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 www.jjxxs.com,奥林匹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雇了75人,分配航运70人,厨师1人从事船上伙食。剩余4名水手包括船医在内在甲板从事望和操纵四角帆、抛锚和收锚工作。
又花了3万2千买了龙船首像装在船头,以保佑旅途平安。
第三天早饭后,补给完毕,我们离开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2日8点,离开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港。”。
再次经过葡萄牙同盟港口巴赛斯特港时,已经是1522年7月16日,同时发现了附近下面的港口比索港。我们于7月17日8点到达西非比索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12度,西经17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7日8点,到达西非比索港。”。
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比索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这里是中立港。
“资金不足时可以向银行贷款,如果在月内还清就不用付贷款利息。”
在商品交易所进行商业投资10000银币,将比索港收为葡萄牙同盟港口,交易名声上升185,达到800。这里出售鱼肉、麻。我们啥也没买。
中饭后,补给完毕,我们离开了比索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7日15点,离开了比索港。”。
我们开着“探索者”号继续往南航行。在大西洋上航行两天后,发现了阿比让港,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我们于7月18日9点到达西非科特迪瓦阿比让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5度,西经5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8日9点,到达科特迪瓦阿比让港。”。
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阿比让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这里是中立港。阿比让是科特迪瓦的最大都市和经济首都,也是科特迪瓦实际上的行政中心(科特迪瓦名义上的首都是亚穆苏克罗)。
阿比让市区坐落于艾布里耶(brié)湖上的几个岛屿及半岛,相互之间以桥梁连结。科特迪瓦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500万(2005年)。西非金融、贸易中心。风景优美,是非洲著名游览城市,为全国最大地旅游中心。科特迪瓦前首都,现在是科特迪瓦共和国的经济首都,它是西非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拉各斯,也是西非洲著名的良港。位于几内亚湾沿岸(位于国境东南沿海岸埃布里耶湖北岸),由埃布里耶湖中的小巴萨姆岛及湖北岸组成,岛屿与大陆之间有铁路桥相连。科特迪瓦是一个大量出口农业产品的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是可可、咖啡、木材、棉花、香蕉、菠萝、棕榈油等,绝大部分要经过阿比让港远销国外。
“从这往东走有圣约瑟港。”
进入商品交易所,这里出售鱼肉、麻。我们啥也没买。在商品交易所进行商业投资10000银币,将阿比让港收为葡萄牙同盟港口,交易名声上升165,达到965。
第二天早饭后,补给完毕,我们离开了葡萄牙同盟港口阿比让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9日9点,离开了科特迪瓦阿比让港。”。
完成葡萄牙国王给予的任务后,我们立即往北返航,在大西洋上航行12天后,返回葡萄牙里斯本港,。我们于7月31日10点到达葡萄牙里斯本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31日10点,到达葡萄牙里斯本港。”。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港,葡萄牙王宫。葡萄牙国王彼得一世:“你很辛苦,就授予你爵士爵位。”。我立刻跪下,国王将剑放在我右肩,:“兹授予约翰.法雷尔先生爵士爵位。”。四周众人响起欢呼声。
我走出王宫,仍然如在梦中,我现在是葡萄牙王国的约翰.法雷尔爵士了?。
三天后补给完毕后,我们离开了里斯本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3日中午,离开葡萄牙里斯本港。”。
在去西非的途中,突然有一支由3艘船组成的舰队尾随而来,我们正感到奇怪,为首旗舰向我们喊话:“要命的黄金和货物,否则你们全完蛋。”,我们这才意识到是遇上了海盗,我们决定宁死不屈,对方是中型船只,而我们是大船,在海面上鏖战了9个小时后,我登上海盗旗舰,用单挑赢了海盗首领哈迪斯,海盗旗舰降白旗,表示投降,海盗哈迪斯舰队被我们消灭。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4日18点,我们消灭了海盗哈迪斯舰队。”。我的格斗段数升至10段,海盗名声升至1550。
我获得爵士爵位后,我们仍然向西非寻找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在大西洋上航行12天后,返回葡萄牙同盟港阿比让港。我们于8月12日8点经过葡萄牙阿比让港。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12日8点,经过葡萄牙同盟港阿比让港。”。
我们开着“探索者”号继续往东航行。在大西洋上航行一天后,发现了圣约瑟港,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我们于8月13日9点到达西非圣约瑟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5度,西经2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13日9点,到达西非圣约瑟港。”。
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圣约瑟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这里是葡萄牙同盟港。
“这里是葡萄牙根据地。”
“这个港有象牙特产。”
进入商品交易所,这里出售鱼肉、麻、和象牙。象牙价格121银币一桶,我们讨价还价用120银币买了10桶象牙。
一天后补给完毕后,我们离开了圣约瑟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14日中午,离开圣约瑟港。”。
