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 www.jjxxs.com,三国之最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次回家,荀贞不打算带唐儿。阴修给了他五天休沐,回去、回来得一天,在家最多四天。阳翟离颍阴虽不算太远,对唐儿这样的女子来说,也会车马劳顿,不如留她在舍里。
他把打算对唐儿说了。
唐儿昨夜得他温柔,正满足开心,又见他体贴自己,更是高兴,答应了。吃过饭,许仲、小夏等人备好坐骑,诸人离舍归家。宣康、李博把荀贞送到路上,等他们走远后,也没回舍里,自去功曹院里要除书。他俩准备就按昨晚说的,拿到除书后就搬出督邮舍。
街上人已不少,荀贞等人策马缓行。在城门口,对面一队官家的车骑。
最前是四个持“便面”的步卒开道,其后两辆轺车,各有一个百石的文吏站在车上策马而行。轺车过去后,是一辆一边屏障被涂成红色的黑色辎车,两个扛棨戟的骑吏扈从在车的两侧。
荀贞心道:“这是千石吏和六百石吏的出行仪仗,也不知是谁?”
督邮虽然只是百石吏,但权重。荀贞这一次案行诸县,一口气驱逐、手刃了五个六百石、千石的大吏,可见其威。要换个气盛的人来当这个督邮,狭路相逢时,不让道,乃至争道都不奇怪,只是荀贞性子沉稳,而今虽名震郡北,依然低调,保持着一贯的谦让作风,即令许仲、小夏等勒马停驻,避让道边。
步卒、轺车、辎车、骑吏过去后,又有一辆小一点的辎车,一辆翠色的軿车紧随其后,络绎驰过。
軿车经过的时候,车内人刚好撩起帷裳往外边看。
轻侠里边有人“咦”了声,说道:“这不是迟婢么?”
荀贞把视线从前边的辎车上转到軿车这里,见车窗里露出一个丽人的容颜,细眉樱唇,眼如水波,正看着自己。可不就是迟婢么?他愣了下,心道:“迟婢?……,原来这是费畅的车驾,郡丞可不就是六百石么?軿车前头那辆小辎车里,坐的应是费通了。他们这是刚从西乡来么?”
车都奔驰过去了,迟婢还在扭脸往他这里看。荀贞骑坐在马上,目送她远去,想道:“我这回行县,一下查处了那么多的官吏、豪强,对我来说固是得到了美名,对前任北部督邮的费畅来说不啻一个狠狠的耳光。我这来郡中多日了,还没见过他,也不知他对此会有何反应?”
他猜的没错,这个车队正是费畅的车队。第一辆辎车里坐的就是费畅。
费畅昨天休沐,回家了一趟。费通在家待得闷了,非要跟他来郡里,说“想再见见世面”,他刚被任为郡丞不久,也想炫耀炫耀,——须知,两汉之官制,六百石是一个关口,六百石位列下大夫,从这一级开始往上就是“贵人”了。因此,他就带着费通、迟婢一块儿归来了。
和迟婢一样,他也看见了荀贞。迟婢在看到荀贞后都想了些什么不知道,他正咬牙切齿地在想:“荀家子辱我过甚!行一趟县把我搞了个声名狼藉不说,知我今早归郡,他又一大早带人在城门口耀武扬威!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今天须得再去主人家哭诉一番,必要请小少君为我出气!”
他此前去过一次张家,在张直面前搬弄是非,大说荀贞的坏话,说荀贞表面上是在“侮辱”他,实际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是在“侮辱”张家。谁不知道他费畅是张家的宾客?打狗还要看主人,荀贞明显是没把他费畅的主人当回事儿啊!张直听了后,觉得他说得有理,也很恼火。
费畅心道:“小少君已经意动,今天我再去推上一把,不愁此仇不报!”
在他眼里,张让权倾朝野,张家在颍川自是无人能惹,只要张直答应出手,荀贞还不死定了?
他计议已定,又冷笑想道:“我听阿通说,荀家子在吾乡为有秩时,对我家也算可亲,没寻过我家的麻烦;接了我的任,被府君任为北部督邮后,他也找南部督邮说过,请一如我在时的旧样,继续减收吾乡该给乡里邮置的月钱。冲这两件事,我本不该寻他是非,奈何自作孽不可活!哼哼,接二连三地示威於我,我若不奋起反击,郡人定会小看於我!……,半个月没下雨了,府君有意去嵩高山求雨,且等我去过主人家后,再去太守府,请府君急罢了他的北部督邮!若非因他在郡北杀人无数,胡作非为,引得天怒人怨,又怎会连日不雨?”
