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带刺儿黄瓜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的新闻就开始铺天盖地般热闹起来。无论是对于莫言,还是中国文学,炒一点,热一点,都无可厚非。但在这其中,有一条新闻却让人感到极不舒服——语文出版社已确定将莫言的作品收录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
什么样作品入选高中教材可不是小事,因为这是关涉到中学生教育、关涉到未来国民素质的大主题,谁也不敢拿此当儿戏。尽管出版社一再澄清,读本并非教材,严格意义上来讲与其他课外读物并无本质区别,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但这丝毫不能消解人们心中的问号:不是正式教材的就可以不负责任地随意选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
毋庸置疑,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能入选教材(选修课程),肯定是有一定标准的。这标准至少应该包括两条:一是作品足够优秀;二是适合中学生阅读。
那么,谁更能鉴别莫言的作品是否优秀?谁更清楚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更适合于中国高中生阅读?是远隔重洋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委员会,还是土生土长的语文出版社的编辑们?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中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是以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呢?还是以编辑们的评判为标准?
这次要入选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是莫言1985年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从1985年到2012年,整整27年的时间,这篇作品都没有引起出版社编辑们的关注,这又作何解释?
很显然,出版社的编辑大人们将诺贝尔奖当作了能否入选教材的标准。这种跟风似的炒作,无原则地凑热闹,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浮躁之气。这种浮躁无论对于出版社,还是广大的中学生而言,均不是什么好事。
的确,在国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浓烈的“诺贝尔情结”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自1901年始,诺贝尔奖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截至到2011年,已有800多人和20多个组织获得了诺贝尔奖。一边是影响力大、不可小觑的国际大奖;一边是13亿人口的大国以及璀璨的历史文化,日渐强盛的综合国力。这两者却始终没有交集,这令许多国人心里都酸溜溜的。这种情绪,在莫言未获奖之前,集中表现为一种焦虑情绪——迫切想通过诺贝尔奖来积聚底气,证明自己。而当这一愿望迟迟未能实现时,就会随即衍生出一种挫折感,一种无可奈何的茫然与失落
莫言的获奖,可以说破天荒地解开了淤积在国人心底的“诺贝尔情结”于是,这种浮躁之气又会演变为一种狂欢和亢奋——就像彩票中了大奖似地欢呼雀跃、忘乎所以。于是乎,一夜之间鲜花、掌声、褒奖、荣誉一起砸向莫言。这种超乎寻常的非理性反应连一向低调的莫言本人都感到有些接受不了。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事实上,不管是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莫言的作品就在那儿,它的文学价值不会因诺贝尔奖的是否介入而有丝毫的贬低或提升。
透明的红萝卜就是透明的红萝卜,诺贝尔奖就是诺贝尔奖,他们不会因为产生了交集就显得“崇高而伟大”也不会因为“花落莫家”而一劳永逸、一了百了,关于中国文学、关于教育、关于国民素质的提升,还有许许多多的功课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做。
还是鲁迅说得好:“世间有多少人,都是让人拍手给拍掉了头。”幸运的是,莫言本人还是相当清醒和淡定。在狂热的追捧中,他依然坦诚地说:“‘莫言热’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得奖的效应很快就会过去。”
当今的中国需要这样的理性,因为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害人害己,贻害无穷。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的新闻就开始铺天盖地般热闹起来。无论是对于莫言,还是中国文学,炒一点,热一点,都无可厚非。但在这其中,有一条新闻却让人感到极不舒服——语文出版社已确定将莫言的作品收录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
什么样作品入选高中教材可不是小事,因为这是关涉到中学生教育、关涉到未来国民素质的大主题,谁也不敢拿此当儿戏。尽管出版社一再澄清,读本并非教材,严格意义上来讲与其他课外读物并无本质区别,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但这丝毫不能消解人们心中的问号:不是正式教材的就可以不负责任地随意选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
毋庸置疑,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能入选教材(选修课程),肯定是有一定标准的。这标准至少应该包括两条:一是作品足够优秀;二是适合中学生阅读。
那么,谁更能鉴别莫言的作品是否优秀?谁更清楚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更适合于中国高中生阅读?是远隔重洋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委员会,还是土生土长的语文出版社的编辑们?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中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是以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呢?还是以编辑们的评判为标准?
这次要入选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是莫言1985年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从1985年到2012年,整整27年的时间,这篇作品都没有引起出版社编辑们的关注,这又作何解释?
很显然,出版社的编辑大人们将诺贝尔奖当作了能否入选教材的标准。这种跟风似的炒作,无原则地凑热闹,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浮躁之气。这种浮躁无论对于出版社,还是广大的中学生而言,均不是什么好事。
的确,在国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浓烈的“诺贝尔情结”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自1901年始,诺贝尔奖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截至到2011年,已有800多人和20多个组织获得了诺贝尔奖。一边是影响力大、不可小觑的国际大奖;一边是13亿人口的大国以及璀璨的历史文化,日渐强盛的综合国力。这两者却始终没有交集,这令许多国人心里都酸溜溜的。这种情绪,在莫言未获奖之前,集中表现为一种焦虑情绪——迫切想通过诺贝尔奖来积聚底气,证明自己。而当这一愿望迟迟未能实现时,就会随即衍生出一种挫折感,一种无可奈何的茫然与失落
莫言的获奖,可以说破天荒地解开了淤积在国人心底的“诺贝尔情结”于是,这种浮躁之气又会演变为一种狂欢和亢奋——就像彩票中了大奖似地欢呼雀跃、忘乎所以。于是乎,一夜之间鲜花、掌声、褒奖、荣誉一起砸向莫言。这种超乎寻常的非理性反应连一向低调的莫言本人都感到有些接受不了。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事实上,不管是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莫言的作品就在那儿,它的文学价值不会因诺贝尔奖的是否介入而有丝毫的贬低或提升。
透明的红萝卜就是透明的红萝卜,诺贝尔奖就是诺贝尔奖,他们不会因为产生了交集就显得“崇高而伟大”也不会因为“花落莫家”而一劳永逸、一了百了,关于中国文学、关于教育、关于国民素质的提升,还有许许多多的功课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做。
还是鲁迅说得好:“世间有多少人,都是让人拍手给拍掉了头。”幸运的是,莫言本人还是相当清醒和淡定。在狂热的追捧中,他依然坦诚地说:“‘莫言热’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得奖的效应很快就会过去。”
当今的中国需要这样的理性,因为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害人害己,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