往东航行,3天后从东北进入河汊道,一天后发现村落,是多贡族土著,一个以天狼星作为神的民族,对星座有神话传说。多贡族是非洲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居住在廷巴克图以南的山区,属于现在的马里共和国辖下,以耕种和游牧为生,生活艰难贫苦,大多数人还居住在山洞里。他们没有文字,只凭口授传述知识。据多贡人说,围绕天狼星公转的一颗既小又重的星体才是宇宙一切创造的出发点。在所有的天体之中这颗星是最小的,并且是最重的。它内含着万物的种子。它的自转及围绕天狼星的运动支撑者宇宙所有的创造活动。它的轨道决定宇宙的时间和空间。多贡人对宇宙的认识早已凌驾于现在的文明社会。据书中所介绍,多贡人至少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已经了解了这些知识的存在,已开始祭祀天狼星b,并且准确地了解它的体积,密度,轨道形状以及它围绕天狼星运行的周期,而且把这些内容记载到木刻,壁画和纺织品上。多贡人的神话传说体系内容非常庞大而且复杂。在近现代的几个世纪,这个部落虽然受殖民主义者的影响,也接触过基督教和***教等宗教思想,但却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因此受到了许多文化人类学家的关注。由于没有文字所以只能依靠部族长老代代口传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仪式等来传承。多贡族的神话中有着令人无法想像的天文学理论,他们所谓的神圣知识是指天上星球的相关知识。内容主要是:
1、天空中有一颗用人类肉眼观察不到的重要小星球,叫“波托罗”。
2、波托罗每隔50年绕行天空中最亮的母星(注:天狼星a)一周。
3、波托罗绕行的轨道呈椭圆形,母星则位于椭圆一边的焦点上。
4、波托罗是由一种白色的重金属所组成的,地球上并不存在这些成分。
5、波托罗的母星周围还有一颗“第三星”环绕,这个“第三星”比“波托罗”重四倍,轨道面积也较大,叫“恩美雅”,同样也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恩美雅也有一颗住有生物的星球“拿托罗”环绕。
6、“波托罗”上住有一种水陆两栖生物“诺母”,这个外星生物曾造访地球,并传授高度文明给人类。
多贡族的传说中曾提到了一颗叫做“波托罗”的星球,“波”是一种细小的谷物,“托罗”是星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颗细小如谷的星球。“波托罗”是围绕天狼星运动的,它是黑暗的、质密的、肉眼看不见的,所以多贡族人又称它是天狼星的“黑暗的伙伴”。然而,他们又说这颗星球是白色的,所以,“小、重、白”是他们总结的天狼伴星的特征。事实证明,多贡人口头流传了400多年的传说是正确的。
毫无疑问,生活在非洲山洞里的多贡人显然没有高科技的天文观测仪器,那么,他们是怎样早于天文学家们发现了这颗天狼伴星的呢?在多贡族的神话传说与考古遗迹,如木雕品、针织品与墓书中都记载着“波托罗”的运转轨迹是椭圆形而非圆形,而且母星位于其焦点上,符合现代天文学与几何学的原理,这实在无法想像。
多贡族人也知天文历法的运用,他们把祭坛、大石、洞穴、藏身处等装置,比拟成太阳、月亮、金星等,并随季节不同的位置制作历法,来从事祭祀及农作。他们认为月球是地球上一次末日时生命的避难所和殉难地,因此称之为“渴死般的血迹”。而且他们知道土星的光环、木星有四颗卫星等,更知道在宇宙间,恒定不动的恒星以及绕其它星球运转的行星、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等构成一幅巨大的宇宙行星图银河系。
另外,多贡族人还知道天狼星b大约50年就会绕天狼星a(母星)公转一周。为何多贡族对这颗看不到的星,所绕行轨道的时间会这么清楚?而且每绕两圈,也就是100年时,就会举行一次盛大的庆典呢?在多贡族中,每100年所举办的、最神圣的“西布依仪式”便是此庆典。
多贡族人还描述了天狼星b的特性,“波托罗星是颗白色的星球,是万物的起源,也是宇宙中最小、最重的星球,它由比铁要稍微明亮的金属所构成。由于非常重,即使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联合起来也无法握住它,其重量相当于太阳系所有铁的数目(注:太阳的98%)。
天狼星b(多贡族的波托罗星),最大特征是直径与地球差不多,而质量则近似太阳,所以其密度是水的13万倍,铁的1万6千倍,此种超高密度的物质,在地球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当然,它的单位质量也是宇宙中最大的。
尽管天狼星b这颗白矮星是1925年美国天文学家所发现的、500颗白矮星中的第一颗,然而多贡族的传说,却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指出这事实,其中缘由,非常值得推敲。根据多贡族的传说,其族人高度的天文常识乃是住在波托罗星上的鱼人所教导的。“鱼人住在鱼的国度里,也可称他们为‘水的支配者’、‘导师’、‘领导者’等。他们住在‘净土’,而我们住在‘秽土’。他们从‘净土’搭‘回转船’而来。那一天叫做‘鱼之日’。鱼人的‘船’着陆时,在干旱的地上会卷起旋风。‘船’在干硬的地面徐徐滑行。最初是红色的,最后转为白色。”
所谓“回转船”可能是指飞碟之类的太空船。而多贡族所谓的鱼人出现,“十月星”便出现,鱼人离开,它也跟着消失”,很可能指的是载运登陆船(飞碟)的母船!
从多贡族的传说中可知,“诺母神”是从天狼星系来到地球的智慧生物,它们来到地球就是为了将一些天文学知识传授给人类。它们是乘坐飞行器来到地球的,飞行器盘旋下降,发出巨大的响声并掀起大风,降落后在地面上划出了深深的印痕。至今,多贡人还保存着一张画,内容就是诺母乘坐着拖着火焰的巨大飞船,从天而降的场景。在多贡人的舞蹈中,也还保留着有关诺母的传说。
此外,多贡人说诺母还传授给他们许多天文学知识,如:多贡人有四种历法,分别以太阳、月亮、天狼星和金星为依据;他们认为,宇宙的核心就是天狼伴星,它是神所创造的第一颗星;他们早就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土星上有光环,木星有四个主要卫星。
如果多贡人的传说是真的,那么诺母很可能就是一种高智商的外星生物,它们拥有高于人类的智慧,对浩渺宇宙的了解显然也要多于人类。从它们的口中,多贡人很早就知道了天狼伴星的轨道周期为50年(实际正确数字为50.04±0.9年),其本身绕自转轴自转(这也是事实),他们甚至还在沙土上准确地画出了天狼伴星绕天狼星运行的椭圆形轨迹,与天文学的准确绘图极为相似。多贡人说,天狼星系中还有第三颗星,叫做“恩美雅”,古老的多贡族传说使人们似乎已经默认了这颗星球的存在。
除了鱼人和高超的天文知识外,多贡族还提出了末日预言。他们的祖先传下这样的祖训:地球人必须与鱼人们和平相处,否则地球将会由科技比地球人先进许多的人主导。大概这就是多贡人和天狼星人接触后,对鱼人的绘画,上面辐射状的线条似乎是天线。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
继续往左航行一天后又发现村落,发现马查族土著,性格勇猛。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
在马查族村落左边发现通布图港,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我们于8月19日9点到达西非通布图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15度,西经3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19日9点,到达通布图港。”。