……
荀贞猜测费畅“会有何反应”,这就是费畅的激烈反应。只不过荀贞对此尚不知晓,他的注意力从费畅的车队、迟婢的軿车上转到了街上。
迟婢的軿车刚经过了一条巷子。从这个巷子里走出了四五个带剑的少年,年纪大的十四五,年纪小的十二三。他们转上街道,往城门口来,一路横冲直撞,一个扛着锄头的老农躲避不及,被撞翻在地。这些少年哈哈大笑。经过的行人侧目而视,无人敢上前喝阻。
荀贞蹙眉,问小夏:“这几个少年你认得么?”
小夏在来阳翟后,对县里的“市井豪杰”、“闾里大侠”、“里中恶少年”做过一些了解。他答道:“不认识。小人过去问问。”
“把他们的剑缴了,十几岁的孺子带什么剑?撞倒老人不扶,还笑!粗野无礼。”
“要不要把他们送去官寺?”
“算了,里谚云:‘县官漫漫,冤死者半’,阳翟县令要知是我送去的人,还不得把他们折磨死?几个少年,训诫一下就行了。”荀贞现在威震郡北,要是把这几个少年送到阳翟县寺,十有八九,阳翟县令会从重惩处。
“是。”小夏叫了几个人,骑乘过去。
左右不过是几个恶少年,荀贞没兴趣留下看,招呼许仲等人扬鞭策马,先出城去。在城门洞里听到了小夏的笑骂:“哟,还敢拔剑?小儿杀过人么?带个剑就自以为是勇夫了?”
荀贞转首回顾,见少年中有一人左手拿剑鞘,横在胸前,右手把剑拔出了大半。
这少年是诸少年中年纪最小的一个,看起来才十二三,剑长臂短,仓促间无法把剑尽数拔出,饶是如此,没有半点的畏惧之意,仰着脸,桀骜不驯地瞪骑在马上的小夏等人。
随同小夏一起过去的一个轻侠挥动马鞭,缠住剑柄,轻巧一拉,把剑从少年手中拽出,舒臂探手,在半空中将剑柄抓住,左顾喝道:“三郎!刀。”他左侧的轻侠拔环首刀出鞘,劈向这剑,如削土泥,不带停滞地将之劈成了两半。“嘡啷”一声,被斩断的剑头掉落地上。
挥马鞭的轻侠把剩下的半截剑随手丢下,笑道:“这也算剑?”
那少年吃惊地张大了嘴,紧跟着,一脸艳羡地看“三郎”手里的那把环首刀。“三郎”把刀在手里舞了两下,潇洒地还入鞘中。
荀贞身边的诸人大多也看到了此幕。一人笑道:“荀君,三郎求着要沈家的百炼刀时,你就不该给他,瞧他得意的!在一群孺子面前也这般显摆,实在可笑。”众人皆笑。
一个十四五的少年能有什么钱?那少年的剑本来就是个粗制滥造的劣等货,对上百炼精钢打造的宝刀,断成十截也不奇怪。
荀贞笑了笑,继续回望。那几个少年被挥马鞭的轻侠和“三郎”的宝刀震住了,没再反抗,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剑。看到这里,他放下了心,不再观望,转回头,迎面阳光耀眼,已经出了门洞。小夏的声音远远传来,隐约听到他在问:“小儿们都叫什么名字?家住何里?一一报来!”
出城两三里,小夏几人追了上来,把缴获的剑奉给荀贞。
“你们拿着罢。”
荀贞提醒门下的这些轻侠:“侠者,挟也,以力助人是为侠,以力迫人非也侠。像那几个少年,招摇过市,横冲直撞,自以为勇敢,是侠客,实则无赖儿罢了。再又像第三氏,鱼肉乡里、横行不法,更不是侠,是恶。我知汝等皆好任侠,都是好男儿、大丈夫,切记,要做真正的侠,不能像那几个少年,更不能如第三氏那样欺负百姓,行不法之事。若被我知道汝等中有谁人敢行此类事,别院十三条院规里的第二条,即是为彼等所设!”
