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jjxxs.com,天启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宫中以后,皇帝大发雷霆,将乾清宫内的坛坛罐罐砸了个稀巴烂。整个乾清宫内侍奉的宫女太监纷纷匍匐在地,唯唯诺诺,生怕一个不慎,惹来皇帝的不快,以至于皇帝将满腔的怒火都撒在自己身上。

    “荒唐!放肆!”

    皇帝怒发冲冠,怒斥道:“反了!他们一半人眼里没有朕这个皇上,而另一半人心里更是压根就瞧不起朕这个少年天子。否则怎么敢在朝会上放朕鸽子?”

    “还有那帮东林党人!自以为接连拥戴皇考(皇帝故去的父亲称皇考)跟朕即位,有功于社稷,有恩于皇室,便恃宠而骄,蹬鼻子上脸!难道皇考跟朕对他们还不够宠命优渥?内阁大臣,六部高官,不都是他们的人吗?从中央到地方,那哪儿都是他们的党羽,可即便如此,他们还嫌不够,还要党争!楚党就只剩下熊廷弼那一根独苗了,还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出来?更何况,这个熊廷弼,朕正用着呐!他们怎么就不知好歹?不分个轻重缓急呢?”

    发了一通脾气后,皇帝也累了,便坐下来独自扶额叹息,面对目前的朝局束手无策。这时,魏忠贤忽然进言道:“大臣们之所以不体恤陛下的难处,实在是因为他们有恃无恐啊。”

    皇帝眯起眼睛,冷冷的问道:“怎么个有恃无恐啊?”

    魏忠贤其心可诛的缓缓答道:“自秦以降,中原逐鹿者,真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无论何家何姓称王称霸,所颠覆的无外乎上一姓天子氏族罢了,又几曾料见新王新帝对官宦们赶尽杀绝的?”

    闻言,皇帝眼中闪过一抹厉芒。魏忠贤说的对,老朱家驱除鞑虏,颠覆元朝的时候,对铁木真的子孙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可是对于元朝或望风而降或接受招安的遗老遗少们却又都恩宠有加,多有怀柔笼络。就更别提蒙元朝廷里的那帮官员了,只要肯投降的,无一不多加笼络。像刘基刘伯温这样的宰辅之才不就是从元朝那边投靠过来的吗?

    总而言之,魏忠贤话里话外所要表达的无外乎就是——无论谁当皇帝,都不能少了官僚们替皇帝管理天下,所以说,铁打的是官僚士绅,而流水的才是皇帝老子呐。

    想明白这一点后,皇帝愤怒的眼皮狂跳。这正是从这一刻起,皇帝心中起了动东林党的杀心。

    “去!”

    皇帝吩咐道:“去找骆思恭,从他那儿调些丑闻,逮捕一批贪赃枉法之徒。就从今日早朝窝在家里没动弹的那些官员中挑!查办一百个,朕算你及格,查办三百个,朕就重重的赏你。可你也别太出格了,要是现在就将东林党连根拔起,朕依仗谁去管理天下呢?”

    魏忠贤叩头领旨,欢快的去了。

    盯着魏忠贤远去的身影,皇帝明白,从自己的这道诏令下达开始,史书上那个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的大权阉,算是被自己给释放出来了!

    命令魏忠贤去祸害东林党以后,皇帝又唤来王安,命令他召集经筵讲官。

    这个王安虽然多次忤逆皇帝,但皇帝还是没有将他驱逐出宫或者直接逮捕更或者是干脆杖杀了了事。倒不是说皇帝不愿意杀他,实在是这个王安根基不浅,骤然杀之,牵连太大,所以皇帝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他。

    一来这个王安在“移宫案”中将当时还是皇太孙的皇帝给解救了出来,这便有了曾从龙之功加救命之恩。皇帝若是杀了他,免不了被扣上一顶冤杀功臣,薄情寡恩的大帽子。区区一个王安,还不值得皇帝不惜自损声威执意剪除之。

