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霜冷长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秋雨按:上海青年报有一个"青苹果热线"栏目,一度邀请我做主持人,回答青年读者们的各种来信。报社转来的信件,多数是中学生写的,这让我想起,我从初中开始读报,读的也就是这份青年报,而且,我也是在这份报纸上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文章的,因此备感亲切。我乐于做这个栏目的主持人,也与此有关。我给青年读者们的回信,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在该报集中发表,此后收到的来信就更多了。以前大家是写给报社,由报社转给我,后来则成沓成沓地寄到我的单位来了。我当然不可能一一作答,有时随手翻阅,也会顺便回几封。有几封是已经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写来的,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大,我就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写回信。
以下摘录的来信和回信,有些在青年报刊载过,有些则是首次发表。删去了每封信首尾的礼貌性、说明性词句,来信者的署名,遵照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写这些回信,大多在半夜,因此有了这个总题。
一
来信
余教授:
学生爱上自己的老师只是从书中看到的特别多,而我也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竞会落入这个俗套。
他是体育老师,年轻帅气,操一口正宗的北京话。他的课上得很棒,还常和我们一块儿玩耍,幽默可亲。我不得不承认自己陷得很深,几乎天天都会想起他,有时一个人坐着发呆——整整一下午。向别
人谈起,得到的只是对那一份不成熟感情的嘲笑。于是只能自己救自己:给他写些永远也寄不出的信;在日记上记下心灵的点点滴滴;心里实在乱七八糟了,就干脆坐在黑暗中,放些很纯粹的音乐,让那超负荷的心灵尽情发泄。常常因此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我真的好无助,欲哭也无泪。
真不该那么早就尝试爱的感觉,特别是陷入这种暗恋兼单相思的痛苦。幻想和压抑都不能让我轻松好受些,难道必须任时间来冲淡一切吗?
依叶
回信
依叶:
很抱歉,我先要给你泼一瓢凉水:你现在所陷入的状态,既不美好,也不深刻,很多少男少女都经历过,属于青春期的一种浮浅躁动,一般很快会过去,算不了什么事。
不要再写那些信和日记了,更不要在黑暗中边听音乐边胡思乱想了,因为你目前所经历的不是爱,只是一个傻孩子对异性的过分关注,事情做得越多就越傻,形式感越强则更傻。爱情,以两颗成熟心灵的交流为起点。体育老师什么也不知道,根本没有与你产生过这方面的交流;如果他知道了,请想一想,他怎么会爱上一个不好好学习、又没有长大的女孩子呢?在你这一方面,你其实连自己也不了解,怎么可能了解一个大人?
打一个比方,你想游泳,但游泳池还在远方,你看见脚下有一个小泥潭,以为是游泳池,一脚踏进去了。
我看还是赶快跳出这个小泥潭,狠狠嘲笑一下自己,从明天起,好好上课,包括专心地上好体育课。二十年后,你再遇到体育老师,当众告诉他,当年我还给你写过很多没寄出的信,大伙必定笑作一团,包括你自己。
余秋雨
二
来信
余教授:
我在高中一年级时就爱上了同班的一个女同学,现在已经恋爱了一年多时间。在我们班级,差不多的情况还有四对。
但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对此一直反对,说我们这样做影响学习,还会带来不良风气,因此每次开会都批评,搞得我们烦透了。
恋爱是不良风气吗?我们读过古今中外一些写爱情的作品,懂得了要用斗争来保卫爱情,你支持我们吗?
陈晓铜
回信
晓铜:
爱情非常珍贵,不仅值得用斗争来保卫,而且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值得。
在这茫茫人世间,一定有一个生命特别适合你,她已经来到世间,等着你。为了找到她,你会经历很多事情,周游很多地方,终于如电光一闪,充分成熟的你找到了充分成熟的她,然后互相托付漫长的生命。
但我不相信,她,正恰就降落在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级,降落在高中一年级。那么巧,那么准,又那么早。而且,同样的巧事还发生了四对!
当然,勉强说来,你们的交往也可算作初恋,但初恋毕竟是一个人的重大事件,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第二次初恋,你们大家难道就这么随意地集体打发了?
今后有人问起你们的初恋,如果你们齐声回答是高中一年级时的同班同学,别人听了一定会大叫:不算,不算,把公式化的儿戏来蒙人,真乏味!
我的这封回信也许会引起你的女友生气,好像我故意在拆散你们。其实,未经艰苦寻找的草率结合,对她也是不尊重。她和你一样,都有寻求深刻爱情的权利。
如果经历了人生坎坷,尝过了世间甘苦,突然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个高中时的女同学,一谈之下情投意合,二谈之下心心相印,那就谁也不会反对你们的恋爱了。
余秋雨
三
来信
余教授:
进入高中以来,我无数次地哭泣过,为我的形象、我的学业、我的人缘、我的环境。我是个多余的人,就好像在黑暗中被别人遗弃了。我本以为读了高中会出现转机,可多少次的失败使希望和信心荡然无存。我也知道谁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而我是根本就无法成功!没有秀美的容颜、没有聪颖的天资、没有出众的才华、没有骄人的学业、没有一个真正关心我的朋友、没有和睦温馨的家庭我真的是一无所有,根本没有资本去改变不公的命运。看到别人幸福的微笑,我好羡慕;面对自己前途的渺茫,我又急又无能为力。说句老实话,我想过死,之所以没有那么做,不是怕死而是不甘心!我真想有一天能让所有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也是好样的"。可是,会有那一天吗?