西乡别院十三条院规,又被轻侠们称作“荀君十三令”。第二条是:“折辱庶人,以力欺良善,笞百。行不法事,院中人共击之”。
诸人凛然应诺。
他们中有不少人,可以说大部分人在投到荀贞门下前都做过不法事,有的是为了报仇报怨,有的是为了钱,在投到荀贞门下后,有荀贞给他们撑腰,没谁敢在欺辱他们,更没人敢和他们结仇了,又衣食无忧,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实也不需要再去做不法事了。
荀贞敲打过诸人后,随口问小夏:“那几个少年叫什么?在哪儿住?等咱们回来后,你拿着我的名剌去他们里中,造访一下他们的里长,告诉他:如果他管不好他里下的住民,我不介意替他管。”
“是。……,那几个少年都是一个里的人,冲我拔剑的小儿叫徐福,另外几个孺子叫徐禄、徐传、鲁彦、鲁豹、淳於恭。”
“淳於公?是故中常侍淳於登家的人么?”淳於氏也是阳翟的一个大族,族中在朝中有权名者,一个是淳於登,前年被时任司隶校尉的阳球杀了;一个是淳於琼,现在的官职也不低。
“小人问了,他说不是。”
“我见那个叫徐福的小儿竟敢在你马前拔剑,年纪虽小,胆子不小。”
一个轻侠说俏皮话:“可惜虽有胆,臂太短,不能将剑尽拔出。小夏,你说他叫徐福?‘福’字不适合他,不如给他改名为‘叕’。”叕者,短也。跟着荀贞去了一趟阳城,轻侠们学会了这个叕字。有人大笑:“叕儿。”有人干脆直接说:“短儿。”
荀贞也不由一笑,蓦然收住笑容:“徐福?”想起了一人,心道,“难道是他?他是阳翟人?”急回眼望,城墙渐远。
他点了两个轻侠的名字,令道:“你俩现在就去找那个叫徐福的小儿,把他带来见我。”
这两个轻侠茫然不知其意,应了声,转马要走。
荀贞又把他二人叫住,沉吟了下,想道:“那少年才十二三岁,即便真是那人,也还没长成。一个人的成才与天分有关,也与他的经历、接触的环境有关,江南为橘,江北为枳。文聘的成长轨迹已被我改变,日后成就已是难说。对这个人,不能再贸然地干预他的成长了。反正他就在阳翟,也逃不出我的视线,不如?”做出了决定,对这两个轻侠说道,“找着他后,不用带来见我了。你两人就跟着他,也别让他发现,看看他每日都做些什么。”
这两个轻侠面面相觑,这叫什么命令?一人问道:“每天看着他?”
“对。”
“不需要做别的?”
“什么也别做。”
“要是他再如今日?”
“只要不过分,也别管。”
荀贞心道:“我记得那人后来之所以改名,是因为杀人犯了法。犯法改名后,方才折节读书。事非经过不知悔,这一件杀人事应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对这两个轻侠说道,“就算他杀人放火,你们也别管,只要提前报与我知即可。”
“是。”
荀贞命小任取出些钱,给这两个轻侠,交代说道:“你们想办法在那小儿的里外附近住下。记住,要把他看好了,不能把他看丢了。你两人若能办好此事,大功一件。”
“诺。”
虽不知荀贞用意,但荀贞御下素来奖罚分明,西乡别院的十三条院规里,不止有罚,也有奖,大功的奖励是很丰厚的。这两个轻侠闻得他说:若能办好此事,就是大功一件,不觉大喜,接令即去。
余下诸人里不少眼红的,这事儿也太好办了,一个孺子谁看不住?居然值一件大功。有的就想:“唉唉,荀君怎不叫我去呢?”