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通布图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这里是中立港。
通布图,通布图(tombouctou)又译为“廷巴克图”、“丁布各都”,位于沙漠中心一个叫做“尼日尔河之岸”(“boucleniger”)的地方,距尼日尔河7公里,坐落在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为1087年(另一资料:1100年)图阿雷格人所建。亦称“廷巴克图”。马里历史名城。在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中游北岸。居民通布图要为桑海族、此外还有图阿雷格族和阿拉伯人。人口2万。通布图的的地理位置位于北非阿拉伯人、柏柏尔人文明和黑非洲黑人文明的交汇点,因此商业往来频繁,民族成分复杂,历史上是一个交通要道、文化中心,许多***学者和圣徒在此定居,许多著名的书籍是从这里写出和流传的。廷巴克图的名字,始终跟尼日尔河联系在一起。这条非洲第三大河,如同一张拉满的弓,充满力度和紧张感,割破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最后在赤道附近流入大西洋。而廷巴克图,就像弓背上露出的那枚箭头,坚定地指向广阔的北方撒哈拉腹地。如此,就可以理解这座传奇城市的地理意义了。在非洲,尼日尔河恐怕要排到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后边,然则为什么对那后两条大河的探险却晚于尼日尔河几十年呢?恐怕我们不得不说,这完全是廷巴克图的吸引力造成的。如果没有廷巴克图的神奇传说,也许整个西非地区的历史都要改写。1087年图阿雷格人所建。中世纪是***教学术和文化中心。由于其位于水陆交通要道,黄金、象牙、奴和食盐在此集散,逐渐成为一个富庶的城市。时该城被加纳帝国统治,同时被所有周围邻居所觊觎。1324年,马里帝国占领了通布图。1468年桑海帝国又征服了通布图,并沿着尼日尔河扩大自己的领土,通布图很快就成为桑海帝国的中心城市。十四世纪中叶后为马里和桑海王国著名城市及商业中心。公元13世纪,随着以尼日尔河为经济中心的马里帝国的崛起,廷巴克图日渐重要。由于它与杰姆之间发展的食盐、谷粮和黄金贸易,其商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军事作用。它不仅接纳了许多从撒哈拉沙漠边界城镇逃出来的外国商人,而且吸引了众多***学者。所有这些人为廷巴克图的发展及其包括贡达姆等邻近地区的确立作出了贡献。历史名城廷巴克图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修建了防卫城墙和清真寺。此时的廷巴克图在曼丁哥帝国的统治下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结构的基本布局就在那个时候确定下来。在阿斯吉亚王朝(1493年至1591年)时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城市建设密集发展。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手,使这座城市声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学术研究地之一。这里的建筑是***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穆萨清真寺了。这个出名的***建筑群在1325年创建,经过了几次扩建才形成的规模。这座清真寺由2座宣礼塔和3座内院共同组成,2座宣礼塔中较高的那座是市内最高的建筑。市区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创建于14世纪的斯科尔清真寺。在寺中耸立着一座装饰精巧的宣礼塔。16世纪,***教学者都在寺中那方形的祈祷大厅里深造、论道。公元16世纪末期,摩洛哥人侵占,城市遭到破坏,开始衰落。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也是***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它享有“苏丹的珍珠”、“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古城。此外,它还以具有***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而闻名于世。通布图的清真寺以及圣地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教在非洲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6世纪由班迪亚拉基拉修复的廷巴克图三大清真寺是阿士基亚王朝末期廷巴克图作为首府达到黄金时代的见证。廷巴克图清真寺向世人解说了传统的建筑艺术。在马里这个国家境内找到一个不起眼的居民点:通布图,又名廷巴克图。今天它只有几千居民,离西非大河尼日尔河北岸不远,出了城就是撒哈拉沙漠。但在历史上,廷巴克图却大大有名,它曾经是当地历史古国马里王国和桑海王国的主要城市,又是穿越撒哈拉的贸易重镇。至少在两百年前,西方人对这片土地几乎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它的大名就已如雷贯耳。于是,寻找廷巴克图,遂成为当时所有西方探险家深入西非的终极目标。正是对那里遍地黄金的幻想,鼓起了探险家们前赴后继虽九死而不悔的勇气。作为航海民族,西方人对陌生大陆的探险,一般总习惯于沿着大河展开。弄清大河的流向,寻找它的源头,然后就可以建立贸易据点,最终控制整个地区。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廷巴克图是最早皈依***教的城市,***教在这里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内的斯科尔高等学府,有研究《古兰经》以及法学、文学、历史和天文、地理等的学科。今天市内保存下来的最著名的***古建筑是廷巴克图大清真寺,也称穆萨清真寺或康康清真寺,建于马里苏丹艾尔哈吉康康穆萨执政时期,由著名的***建筑师阿布杜德吉于1325年到1330年设计督建,后来又几经重修扩建,成为一组庄严肃穆、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清真寺由三座内院和两座宣礼塔组成,其中一座宣礼塔为全市最高建筑。清真寺墙面呈深黄色,上面饰有各种图案和浮雕,并刻有许多经文。寺内东西向有8排立柱,南北向有25排立柱,立柱林立,殿堂宏伟,尖塔高耸,呈现出精湛的***建筑艺术。市内的另一座名叫斯科尔的清真寺,建于公元14世纪末,也是一座著名的***建筑。据说这座清真寺是一位虔诚的***信徒而又乐善好施的贵妇人出资建造的。清真寺的宣礼塔建筑精美,祈祷大厅装饰豪华,厅外小径环绕,院内北侧的房舍是当年作为斯科尔高等学府的教学场所。
