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雨露天将末 (1/2)
全本小说网 jjxxs.com,答案随着枫叶飘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尽管褒贬不一,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总要遇见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郑伯奇、穆木天、倪贻德、何畏有些耳熟能详,多数则尘封于斑斑霉迹,笔尖波澜似乎早已平复。但如果潜心翻阅那些文稿,自有无边风云涌动。
夏志清先生说,文学研究会的创作态度远比创造社严肃,而对青年的影响力,创造社却“实在大得出奇”道理我想很简单。五四之后,青年成了民族的希望、进步的象征、文艺的主体,谁能抓住青年读者,谁便能“暴得大名”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是留日青年,羡慕日本的飞速发展,又饱含漂泊异乡的痛感;担忧祖国纷乱的时局,又万分关注国内思想动态。他们要呐喊,要宣泄,要挣脱樊笼,要抒发性灵,选择浪漫主义、主情主义是顺理成章的。
1921年,郭沫若的女神、郁达夫的沉沦,以“创造丛书”的名义由泰东书局出版。郭沫若高喊“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郁达夫偏重刻画性心理。两者风格迥异,却同时凸现了“我”——郭沫若向外,郁达夫向内。传统文学强调“文以载道”作者要根据孔孟经典不断矫正自身趣味,至于青年状态的探索、挖掘,远远谈不上。因此,郭沫若和郁达夫的“内外夹击”毫无顾忌地呈现自我,恰恰迎合了青年人骚动不安、忽喜忽悲的特征。相映成趣的是,近几年“八零后”的兴起,很重要的原因是青年文学长期缺位,份额被流行音乐、大众影视分享,八零后以文学的姿态收复了不少“失地”;同时也是对僵化教育的变相逃避和消极抵抗。
编完第1卷第2期创造季刊,郭沫若写下编辑余谈,称:“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思想,并不相同,也并不必强求相同。我们所同的,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的活动罢了。”“本着内心的要求”即抛弃“文以载道”的陈词滥调,而“高赞这开辟鸿荒的大我”(郭沫若创造者)。早期创造社的小说政治味、说教味较淡。郭沫若的残春有一段“性梦”他后来解释“描写的心理是潜在意识的一种流动”受了精神分析学派浸染。陶晶孙的木犀音乐会小曲笔触哀婉纯粹,非常唯美。倪贻德的花影写到由于女主人公与人订婚,男主人公的初恋终结,也并未渲染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相反,重点放在少男少女间朦胧纯真的爱恋,有几段温情而富生趣:
但是她越劝得殷勤,他越哭得起劲。他觉得哭的时候,耳边能够听到这样婉转的声音,颊上能够感到这样温软的触觉,是最愉适不过的,所以索性尽量的大哭起来。
(女孩为男孩缝纽扣时)我们的脸儿是对面对着,起初还是远的,不知什么原故?把我们当中的一股热气吸引了拢来,渐渐移近了,渐渐依偎着了。她的眼睛闭成一条弯弯的曲线,再也注意不到纽扣上;她的手也颤抖得厉害,再也没有力气缝下去。我还觉得那时的感觉,是那么样的和暖,那么样的温软,而且又那么样的香甜。
早期创造社的小说多带自传色彩,而各个作者经历不同。黄业初的恋爱初期之失败者,直率地道出了另一种普遍情绪:“lonesome!lonesome!”是我的病名,我因为患了lonesome病,一遇见她便变了症,变成一种one-side love了,我的悲苦比患lonesome症还来得利害。这些情绪颇能打动当时的青年。
当然,问题小说、社会小说仍占创造社创作的相当比例。郑伯奇的最初之课描述了一段类似鲁迅“幻灯片事件”的经历,有启蒙思想;赵邦杰可怜的少女揭露了“妇女守节”观念产生的恶果;淦女士的隔绝以第一人称书信形式写来,痛诉家庭的禁锢,毁灭了她的恋爱;郭沫若的歧路讲叙一青年弃医从文所遭到的磨难,情绪激烈这些事情同样是青年读者萦绕于怀的,可见,早期创造社赖以吸引读者的,是对青年生存状态、心理的把握、体认和发挥。
二
一般认为,五卅运动彻底改变了创造社的文艺倾向。其实这一嬗变早埋下伏笔,有三篇文献值得注意。
第一篇是郭沫若的我们的文学新运动,刊登在创造周报第1辑第3号。郭沫若用八句极其煽情的话结束文章:
我们反抗资本主义的毒龙。
我们反抗不以个性为根底的既成道德。
我们反抗否定人生的一切既成宗教。
我们反抗藩篱人世的一切不合理的畛域。
我们反抗由以上种种所派生出的文学上的情趣。