……
城外官道上人不多,诸人放开马速,驰行飞奔。日头渐烈,挥汗如雨。
荀贞看了一路的麦田。从阳翟到颍阴,几十里地,没有不干旱的。田地干裂,旱情严重。农人从井中、河里取的那点水,远远不够缓解灾情。忧心忡忡里,到了颍阴县外。
诸人欲将他送到家中。
他拒绝了,说道:“数十骑入城,动静太大,恐会惊扰县人。你们回西乡去罢。”吩咐许仲,“到西乡后,你把伯禽、阿邓、阿褒、季夏和文谦给我请过来。我有话对他们说。还有,把阿偃、小任也叫回来吧。”“季夏”,是江鹄的字。
许仲应诺,在城外与荀贞作别,带诸人回去西乡。荀贞只带了小夏,轻骑进城归家。
……
到了高阳里,先去拜见荀绲,把荀彧的信奉上。
荀绲详细地询问了他行县的经过,最后说道:“汝尚年轻,虽为督邮,赖我荀氏名耳。不可骄恣,要敏於... -->>
这次回家,荀贞不打算带唐儿。阴修给了他五天休沐,回去、回来得一天,在家最多四天。阳翟离颍阴虽不算太远,对唐儿这样的女子来说,也会车马劳顿,不如留她在舍里。
他把打算对唐儿说了。
唐儿昨夜得他温柔,正满足开心,又见他体贴自己,更是高兴,答应了。吃过饭,许仲、小夏等人备好坐骑,诸人离舍归家。宣康、李博把荀贞送到路上,等他们走远后,也没回舍里,自去功曹院里要除书。他俩准备就按昨晚说的,拿到除书后就搬出督邮舍。
街上人已不少,荀贞等人策马缓行。在城门口,对面一队官家的车骑。
最前是四个持“便面”的步卒开道,其后两辆轺车,各有一个百石的文吏站在车上策马而行。轺车过去后,是一辆一边屏障被涂成红色的黑色辎车,两个扛棨戟的骑吏扈从在车的两侧。
荀贞心道:“这是千石吏和六百石吏的出行仪仗,也不知是谁?”
督邮虽然只是百石吏,但权重。荀贞这一次案行诸县,一口气驱逐、手刃了五个六百石、千石的大吏,可见其威。要换个气盛的人来当这个督邮,狭路相逢时,不让道,乃至争道都不奇怪,只是荀贞性子沉稳,而今虽名震郡北,依然低调,保持着一贯的谦让作风,即令许仲、小夏等勒马停驻,避让道边。
步卒、轺车、辎车、骑吏过去后,又有一辆小一点的辎车,一辆翠色的軿车紧随其后,络绎驰过。
軿车经过的时候,车内人刚好撩起帷裳往外边看。
轻侠里边有人“咦”了声,说道:“这不是迟婢么?”
荀贞把视线从前边的辎车上转到軿车这里,见车窗里露出一个丽人的容颜,细眉樱唇,眼如水波,正看着自己。可不就是迟婢么?他愣了下,心道:“迟婢?……,原来这是费畅的车驾,郡丞可不就是六百石么?軿车前头那辆小辎车里,坐的应是费通了。他们这是刚从西乡来么?”
车都奔驰过去了,迟婢还在扭脸往他这里看。荀贞骑坐在马上,目送她远去,想道:“我这回行县,一下查处了那么多的官吏、豪强,对我来说固是得到了美名,对前任北部督邮的费畅来说不啻一个狠狠的耳光。我这来郡中多日了,还没见过他,也不知他对此会有何反应?”
他猜的没错,这个车队正是费畅的车队。第一辆辎车里坐的就是费畅。
费畅昨天休沐,回家了一趟。费通在家待得闷了,非要跟他来郡里,说“想再见见世面”,他刚被任为郡丞不久,也想炫耀炫耀,——须知,两汉之官制,六百石是一个关口,六百石位列下大夫,从这一级开始往上就是“贵人”了。因此,他就带着费通、迟婢一块儿归来了。
和迟婢一样,他也看见了荀贞。迟婢在看到荀贞后都想了些什么不知道,他正咬牙切齿地在想:“荀家子辱我过甚!行一趟县把我搞了个声名狼藉不说,知我今早归郡,他又一大早带人在城门口耀武扬威!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今天须得再去主人家哭诉一番,必要请小少君为我出气!”
他此前去过一次张家,在张直面前搬弄是非,大说荀贞的坏话,说荀贞表面上是在“侮辱”他,实际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是在“侮辱”张家。谁不知道他费畅是张家的宾客?打狗还要看主人,荀贞明显是没把他费畅的主人当回事儿啊!张直听了后,觉得他说得有理,也很恼火。
费畅心道:“小少君已经意动,今天我再去推上一把,不愁此仇不报!”
在他眼里,张让权倾朝野,张家在颍川自是无人能惹,只要张直答应出手,荀贞还不死定了?
他计议已定,又冷笑想道:“我听阿通说,荀家子在吾乡为有秩时,对我家也算可亲,没寻过我家的麻烦;接了我的任,被府君任为北部督邮后,他也找南部督邮说过,请一如我在时的旧样,继续减收吾乡该给乡里邮置的月钱。冲这两件事,我本不该寻他是非,奈何自作孽不可活!哼哼,接二连三地示威於我,我若不奋起反击,郡人定会小看於我!……,半个月没下雨了,府君有意去嵩高山求雨,且等我去过主人家后,再去太守府,请府君急罢了他的北部督邮!若非因他在郡北杀人无数,胡作非为,引得天怒人怨,又怎会连日不雨?”