因廷巴克图地处水陆要冲,是撒哈拉沙漠通道和尼日尔河的联结点,自古以来商业贸易活动十分活跃,迄今市区仍有数目众多的古老市场,充分显示出这座城市在商业方面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廷巴克图之所以闻名于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在西非商业上的特殊地位。虽然廷巴克图现在只有1万余人口(另一资料:今天它只有几千居民),极盛时期却曾达到4.5万人,城市除几条新修的马路外,建筑形式和布局基本上保持着15世纪的原貌。居民住宅为木石结构,多为两层,门上装有门环和门钉,并装饰有五颜六色的铜质图案。市区有肉类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业,虽然早在16世纪廷巴克图就已具城市规模,但现今的规划布局应追溯到19世纪。5公里长的城墙环绕在城市五个城区外。在这个商业性城市里,市场和公共聚集地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宽窄各异的、弯弯曲曲的砂石街巷从作为城市两个中心的两个清真寺向外延展。曼丁哥王朝统治时期的津加里贝尔清真寺的金字塔状平头光塔在市区以外也清晰可见,已成为城市一道景观。津加里贝尔清真寺整体厚重,但其拱廊使这一感觉有所缓解。另外两个清真寺也为城市景观增添了这一基本视觉效果,其中桑克尔清真寺已转变成为大学。城市景观还包括那些低矮建筑。通布图附近农副产品丰富,是阿拉伯树胶、柯拉果、畜产品集散地和食用盐的中转站,椰枣产量大,是游牧民和一部分城市居民的主要食粮。城市居民绝人多数信奉***教,保持着***习惯,每逢星期五主麻日,万人空巷,清真寺内外人山人海,人们虔城地做礼拜。廷巴克图被人们誉为“沙漠之都”。不仅如此,而且廷巴克图在中世纪是***教学术和文化中心。现为商队贸易要站和物资集散中心。这样,人们又称它为“撒哈拉明珠”。通布图位于北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非著名大河尼日尔河中游北岸,按照西非古代游牧民族浪漫的说法,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陆海”,廷巴克图便恰在这“陆海”的中央。10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不知何时,一些过路的游牧人或行商在这里开凿了一口甘泉水井,后来,一个名叫布克图的妇人移居于此,以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食宿和方便为生。由于布克图为人忠厚,经常往来于此的北非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经常和她打交道,每次南下贸易,返回时如财物过重,总会寄存在布克图这里,当他们回到北非家乡,别人问起财物,他们总会说“丁布克图”(在布克图家里),久而久之,便演变成“廷巴克图”的地名。
由于通布图水草便利,交通方便,图阿雷格人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经行这里。这些白皮肤的游牧人渐渐发现,有一种生意比放羊更赚钱,那就是贩盐:把北非的盐板用骆驼驮运到通布图,再沿尼日尔河南下,贩运到豪萨人、富拉尼人居住区,可以卖到和黄金一样的价钱;如果再通过同样以经商著称的富拉尼人,将贩盐的收入换成当地盛产、且价格极其低廉的象牙、黄金,运回北非,再贩到西亚、欧洲,那简直是一本万利了,要知道,在豪萨-富拉尼聚居区,一磅盐板可以换一磅沙金。愈益频繁的交易使得图阿雷格人越来越感到廷巴克图的重要:这里往北可以通行驼队,往南则可借尼日尔河舟楫之力和西非黑人区通商,甚至可以直达几内亚湾沿岸的几个富庶黑人邦国,正是天造地设的水陆商埠。1087年,图阿雷格人以水井为中心,建立了最早的廷巴克图城镇,据说当时人口还不足200。后来被称为“非洲腹地的伦敦”、“梦幻商都”的廷巴克图,其肇始竟是如此寒微。对于城市的源起,马里各民族均无大的异议,但白皮肤的图阿雷格和黑皮肤的班巴拉人却都声称自己是这座城市的缔造者前者的理由是自己的祖先建造了最早的城镇,而后者的理由则同样有说服力:第一个定居者布克图大妈是班巴拉人。然而此时不论班巴拉人还是图阿雷格人,都并非廷巴克图的主人,因为这座城市脚下的土地,属于庞大的加纳王国,一个从大西洋到乍得湖、历史悠久幅员广袤的帝国。加纳王国历史悠久,在回教纪元(622年)开始前,已传了22世国王,这个号称“黄金王国”的国家极盛时拥有胜兵40万,是西非第一大国,但此时已衰落不堪:就在廷巴克图建城前11年,摩洛哥军队刚刚洗劫了加纳国都昆比萨利赫(在今天马里首都巴马科以北300公里),令该国一蹶不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新生的廷巴克图仍不得不俯伏于加纳的权杖下。按照加纳法令,1盎司以上的黄金都属于国王,但商人可以买卖,条件是入境的盐每头驴征税1第纳尔,出境货物加倍,每驮黄铜入境征收5密斯卡尔,杂货每驮征10密斯卡尔,如此一来,图阿雷格人跋山涉水挣来的钱,倒有一大半入了加纳王的私囊,加纳禁卫军的盾牌都用纯金打造。1203年,加纳王国发生剧变,王权被居住在库里克罗山(今巴马科东北尼日尔河畔)的曼丁戈人分支索索人夺取,和此前加纳的***信仰不同,索索人是原始宗教的狂热信徒,以擅长制造铁器著称,凭借先进的兵器以小吞大,攫取加纳后又征服周边各小国,并毫不犹豫地将富庶的廷巴克图据为己有,且沿袭了加纳人的税率,令这座商埠苦不堪言。令廷巴克图人痛苦的不仅仅是高赋税,还有周围的战火。一度被索索人征服的小国曼德王国,在前国王的弟弟松迪亚塔努力下渐渐复兴,1220年,在锡比平原召开部落大会,松迪亚塔被推为盟主,1235年,曼德军和索索军在基里纳决战,人数居于劣势的曼德军大胜,并乘胜追击,于1240年消灭了加纳的索索王朝。松迪亚塔在库鲁坎富加(kurukan fuga)召开西非史上首次立宪会议,正式成立马里帝国,规定松迪亚塔家族的世袭帝位,并按部落进行社会分工和权力划分,“子必须承父业”,同时剥夺索索人所有土地和财产,由于松迪亚塔自称穆罕默德仆人比拉利.布纳马后裔,其族人和同盟者都是虔诚***,因此马里-加纳之战被染上了“圣战”的色彩。这场战火并未波及遥远的廷巴克图,加纳王国瓦解后,这里暂时成为一个自治的城邦,但廷巴克图人并不因自由感到高兴,因为社会分工严密的马里帝国堵塞了南向黑人区的商路,令这座商埠的未来笼罩在极大的阴影下,相信此时此刻的廷巴克图人,对马里这个仿佛一夜间崛起的帝国未必有很多好感。他们或许没想到,马里帝国的皇帝对廷巴克图却早已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们或许更没想到,当廷巴克图最终成为马里皇冠上一颗宝石之后,却从此拉开了辉煌的序幕。对于马里皇帝而言,廷巴克图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宝地,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商埠地位,更因为它是西非腹地通往麦加的必经之路,这对以***教立国、自称穆罕默德仆人后裔的马里皇家而言,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13世纪末,马里皇帝撒库拉远赴麦加朝圣,回国途中却在撒哈拉沙漠里被劫匪杀害,这更让他的后嗣们坚定了控制廷巴克图、打通赴麦加道路的决心。
1307年,松迪亚塔的外甥曼萨穆萨(mansa musa)一世取得皇位,他锐意进取,并改变了前任单纯武力压迫的办法,以宗教的名义劝说廷巴克图归附。由于图阿雷格人本就笃信***教,廷巴克图也是撒哈拉以南西非最早的***城市之一,曼萨穆萨一世的说辞显然很有说服力,1324年,廷巴克图贵族以商贸特许权为代价归附了马里帝国。廷巴克图的获得,意味着马里打通了北至中近东、南至几内亚湾的黄金商路,垄断了金-盐贸易,财富急遽膨胀,曼萨.穆萨一世意识到,此时必须兑现麦加朝圣的诺言,一方面安抚新入盟的廷巴克图人,另一方面也借机提升国家威望。