我们的运动要在文学之中爆发无产阶级的精神,精赤裸裸的人性。
我们的目的要以生命的炸弹来打破这毒龙的... -->>
一
尽管褒贬不一,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总要遇见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郑伯奇、穆木天、倪贻德、何畏有些耳熟能详,多数则尘封于斑斑霉迹,笔尖波澜似乎早已平复。但如果潜心翻阅那些文稿,自有无边风云涌动。
夏志清先生说,文学研究会的创作态度远比创造社严肃,而对青年的影响力,创造社却“实在大得出奇”道理我想很简单。五四之后,青年成了民族的希望、进步的象征、文艺的主体,谁能抓住青年读者,谁便能“暴得大名”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是留日青年,羡慕日本的飞速发展,又饱含漂泊异乡的痛感;担忧祖国纷乱的时局,又万分关注国内思想动态。他们要呐喊,要宣泄,要挣脱樊笼,要抒发性灵,选择浪漫主义、主情主义是顺理成章的。
1921年,郭沫若的女神、郁达夫的沉沦,以“创造丛书”的名义由泰东书局出版。郭沫若高喊“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郁达夫偏重刻画性心理。两者风格迥异,却同时凸现了“我”——郭沫若向外,郁达夫向内。传统文学强调“文以载道”作者要根据孔孟经典不断矫正自身趣味,至于青年状态的探索、挖掘,远远谈不上。因此,郭沫若和郁达夫的“内外夹击”毫无顾忌地呈现自我,恰恰迎合了青年人骚动不安、忽喜忽悲的特征。相映成趣的是,近几年“八零后”的兴起,很重要的原因是青年文学长期缺位,份额被流行音乐、大众影视分享,八零后以文学的姿态收复了不少“失地”;同时也是对僵化教育的变相逃避和消极抵抗。
编完第1卷第2期创造季刊,郭沫若写下编辑余谈,称:“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思想,并不相同,也并不必强求相同。我们所同的,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的活动罢了。”“本着内心的要求”即抛弃“文以载道”的陈词滥调,而“高赞这开辟鸿荒的大我”(郭沫若创造者)。早期创造社的小说政治味、说教味较淡。郭沫若的残春有一段“性梦”他后来解释“描写的心理是潜在意识的一种流动”受了精神分析学派浸染。陶晶孙的木犀音乐会小曲笔触哀婉纯粹,非常唯美。倪贻德的花影写到由于女主人公与人订婚,男主人公的初恋终结,也并未渲染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相反,重点放在少男少女间朦胧纯真的爱恋,有几段温情而富生趣:
但是她越劝得殷勤,他越哭得起劲。他觉得哭的时候,耳边能够听到这样婉转的声音,颊上能够感到这样温软的触觉,是最愉适不过的,所以索性尽量的大哭起来。
(女孩为男孩缝纽扣时)我们的脸儿是对面对着,起初还是远的,不知什么原故?把我们当中的一股热气吸引了拢来,渐渐移近了,渐渐依偎着了。她的眼睛闭成一条弯弯的曲线,再也注意不到纽扣上;她的手也颤抖得厉害,再也没有力气缝下去。我还觉得那时的感觉,是那么样的和暖,那么样的温软,而且又那么样的香甜。
早期创造社的小说多带自传色彩,而各个作者经历不同。黄业初的恋爱初期之失败者,直率地道出了另一种普遍情绪:“lonesome!lonesome!”是我的病名,我因为患了lonesome病,一遇见她便变了症,变成一种one-side love了,我的悲苦比患lonesome症还来得利害。这些情绪颇能打动当时的青年。
当然,问题小说、社会小说仍占创造社创作的相当比例。郑伯奇的最初之课描述了一段类似鲁迅“幻灯片事件”的经历,有启蒙思想;赵邦杰可怜的少女揭露了“妇女守节”观念产生的恶果;淦女士的隔绝以第一人称书信形式写来,痛诉家庭的禁锢,毁灭了她的恋爱;郭沫若的歧路讲叙一青年弃医从文所遭到的磨难,情绪激烈这些事情同样是青年读者萦绕于怀的,可见,早期创造社赖以吸引读者的,是对青年生存状态、心理的把握、体认和发挥。
二
一般认为,五卅运动彻底改变了创造社的文艺倾向。其实这一嬗变早埋下伏笔,有三篇文献值得注意。
第一篇是郭沫若的我们的文学新运动,刊登在创造周报第1辑第3号。郭沫若用八句极其煽情的话结束文章:
我们反抗资本主义的毒龙。
我们反抗不以个性为根底的既成道德。
我们反抗否定人生的一切既成宗教。
我们反抗藩篱人世的一切不合理的畛域。
我们反抗由以上种种所派生出的文学上的情趣。
我们的运动要在文学之中爆发无产阶级的精神,精赤裸裸的人性。
我们的目的要以生命的炸弹来打破这毒龙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