……
荀贞猜测费畅“会有何反应”,这就是费畅的激烈反应。只不过荀贞对此尚不知晓,他的注意力从费畅的车队、迟婢的軿车上转到了街上。
迟婢的軿车刚经过了一条巷子。从这个巷子里走出了四五个带剑的少年,年纪大的十四五,年纪小的十二三。他们转上街道,往城门口来,一路横冲直撞,一个扛着锄头的老农躲避不及,被撞翻在地。这些少年哈哈大笑。经过的行人侧目而视,无人敢上前喝阻。
荀贞蹙眉,问小夏:“这几个少年你认得么?”
小夏在来阳翟后,对县里的“市井豪杰”、“闾里大侠”、“里中恶少年”做过一些了解。他答道:“不认识。小人过去问问。”
“把他们的剑缴了,十几岁的孺子带什么剑?撞倒老人不扶,还笑!粗野无礼。”
“要不要把他们送去官寺?”
“算了,里谚云:‘县官漫漫,冤死者半’,阳翟县令要知是我送去的人,还不得把他们折磨死?几个少年,训诫一下就行了。”荀贞现在威震郡北,要是把这几个少年送到阳翟县寺,十有八九,阳翟县令会从重惩处。
“是。”小夏叫了几个人,骑乘过去。
左右不过是几个恶少年,荀贞没兴趣留下看,招呼许仲等人扬鞭策马,先出城去。在城门洞里听到了小夏的笑骂:“哟,还敢拔剑?小儿杀过人么?带个剑就自以为是勇夫了?”
荀贞转首回顾,见少年中有一人左手拿剑鞘,横在胸前,右手把剑拔出了大半。
这少年是诸少年中年纪最小的一个,看起来才十二三,剑长臂短,仓促间无法把剑尽数拔出,饶是如此,没有半点的畏惧之意,仰着脸,桀骜不驯地瞪骑在马上的小夏等人。
随同小夏一起过去的一个轻侠挥动马鞭,缠住剑柄,轻巧一拉,把剑从少年手中拽出,舒臂探手,在半空中将剑柄抓住,左顾喝道:“三郎!刀。”他左侧的轻侠拔环首刀出鞘,劈向这剑,如削土泥,不带停滞地将之劈成了两半。“嘡啷”一声,被斩断的剑头掉落地上。
挥马鞭的轻侠把剩下的半截剑随手丢下,笑道:“这也算剑?”
那少年吃惊地张大了嘴,紧跟着,一脸艳羡地看“三郎”手里的那把环首刀。“三郎”把刀在手里舞了两下,潇洒地还入鞘中。
荀贞身边的诸人大多也看到了此幕。一人笑道:“荀君,三郎求着要沈家的百炼刀时,你就不该给他,瞧他得意的!在一群孺子面前也这般显摆,实在可笑。”众人皆笑。
一个十四五的少年能有什么钱?那少年的剑本来就是个粗制滥造的劣等货,对上百炼精钢打造的宝刀,断成十截也不奇怪。
荀贞笑了笑,继续回望。那几个少年被挥马鞭的轻侠和“三郎”的宝刀震住了,没再反抗,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剑。看到这里,他放下了心,不再观望,转回头,迎面阳光耀眼,已经出了门洞。小夏的声音远远传来,隐约听到他在问:“小儿们都叫什么名字?家住何里?一一报来!”
出城两三里,小夏几人追了上来,把缴获的剑奉给荀贞。
“你们拿着罢。”
荀贞提醒门下的这些轻侠:“侠者,挟也,以力助人是为侠,以力迫人非也侠。像那几个少年,招摇过市,横冲直撞,自以为勇敢,是侠客,实则无赖儿罢了。再又像第三氏,鱼肉乡里、横行不法,更不是侠,是恶。我知汝等皆好任侠,都是好男儿、大丈夫,切记,要做真正的侠,不能像那几个少年,更不能如第三氏那样欺负百姓,行不法之事。若被我知道汝等中有谁人敢行此类事,别院十三条院规里的第二条,即是为彼等所设!”