雇了75人,分配航运70人,厨师1人从事船上伙食。剩余4名水手包括船医在内在甲板从事望和操纵四角帆、抛锚和收锚工作。
又花了3万2千买了龙船首像装在船头,以保佑旅途平安。
第三天早饭后,补给完毕,我们离开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2日8点,离开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港。”。
再次经过葡萄牙同盟港口巴赛斯特港时,已经是1522年7月16日,同时发现了附近下面的港口比索港。我们于7月17日8点到达西非比索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12度,西经17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7日8点,到达西非比索港。”。
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比索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这里是中立港。
“资金不足时可以向银行贷款,如果在月内还清就不用付贷款利息。”
在商品交易所进行商业投资10000银币,将比索港收为葡萄牙同盟港口,交易名声上升185,达到800。这里出售鱼肉、麻。我们啥也没买。
中饭后,补给完毕,我们离开了比索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7日15点,离开了比索港。”。
我们开着“探索者”号继续往南航行。在大西洋上航行两天后,发现了阿比让港,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我们于7月18日9点到达西非科特迪瓦阿比让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5度,西经5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8日9点,到达科特迪瓦阿比让港。”。
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阿比让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这里是中立港。阿比让是科特迪瓦的最大都市和经济首都,也是科特迪瓦实际上的行政中心(科特迪瓦名义上的首都是亚穆苏克罗)。
阿比让市区坐落于艾布里耶(brié)湖上的几个岛屿及半岛,相互之间以桥梁连结。科特迪瓦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500万(2005年)。西非金融、贸易中心。风景优美,是非洲著名游览城市,为全国最大地旅游中心。科特迪瓦前首都,现在是科特迪瓦共和国的经济首都,它是西非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拉各斯,也是西非洲著名的良港。位于几内亚湾沿岸(位于国境东南沿海岸埃布里耶湖北岸),由埃布里耶湖中的小巴萨姆岛及湖北岸组成,岛屿与大陆之间有铁路桥相连。科特迪瓦是一个大量出口农业产品的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是可可、咖啡、木材、棉花、香蕉、菠萝、棕榈油等,绝大部分要经过阿比让港远销国外。
“从这往东走有圣约瑟港。”
进入商品交易所,这里出售鱼肉、麻。我们啥也没买。在商品交易所进行商业投资10000银币,将阿比让港收为葡萄牙同盟港口,交易名声上升165,达到965。
第二天早饭后,补给完毕,我们离开了葡萄牙同盟港口阿比让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19日9点,离开了科特迪瓦阿比让港。”。
完成葡萄牙国王给予的任务后,我们立即往北返航,在大西洋上航行12天后,返回葡萄牙里斯本港,。我们于7月31日10点到达葡萄牙里斯本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7月31日10点,到达葡萄牙里斯本港。”。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港,葡萄牙王宫。葡萄牙国王彼得一世:“你很辛苦,就授予你爵士爵位。”。我立刻跪下,国王将剑放在我右肩,:“兹授予约翰.法雷尔先生爵士爵位。”。四周众人响起欢呼声。
我走出王宫,仍然如在梦中,我现在是葡萄牙王国的约翰.法雷尔爵士了?。
三天后补给完毕后,我们离开了里斯本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3日中午,离开葡萄牙里斯本港。”。
在去西非的途中,突然有一支由3艘船组成的舰队尾随而来,我们正感到奇怪,为首旗舰向我们喊话:“要命的黄金和货物,否则你们全完蛋。”,我们这才意识到是遇上了海盗,我们决定宁死不屈,对方是中型船只,而我们是大船,在海面上鏖战了9个小时后,我登上海盗旗舰,用单挑赢了海盗首领哈迪斯,海盗旗舰降白旗,表示投降,海盗哈迪斯舰队被我们消灭。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4日18点,我们消灭了海盗哈迪斯舰队。”。我的格斗段数升至10段,海盗名声升至1550。
我获得爵士爵位后,我们仍然向西非寻找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在大西洋上航行12天后,返回葡萄牙同盟港阿比让港。我们于8月12日8点经过葡萄牙阿比让港。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12日8点,经过葡萄牙同盟港阿比让港。”。
我们开着“探索者”号继续往东航行。在大西洋上航行一天后,发现了圣约瑟港,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我们于8月13日9点到达西非圣约瑟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5度,西经2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13日9点,到达西非圣约瑟港。”。
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圣约瑟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这里是葡萄牙同盟港。
“这里是葡萄牙根据地。”
“这个港有象牙特产。”
进入商品交易所,这里出售鱼肉、麻、和象牙。象牙价格121银币一桶,我们讨价还价用120银币买了10桶象牙。
一天后补给完毕后,我们离开了圣约瑟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14日中午,离开圣约瑟港。”。
