此废寝忘食勤学苦练的生动场景。小池名曰:“洗砚池”
因山上凄清荒凉,于是便离开山顶前往来苏寺寺门之处一探究竟,距离山顶十余米远的来苏寺山门保存较为完好,山门高达丈余,紧挨悬崖峭壁而筑,修建山门的每根条石至少重达数吨,在当时那种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也不知当时的古人是使用什么方法修筑起这样高大雄伟的来苏寺山门的。如今,山门正中的门扇石已坍塌在地上的荒草丛中,但是山门两旁高大坚固的门柱石和门楣依然屹立不倒,山石峭壁上当年雕琢的门闩石洞长宽大约各有四十余厘米,由此可见想见当年寺门的坚固。走出寺门,山间的杂草丛中,满是各种各样倒在地上的碑刻,笔者细细观看,很多的碑刻上刻写着“乾隆五十三年”以及捐献善款的众香客的名字等等字样,由此推测,这些倒在山间杂草丛中的石碑碑刻距今也至少有两百多年历史了。
时间不早,于是恋恋不舍地选择下山,下山几乎已经无路可寻,一路披荆斩棘,手脚多处被荆棘划破,也屡次跌倒在地,倍感疼痛,然爬起又走,上山不易,下山也很难啊。转念一想,其实人生又何曾不是如此:人的一生,其实何尝不也是一场又一场的上山下山,爬不完的坡坡,翻不完的坎坎!
费尽力气终于下得山来,于山下一古井旁掬起一捧甘冽的山泉水,抬头望望来时之路,满目的青山依旧,绵延的群山不知从何迤俪而来,也不知将走向何处而去,青峰挺立,宛如天马行空,凌空呼啸而来,划破长空而去,面对这一方诗意的山水,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先贤苏东坡的诗句来:
早生华发,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镇上花10块钱寻租了一辆摩托车前往来苏寺。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上辗转颠簸了两三公里后,于一山下人家门前停下,摩托车司机不愿再前行了,于是又花50块钱雇请了一位40多岁的名叫蒲亨华的当地山民作为导游开始一同登山,姓蒲的当地山民向我介绍说:来苏寺就是当年苏轼到蓬安寄寓游学的地方,因为来了大文豪苏轼,所以后人将古寺叫作来苏寺。顺着蒲姓山民手指的方向,笔者放眼望去,只见那绵延起伏的群山势如龙蛇奔走;青峰挺立,宛如天马行空,山间嘉木森森,绿草丰茂,偶而传来三两声清脆婉转的鸟啼,更显山中的清幽静谧。来苏寺就坐落在海拔七八百米高的群山之中驼峰似的的山顶之上。
顺着山间蜿蜒曲折的之字形小路一路盘旋向上,其实大山的怀抱里,青翠的树木从中,依旧藏有三三两两的人家,半山腰上绿草茵茵,三五黄牛、黄羊在山间悠闲自在地吃草,见了生人到来,居然丝毫也不回避。山中各种各样的林木众多,春桠、桉树、苦楝、黄杨、尤以柏树居多,大多碗口般粗细,蓊蓊郁郁,遮天蔽日一般,行走其间,仿佛走进了一个绿野仙踪一般神秘的童话王国。最后,行至无路之处,脚下尽是黄荆、马桑、冰糖花等等野生灌木,无路可寻,只好拨开灌木,艰难前行,行至一突兀的巨大悬崖峭壁之下,脚手并用,使劲抓住峭壁上的树根等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攀上了悬崖峭壁上一块巨大的突兀而出的巨石之上,蒲姓山民告诉我,这块巨大的山石就是当年宋朝大文豪苏轼于旭日东生之时晨读的读书台,读书台如八仙桌般大小,石上依稀可见清三三两两足印一般的痕迹。蒲姓山民介绍道,在山的另一边的悬崖峭壁之上,还有一块同样突兀而出的巨石,相传是大文豪苏轼练习书法时用的写字台。站立巨大的苏轼读书台山石之上,极目远眺,左边山下是广安境域,右边则是蓬安,两地山水相连,唇齿相依,风景如画,站立读书台上,而四周之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登此山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登此山也,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慷慨豪迈与激情万千。
继续向上艰难攀缘,终于抵达山顶。只见山顶地势开阔,大致目测,山顶至少有10余亩面积大小,山顶树木参天,遮天蔽日,地上杂草从生,几乎掩过人膝,三三两两的石狮子在茂密的杂草丛中若隐若现,先前烟火鼎盛的古寺如今已荡然无存,也不知何因被毁。仔细于荒草之中细细搜寻,没有找到传说中的“苏轼笔法”碑刻,同行的蒲姓山民说,早些年广安来的一些人上山将此石刻偷偷地搬运而走了。听此,我心中甚是痛悔遗憾不已。迈过没膝的萋萋荒草,在先前的古寺的大殿门前,看到了一口早已残破毁弃的小池,池面尚存三四平方米大小,四周长二三米的长形条石上下左右杂乱横陈,小池池水之上如今早已经长满绿色的浮萍,撇开绿色的浮萍,发现池水依旧澄澈清亮,伫立池前,仿佛可以遥想当年一代大文豪苏轼在此废寝忘食勤学苦练的生动场景。小池名曰:“洗砚池”
因山上凄清荒凉,于是便离开山顶前往来苏寺寺门之处一探究竟,距离山顶十余米远的来苏寺山门保存较为完好,山门高达丈余,紧挨悬崖峭壁而筑,修建山门的每根条石至少重达数吨,在当时那种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也不知当时的古人是使用什么方法修筑起这样高大雄伟的来苏寺山门的。如今,山门正中的门扇石已坍塌在地上的荒草丛中,但是山门两旁高大坚固的门柱石和门楣依然屹立不倒,山石峭壁上当年雕琢的门闩石洞长宽大约各有四十余厘米,由此可见想见当年寺门的坚固。走出寺门,山间的杂草丛中,满是各种各样倒在地上的碑刻,笔者细细观看,很多的碑刻上刻写着“乾隆五十三年”以及捐献善款的众香客的名字等等字样,由此推测,这些倒在山间杂草丛中的石碑碑刻距今也至少有两百多年历史了。
时间不早,于是恋恋不舍地选择下山,下山几乎已经无路可寻,一路披荆斩棘,手脚多处被荆棘划破,也屡次跌倒在地,倍感疼痛,然爬起又走,上山不易,下山也很难啊。转念一想,其实人生又何曾不是如此:人的一生,其实何尝不也是一场又一场的上山下山,爬不完的坡坡,翻不完的坎坎!
费尽力气终于下得山来,于山下一古井旁掬起一捧甘冽的山泉水,抬头望望来时之路,满目的青山依旧,绵延的群山不知从何迤俪而来,也不知将走向何处而去,青峰挺立,宛如天马行空,凌空呼啸而来,划破长空而去,面对这一方诗意的山水,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先贤苏东坡的诗句来:
早生华发,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