    二来嘛就是王安跟东林党关系太深了。他的存在,就相当于是东林党在宫内有了一个联络人跟眼线。试想啊,假如不是皇帝十分信重某一政治势力或者集团,皇帝会容忍这个政治集团将耳目留在宫中吗?所以说,留着王安,也算是皇帝陛下在刻意讨好或者说安抚东林党人。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皇帝根基未稳,少了东林党人,就玩不转这个帝国啦,所以没有办法,只有跟东林党人妥协、合作。

    不过,现在的皇帝似乎每时每刻都盼望着掀桌子的那一天早点儿到来。

    经筵制度由来已久,经筵其实就是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汉唐时期就已有了雏形,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经筵之制虽于宋代已形成,但形式并未固定,非但历代有异,即一代之中不同君主实行情形亦不尽相同。就拿大明来说事吧,明初无定日,亦无定所。明初诸帝勤政好学,讲学虽未制度化,但于圣学犹无大碍。可是等到明英宗以冲龄即位,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柄政,感于身负幼主教育之重责大任,上疏请开经筵。始制定经筵仪注,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进讲。

    而经筵的场地,也就是皇帝的小课堂就设置在文华殿。

    就目前来说,天启帝一共钦定了三位讲师,按照顺序就是:徐光启、王象乾跟孙承宗。他们三人都是进士出身,且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大学士,博古通今的大儒。但是学问并非是皇帝对他们青睐有加的原因,更不是因为学问的缘故,而恩宠他们入宫经筵的。

    徐、王、孙三人,较之于其余文臣大儒,有一个最为耀眼夺目的特点,就是知兵!

    皇帝是见过

    徐光启的,而王象乾跟孙承宗两个却是头一回见。王象乾倒还罢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干瘦老头罢了,据说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在明代这么一个医疗水平低下的年代中,活到这个年纪,还生龙活虎的,着实罕见。

    不过最让皇帝眼前一亮的还是孙承宗同志,这位孙同志相貌奇伟,胡须张开像戟一样,声音浑厚。五十七岁的老汉了,却活成了黑旋风李逵的模样,着实令皇帝心服口服。

    “赐座。”

    皇帝笑容满面地朝三个老头道。

    三人口称领旨谢恩。然后徐光启跟孙承宗便执学生礼伺候王象乾落座以后,他们二人才肯落座。

    皇帝眯起眼睛,心中对这件事情并不以为意。倒不是说徐光启跟孙承宗尊老爱幼,让年纪最大的王象乾先坐下。之所以两个人在王象乾面前拘谨的跟个学生似的,是因为徐、孙二人都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而咱们的王大人可就牛逼了,乃是嘉靖年间就高中进士的人物啊。

    嘉靖。

    隆庆。

    之后才是万历!

    万历之政四十八年,而徐、孙二人是在万历三十二年中的进士,也就是说两人是在万历中后期才堪堪迈进了进士这道门槛。而当两人刚刚获得大明高级官员的入场券(进士身份)的时候,咱们的王象乾老大人都已经兼管大明的国防部跟中央组织部啦。

    在大明官场论资排辈风气严重的当下,即便是徐、孙二人官居一品,而王象乾仅仅是个翰林院的庶吉士,徐、孙二人见了王象乾也要行礼。原因无他,就凭王老大人比徐、孙二人要早几十年便考中了进士这一点。

    而徐光启跟孙承宗相比,虽然是同一年高中的进士,但在官场与士林中的地位又不尽相同。徐光启见了孙承宗是要口称年兄的,姿态那是要放的相当低。为什么呢?因为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的第二名,直接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而徐光启非但屡试不第,还仅仅考了个进士,排名更是不知道排到孙承宗后边多少位去了,中了进士之后,也只不过被授予了最普通的翰林院庶吉士而已,也就是说,跟孙承宗相比,徐光启算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可是......

    皇帝对这三名经筵讲官是怎么任命的呢?

    任命的首位讲官是徐光启!

    其次是王象乾,再次才是孙承宗。

    假如按照皇帝的命令,徐光启才是三人的头头,可是现如今看来,三人之中反倒是徐光启的地位最低!

    也就是说,三人心照不宣的按照了士林官场的规矩给自己三人派了位次,而不是按照皇帝的圣旨任命!

    这说明了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