往东航行,3天后从东北进入河汊道,一天后发现村落,是多贡族土著,一个以天狼星作为神的民族,对星座有神话传说。多贡族是非洲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居住在廷巴克图以南的山区,属于现在的马里共和国辖下,以耕种和游牧为生,生活艰难贫苦,大多数人还居住在山洞里。他们没有文字,只凭口授传述知识。据多贡人说,围绕天狼星公转的一颗既小又重的星体才是宇宙一切创造的出发点。在所有的天体之中这颗星是最小的,并且是最重的。它内含着万物的种子。它的自转及围绕天狼星的运动支撑者宇宙所有的创造活动。它的轨道决定宇宙的时间和空间。多贡人对宇宙的认识早已凌驾于现在的文明社会。据书中所介绍,多贡人至少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已经了解了这些知识的存在,已开始祭祀天狼星b,并且准确地了解它的体积,密度,轨道形状以及它围绕天狼星运行的周期,而且把这些内容记载到木刻,壁画和纺织品上。多贡人的神话传说体系内容非常庞大而且复杂。在近现代的几个世纪,这个部落虽然受殖民主义者的影响,也接触过基督教和***教等宗教思想,但却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因此受到了许多文化人类学家的关注。由于没有文字所以只能依靠部族长老代代口传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仪式等来传承。多贡族的神话中有着令人无法想像的天文学理论,他们所谓的神圣知识是指天上星球的相关知识。内容主要是:
1、天空中有一颗用人类肉眼观察不到的重要小星球,叫“波托罗”。
2、波托罗每隔50年绕行天空中最亮的母星(注:天狼星a)一周。
3、波托罗绕行的轨道呈椭圆形,母星则位于椭圆一边的焦点上。
4、波托罗是由一种白色的重金属所组成的,地球上并不存在这些成分。
5、波托罗的母星周围还有一颗“第三星”环绕,这个“第三星”比“波托罗”重四倍,轨道面积也较大,叫“恩美雅”,同样也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恩美雅也有一颗住有生物的星球“拿托罗”环绕。
6、“波托罗”上住有一种水陆两栖生物“诺母”,这个外星生物曾造访地球,并传授高度文明给人类。
多贡族的传说中曾提到了一颗叫做“波托罗”的星球,“波”是一种细小的谷物,“托罗”是星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颗细小如谷的星球。“波托罗”是围绕天狼星运动的,它是黑暗的、质密的、肉眼看不见的,所以多贡族人又称它是天狼星的“黑暗的伙伴”。然而,他们又说这颗星球是白色的,所以,“小、重、白”是他们总结的天狼伴星的特征。事实证明,多贡人口头流传了400多年的传说是正确的。
毫无疑问,生活在非洲山洞里的多贡人显然没有高科技的天文观测仪器,那么,他们是怎样早于天文学家们发现了这颗天狼伴星的呢?在多贡族的神话传说与考古遗迹,如木雕品、针织品与墓书中都记载着“波托罗”的运转轨迹是椭圆形而非圆形,而且母星位于其焦点上,符合现代天文学与几何学的原理,这实在无法想像。
多贡族人也知天文历法的运用,他们把祭坛、大石、洞穴、藏身处等装置,比拟成太阳、月亮、金星等,并随季节不同的位置制作历法,来从事祭祀及农作。他们认为月球是地球上一次末日时生命的避难所和殉难地,因此称之为“渴死般的血迹”。而且他们知道土星的光环、木星有四颗卫星等,更知道在宇宙间,恒定不动的恒星以及绕其它星球运转的行星、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等构成一幅巨大的宇宙行星图银河系。
另外,多贡族人还知道天狼星b大约50年就会绕天狼星a(母星)公转一周。为何多贡族对这颗看不到的星,所绕行轨道的时间会这么清楚?而且每绕两圈,也就是100年时,就会举行一次盛大的庆典呢?在多贡族中,每100年所举办的、最神圣的“西布依仪式”便是此庆典。
多贡族人还描述了天狼星b的特性,“波托罗星是颗白色的星球,是万物的起源,也是宇宙中最小、最重的星球,它由比铁要稍微明亮的金属所构成。由于非常重,即使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联合起来也无法握住它,其重量相当于太阳系所有铁的数目(注:太阳的98%)。
天狼星b(多贡族的波托罗星),最大特征是直径与地球差不多,而质量则近似太阳,所以其密度是水的13万倍,铁的1万6千倍,此种超高密度的物质,在地球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当然,它的单位质量也是宇宙中最大的。
尽管天狼星b这颗白矮星是1925年美国天文学家所发现的、500颗白矮星中的第一颗,然而多贡族的传说,却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指出这事实,其中缘由,非常值得推敲。根据多贡族的传说,其族人高度的天文常识乃是住在波托罗星上的鱼人所教导的。“鱼人住在鱼的国度里,也可称他们为‘水的支配者’、‘导师’、‘领导者’等。他们住在‘净土’,而我们住在‘秽土’。他们从‘净土’搭‘回转船’而来。那一天叫做‘鱼之日’。鱼人的‘船’着陆时,在干旱的地上会卷起旋风。‘船’在干硬的地面徐徐滑行。最初是红色的,最后转为白色。”
所谓“回转船”可能是指飞碟之类的太空船。而多贡族所谓的鱼人出现,“十月星”便出现,鱼人离开,它也跟着消失”,很可能指的是载运登陆船(飞碟)的母船!
从多贡族的传说中可知,“诺母神”是从天狼星系来到地球的智慧生物,它们来到地球就是为了将一些天文学知识传授给人类。它们是乘坐飞行器来到地球的,飞行器盘旋下降,发出巨大的响声并掀起大风,降落后在地面上划出了深深的印痕。至今,多贡人还保存着一张画,内容就是诺母乘坐着拖着火焰的巨大飞船,从天而降的场景。在多贡人的舞蹈中,也还保留着有关诺母的传说。
此外,多贡人说诺母还传授给他们许多天文学知识,如:多贡人有四种历法,分别以太阳、月亮、天狼星和金星为依据;他们认为,宇宙的核心就是天狼伴星,它是神所创造的第一颗星;他们早就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土星上有光环,木星有四个主要卫星。
如果多贡人的传说是真的,那么诺母很可能就是一种高智商的外星生物,它们拥有高于人类的智慧,对浩渺宇宙的了解显然也要多于人类。从它们的口中,多贡人很早就知道了天狼伴星的轨道周期为50年(实际正确数字为50.04±0.9年),其本身绕自转轴自转(这也是事实),他们甚至还在沙土上准确地画出了天狼伴星绕天狼星运行的椭圆形轨迹,与天文学的准确绘图极为相似。多贡人说,天狼星系中还有第三颗星,叫做“恩美雅”,古老的多贡族传说使人们似乎已经默认了这颗星球的存在。
除了鱼人和高超的天文知识外,多贡族还提出了末日预言。他们的祖先传下这样的祖训:地球人必须与鱼人们和平相处,否则地球将会由科技比地球人先进许多的人主导。大概这就是多贡人和天狼星人接触后,对鱼人的绘画,上面辐射状的线条似乎是天线。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
继续往左航行一天后又发现村落,发现马查族土著,性格勇猛。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
在马查族村落左边发现通布图港,我的冒险家名声增加了50。我们于8月19日9点到达西非通布图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15度,西经3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8月19日9点,到达通布图港。”。
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通布图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这里是中立港。