西乡别院十三条院规,又被轻侠们称作“荀君十三令”。第二条是:“折辱庶人,以力欺良善,笞百。行不法事,院中人共击之”。
诸人凛然应诺。
他们中有不少人,可以说大部分人在投到荀贞门下前都做过不法事,有的是为了报仇报怨,有的是为了钱,在投到荀贞门下后,有荀贞给他们撑腰,没谁敢在欺辱他们,更没人敢和他们结仇了,又衣食无忧,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实也不需要再去做不法事了。
荀贞敲打过诸人后,随口问小夏:“那几个少年叫什么?在哪儿住?等咱们回来后,你拿着我的名剌去他们里中,造访一下他们的里长,告诉他:如果他管不好他里下的住民,我不介意替他管。”
“是。……,那几个少年都是一个里的人,冲我拔剑的小儿叫徐福,另外几个孺子叫徐禄、徐传、鲁彦、鲁豹、淳於恭。”
“淳於公?是故中常侍淳於登家的人么?”淳於氏也是阳翟的一个大族,族中在朝中有权名者,一个是淳於登,前年被时任司隶校尉的阳球杀了;一个是淳於琼,现在的官职也不低。
“小人问了,他说不是。”
“我见那个叫徐福的小儿竟敢在你马前拔剑,年纪虽小,胆子不小。”
一个轻侠说俏皮话:“可惜虽有胆,臂太短,不能将剑尽拔出。小夏,你说他叫徐福?‘福’字不适合他,不如给他改名为‘叕’。”叕者,短也。跟着荀贞去了一趟阳城,轻侠们学会了这个叕字。有人大笑:“叕儿。”有人干脆直接说:“短儿。”
荀贞也不由一笑,蓦然收住笑容:“徐福?”想起了一人,心道,“难道是他?他是阳翟人?”急回眼望,城墙渐远。
他点了两个轻侠的名字,令道:“你俩现在就去找那个叫徐福的小儿,把他带来见我。”
这两个轻侠茫然不知其意,应了声,转马要走。
荀贞又把他二人叫住,沉吟了下,想道:“那少年才十二三岁,即便真是那人,也还没长成。一个人的成才与天分有关,也与他的经历、接触的环境有关,江南为橘,江北为枳。文聘的成长轨迹已被我改变,日后成就已是难说。对这个人,不能再贸然地干预他的成长了。反正他就在阳翟,也逃不出我的视线,不如?”做出了决定,对这两个轻侠说道,“找着他后,不用带来见我了。你两人就跟着他,也别让他发现,看看他每日都做些什么。”
这两个轻侠面面相觑,这叫什么命令?一人问道:“每天看着他?”
“对。”
“不需要做别的?”
“什么也别做。”
“要是他再如今日?”
“只要不过分,也别管。”
荀贞心道:“我记得那人后来之所以改名,是因为杀人犯了法。犯法改名后,方才折节读书。事非经过不知悔,这一件杀人事应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对这两个轻侠说道,“就算他杀人放火,你们也别管,只要提前报与我知即可。”
“是。”
荀贞命小任取出些钱,给这两个轻侠,交代说道:“你们想办法在那小儿的里外附近住下。记住,要把他看好了,不能把他看丢了。你两人若能办好此事,大功一件。”
“诺。”
虽不知荀贞用意,但荀贞御下素来奖罚分明,西乡别院的十三条院规里,不止有罚,也有奖,大功的奖励是很丰厚的。这两个轻侠闻得他说:若能办好此事,就是大功一件,不觉大喜,接令即去。
余下诸人里不少眼红的,这事儿也太好办了,一个孺子谁看不住?居然值一件大功。有的就想:“唉唉,荀君怎不叫我去呢?”
……
城外官道上人不多,诸人放开马速,驰行飞奔。日头渐烈,挥汗如雨。
荀贞看了一路的麦田。从阳翟到颍阴,几十里地,没有不干旱的。田地干裂,旱情严重。农人从井中、河里取的那点水,远远不够缓解灾情。忧心忡忡里,到了颍阴县外。
诸人欲将他送到家中。
他拒绝了,说道:“数十骑入城,动静太大,恐会惊扰县人。你们回西乡去罢。”吩咐许仲,“到西乡后,你把伯禽、阿邓、阿褒、季夏和文谦给我请过来。我有话对他们说。还有,把阿偃、小任也叫回来吧。”“季夏”,是江鹄的字。
许仲应诺,在城外与荀贞作别,带诸人回去西乡。荀贞只带了小夏,轻骑进城归家。
……
到了高阳里,先去拜见荀绲,把荀彧的信奉上。
荀绲详细地询问了他行县的经过,最后说道:“汝尚年轻,虽为督邮,赖我荀氏名耳。不可骄恣,要敏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