通布图,通布图(tombouctou)又译为“廷巴克图”、“丁布各都”,位于沙漠中心一个叫做“尼日尔河之岸”(“boucleniger”)的地方,距尼日尔河7公里,坐落在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为1087年(另一资料:1100年)图阿雷格人所建。亦称“廷巴克图”。马里历史名城。在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中游北岸。居民通布图要为桑海族、此外还有图阿雷格族和阿拉伯人。人口2万。通布图的的地理位置位于北非阿拉伯人、柏柏尔人文明和黑非洲黑人文明的交汇点,因此商业往来频繁,民族成分复杂,历史上是一个交通要道、文化中心,许多***学者和圣徒在此定居,许多著名的书籍是从这里写出和流传的。廷巴克图的名字,始终跟尼日尔河联系在一起。这条非洲第三大河,如同一张拉满的弓,充满力度和紧张感,割破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最后在赤道附近流入大西洋。而廷巴克图,就像弓背上露出的那枚箭头,坚定地指向广阔的北方撒哈拉腹地。如此,就可以理解这座传奇城市的地理意义了。在非洲,尼日尔河恐怕要排到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后边,然则为什么对那后两条大河的探险却晚于尼日尔河几十年呢?恐怕我们不得不说,这完全是廷巴克图的吸引力造成的。如果没有廷巴克图的神奇传说,也许整个西非地区的历史都要改写。1087年图阿雷格人所建。中世纪是***教学术和文化中心。由于其位于水陆交通要道,黄金、象牙、奴和食盐在此集散,逐渐成为一个富庶的城市。时该城被加纳帝国统治,同时被所有周围邻居所觊觎。1324年,马里帝国占领了通布图。1468年桑海帝国又征服了通布图,并沿着尼日尔河扩大自己的领土,通布图很快就成为桑海帝国的中心城市。十四世纪中叶后为马里和桑海王国著名城市及商业中心。公元13世纪,随着以尼日尔河为经济中心的马里帝国的崛起,廷巴克图日渐重要。由于它与杰姆之间发展的食盐、谷粮和黄金贸易,其商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军事作用。它不仅接纳了许多从撒哈拉沙漠边界城镇逃出来的外国商人,而且吸引了众多***学者。所有这些人为廷巴克图的发展及其包括贡达姆等邻近地区的确立作出了贡献。历史名城廷巴克图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修建了防卫城墙和清真寺。此时的廷巴克图在曼丁哥帝国的统治下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结构的基本布局就在那个时候确定下来。在阿斯吉亚王朝(1493年至1591年)时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城市建设密集发展。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手,使这座城市声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学术研究地之一。这里的建筑是***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穆萨清真寺了。这个出名的***建筑群在1325年创建,经过了几次扩建才形成的规模。这座清真寺由2座宣礼塔和3座内院共同组成,2座宣礼塔中较高的那座是市内最高的建筑。市区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创建于14世纪的斯科尔清真寺。在寺中耸立着一座装饰精巧的宣礼塔。16世纪,***教学者都在寺中那方形的祈祷大厅里深造、论道。公元16世纪末期,摩洛哥人侵占,城市遭到破坏,开始衰落。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也是***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它享有“苏丹的珍珠”、“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古城。此外,它还以具有***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而闻名于世。通布图的清真寺以及圣地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教在非洲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6世纪由班迪亚拉基拉修复的廷巴克图三大清真寺是阿士基亚王朝末期廷巴克图作为首府达到黄金时代的见证。廷巴克图清真寺向世人解说了传统的建筑艺术。在马里这个国家境内找到一个不起眼的居民点:通布图,又名廷巴克图。今天它只有几千居民,离西非大河尼日尔河北岸不远,出了城就是撒哈拉沙漠。但在历史上,廷巴克图却大大有名,它曾经是当地历史古国马里王国和桑海王国的主要城市,又是穿越撒哈拉的贸易重镇。至少在两百年前,西方人对这片土地几乎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它的大名就已如雷贯耳。于是,寻找廷巴克图,遂成为当时所有西方探险家深入西非的终极目标。正是对那里遍地黄金的幻想,鼓起了探险家们前赴后继虽九死而不悔的勇气。作为航海民族,西方人对陌生大陆的探险,一般总习惯于沿着大河展开。弄清大河的流向,寻找它的源头,然后就可以建立贸易据点,最终控制整个地区。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廷巴克图是最早皈依***教的城市,***教在这里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内的斯科尔高等学府,有研究《古兰经》以及法学、文学、历史和天文、地理等的学科。今天市内保存下来的最著名的***古建筑是廷巴克图大清真寺,也称穆萨清真寺或康康清真寺,建于马里苏丹艾尔哈吉康康穆萨执政时期,由著名的***建筑师阿布杜德吉于1325年到1330年设计督建,后来又几经重修扩建,成为一组庄严肃穆、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清真寺由三座内院和两座宣礼塔组成,其中一座宣礼塔为全市最高建筑。清真寺墙面呈深黄色,上面饰有各种图案和浮雕,并刻有许多经文。寺内东西向有8排立柱,南北向有25排立柱,立柱林立,殿堂宏伟,尖塔高耸,呈现出精湛的***建筑艺术。市内的另一座名叫斯科尔的清真寺,建于公元14世纪末,也是一座著名的***建筑。据说这座清真寺是一位虔诚的***信徒而又乐善好施的贵妇人出资建造的。清真寺的宣礼塔建筑精美,祈祷大厅装饰豪华,厅外小径环绕,院内北侧的房舍是当年作为斯科尔高等学府的教学场所。
因廷巴克图地处水陆要冲,是撒哈拉沙漠通道和尼日尔河的联结点,自古以来商业贸易活动十分活跃,迄今市区仍有数目众多的古老市场,充分显示出这座城市在商业方面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廷巴克图之所以闻名于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在西非商业上的特殊地位。虽然廷巴克图现在只有1万余人口(另一资料:今天它只有几千居民),极盛时期却曾达到4.5万人,城市除几条新修的马路外,建筑形式和布局基本上保持着15世纪的原貌。居民住宅为木石结构,多为两层,门上装有门环和门钉,并装饰有五颜六色的铜质图案。市区有肉类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业,虽然早在16世纪廷巴克图就已具城市规模,但现今的规划布局应追溯到19世纪。5公里长的城墙环绕在城市五个城区外。在这个商业性城市里,市场和公共聚集地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宽窄各异的、弯弯曲曲的砂石街巷从作为城市两个中心的两个清真寺向外延展。曼丁哥王朝统治时期的津加里贝尔清真寺的金字塔状平头光塔在市区以外也清晰可见,已成为城市一道景观。津加里贝尔清真寺整体厚重,但其拱廊使这一感觉有所缓解。另外两个清真寺也为城市景观增添了这一基本视觉效果,其中桑克尔清真寺已转变成为大学。城市景观还包括那些低矮建筑。通布图附近农副产品丰富,是阿拉伯树胶、柯拉果、畜产品集散地和食用盐的中转站,椰枣产量大,是游牧民和一部分城市居民的主要食粮。城市居民绝人多数信奉***教,保持着***习惯,每逢星期五主麻日,万人空巷,清真寺内外人山人海,人们虔城地做礼拜。廷巴克图被人们誉为“沙漠之都”。不仅如此,而且廷巴克图在中世纪是***教学术和文化中心。现为商队贸易要站和物资集散中心。这样,人们又称它为“撒哈拉明珠”。通布图位于北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非著名大河尼日尔河中游北岸,按照西非古代游牧民族浪漫的说法,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陆海”,廷巴克图便恰在这“陆海”的中央。10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不知何时,一些过路的游牧人或行商在这里开凿了一口甘泉水井,后来,一个名叫布克图的妇人移居于此,以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食宿和方便为生。由于布克图为人忠厚,经常往来于此的北非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经常和她打交道,每次南下贸易,返回时如财物过重,总会寄存在布克图这里,当他们回到北非家乡,别人问起财物,他们总会说“丁布克图”(在布克图家里),久而久之,便演变成“廷巴克图”的地名。
由于通布图水草便利,交通方便,图阿雷格人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经行这里。这些白皮肤的游牧人渐渐发现,有一种生意比放羊更赚钱,那就是贩盐:把北非的盐板用骆驼驮运到通布图,再沿尼日尔河南下,贩运到豪萨人、富拉尼人居住区,可以卖到和黄金一样的价钱;如果再通过同样以经商著称的富拉尼人,将贩盐的收入换成当地盛产、且价格极其低廉的象牙、黄金,运回北非,再贩到西亚、欧洲,那简直是一本万利了,要知道,在豪萨-富拉尼聚居区,一磅盐板可以换一磅沙金。愈益频繁的交易使得图阿雷格人越来越感到廷巴克图的重要:这里往北可以通行驼队,往南则可借尼日尔河舟楫之力和西非黑人区通商,甚至可以直达几内亚湾沿岸的几个富庶黑人邦国,正是天造地设的水陆商埠。1087年,图阿雷格人以水井为中心,建立了最早的廷巴克图城镇,据说当时人口还不足200。后来被称为“非洲腹地的伦敦”、“梦幻商都”的廷巴克图,其肇始竟是如此寒微。对于城市的源起,马里各民族均无大的异议,但白皮肤的图阿雷格和黑皮肤的班巴拉人却都声称自己是这座城市的缔造者前者的理由是自己的祖先建造了最早的城镇,而后者的理由则同样有说服力:第一个定居者布克图大妈是班巴拉人。然而此时不论班巴拉人还是图阿雷格人,都并非廷巴克图的主人,因为这座城市脚下的土地,属于庞大的加纳王国,一个从大西洋到乍得湖、历史悠久幅员广袤的帝国。加纳王国历史悠久,在回教纪元(622年)开始前,已传了22世国王,这个号称“黄金王国”的国家极盛时拥有胜兵40万,是西非第一大国,但此时已衰落不堪:就在廷巴克图建城前11年,摩洛哥军队刚刚洗劫了加纳国都昆比萨利赫(在今天马里首都巴马科以北300公里),令该国一蹶不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新生的廷巴克图仍不得不俯伏于加纳的权杖下。按照加纳法令,1盎司以上的黄金都属于国王,但商人可以买卖,条件是入境的盐每头驴征税1第纳尔,出境货物加倍,每驮黄铜入境征收5密斯卡尔,杂货每驮征10密斯卡尔,如此一来,图阿雷格人跋山涉水挣来的钱,倒有一大半入了加纳王的私囊,加纳禁卫军的盾牌都用纯金打造。1203年,加纳王国发生剧变,王权被居住在库里克罗山(今巴马科东北尼日尔河畔)的曼丁戈人分支索索人夺取,和此前加纳的***信仰不同,索索人是原始宗教的狂热信徒,以擅长制造铁器著称,凭借先进的兵器以小吞大,攫取加纳后又征服周边各小国,并毫不犹豫地将富庶的廷巴克图据为己有,且沿袭了加纳人的税率,令这座商埠苦不堪言。令廷巴克图人痛苦的不仅仅是高赋税,还有周围的战火。一度被索索人征服的小国曼德王国,在前国王的弟弟松迪亚塔努力下渐渐复兴,1220年,在锡比平原召开部落大会,松迪亚塔被推为盟主,1235年,曼德军和索索军在基里纳决战,人数居于劣势的曼德军大胜,并乘胜追击,于1240年消灭了加纳的索索王朝。松迪亚塔在库鲁坎富加(kurukan fuga)召开西非史上首次立宪会议,正式成立马里帝国,规定松迪亚塔家族的世袭帝位,并按部落进行社会分工和权力划分,“子必须承父业”,同时剥夺索索人所有土地和财产,由于松迪亚塔自称穆罕默德仆人比拉利.布纳马后裔,其族人和同盟者都是虔诚***,因此马里-加纳之战被染上了“圣战”的色彩。这场战火并未波及遥远的廷巴克图,加纳王国瓦解后,这里暂时成为一个自治的城邦,但廷巴克图人并不因自由感到高兴,因为社会分工严密的马里帝国堵塞了南向黑人区的商路,令这座商埠的未来笼罩在极大的阴影下,相信此时此刻的廷巴克图人,对马里这个仿佛一夜间崛起的帝国未必有很多好感。他们或许没想到,马里帝国的皇帝对廷巴克图却早已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们或许更没想到,当廷巴克图最终成为马里皇冠上一颗宝石之后,却从此拉开了辉煌的序幕。对于马里皇帝而言,廷巴克图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宝地,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商埠地位,更因为它是西非腹地通往麦加的必经之路,这对以***教立国、自称穆罕默德仆人后裔的马里皇家而言,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13世纪末,马里皇帝撒库拉远赴麦加朝圣,回国途中却在撒哈拉沙漠里被劫匪杀害,这更让他的后嗣们坚定了控制廷巴克图、打通赴麦加道路的决心。
1307年,松迪亚塔的外甥曼萨穆萨(mansa musa)一世取得皇位,他锐意进取,并改变了前任单纯武力压迫的办法,以宗教的名义劝说廷巴克图归附。由于图阿雷格人本就笃信***教,廷巴克图也是撒哈拉以南西非最早的***城市之一,曼萨穆萨一世的说辞显然很有说服力,1324年,廷巴克图贵族以商贸特许权为代价归附了马里帝国。廷巴克图的获得,意味着马里打通了北至中近东、南至几内亚湾的黄金商路,垄断了金-盐贸易,财富急遽膨胀,曼萨.穆萨一世意识到,此时必须兑现麦加朝圣的诺言,一方面安抚新入盟的廷巴克图人,另一方面也借机提升国家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