荷东
回信
荷东: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境由心造",优美的意境是如此,懊丧的困境有时也是如此。一个孩子,早晨不小心摔坏了一个玩具,下午爸爸妈妈临时有事不带他到公园去玩了,他就会觉得日月蒙尘、天地无光。等到长大后一想,这算什么事呢!
其实你所遇到的困境也是如此,把自以为突不破的困难一个个收拢起来吓唬自己,把自己吓得垂头丧气。
你吓唬自己的方法,是先设想一个成功者的范本,然后一条条地与自己比,把自己比得一无是处。按照你的这种对比方法,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站得住了。泰山会叹息:"我比世界屋脊矮了那么许多";黄河会自卑:"在辽阔的太平洋面前,我只是一道浊流"
退一万步说,如果你确实处处不如人,遇到了比别人大得多的困难,那也应该发挥生命的主动性,改变这种情况。你还那么年轻,一切都可以改变,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不利因素都有可能转变成有利因素。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迎接困难的,看到了一个个困难,心里就特别踏实,因为这才像活着。如果一时找不到困难,这倒反而心里发虚,怀疑自己是否在梦中。即便遇到乍一看无法克服的困难,也咬着牙齿一个个克服,这才是一个强者的生活。如果一切都已安排得顺顺当当、完美无缺,还要我们做什么?我曾在一本书上说过,人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还有无限的可能。我这是对那些身残、年迈或真正陷入绝境的人说的,像你这样,何止是"一线希望"!建议你读一读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
必须向你指出的是,你的问题出在一个根本观念上。你很看不起普通人的生活,认为那种生活是"一无所有",让你与普通人一样,你觉得是"不公的命运"。请你到大街上看看,再注意一下长辈亲属、隔壁邻居,究竟多少人,兼有"秀美的容颜"、"聪颖的天资"、"出众的才华"、"骄人的学业"?难道命运对他们都"不公"?那么命运又对谁"公"了?把别人都没有的东西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算"公"吗?你如此地看不起周围的普通人,却希望他们来"真正关心"你,这"公"吗?
我不知道你的这种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只希望你及早丢弃,早一点明白: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
余秋雨
四
来信
余教授:
刚刚结束了初中生活,现在的我心头空荡荡的。对初中生活断断续续的回忆只有那阳光不再灿烂的感觉。有人说过:"初中时,孩子们的心灵是纯真的、友善的。"那我敢断言,我的同学们都是"早熟"的,初中就是斗争和欺骗的开始。学习委员在班主任面前打小报告,排挤他人以谋得班长的宝座;英语正副课代表则不择手段在英语老师那儿争宠;就连我这个小老百姓,也不顾一切地要冲进班级前十名说句真心话,我从未受过这个集体,一丝一毫。
现在进了高中,会不会冷漠有加?成熟真的那么可怕吗?
周霁云
回信
霁云:
虽然我没有到过你初中的班级,但我可以断言,你把同学们的问题看严重了。你一定会说我不了解情况,那你不妨再去问一问其他大人,他们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
这个同学向老师说点班级的事,你认为是"打小报告";那个同学与老师亲热一点,你认为是"争宠";某同学做了班长,你认为这个位置是"宝座",别人没做是因为受了"排挤"我不知道现在初中班级里一门课的课代表还分正副,但你都把它们看作了官职,因此把自己说成是"小小老百姓"。你用如此政治化、斗争化、权术化的眼光观察了自己班级之后,居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初中就是斗争和欺骗的开始"。
霁云,读了你的信,我先是好笑,然后心情沉重。我一直在猜想,究竟是什么途径,把阴暗的政治权谋思维灌进了你如此幼小的心灵,使你如此敏感和恐惧。我真希望哪位老师能在初中学生中作一些调查,分析一下他们形成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原因。看了哪几本普及政治权术的书?或是看了哪几部反映宫廷斗争的电视剧?我早就听几位中学教师告诉我,报刊间那些转弯抹角攻击人、挖苦人的小杂文,因篇幅短小、行文有趣,对初中学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从你信中看,影响之大已超过那些哗众取宠的小杂文所能发挥的能力了。
也许你在旁听长辈言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些观念的?那真是长辈们的不幸,他们在无意之中把自己曾经身受的灾难遗传给了下一代。
现在的任务,是清除这些观念性的毒害。你初中的同学其实都不邪恶,你初中的班级也不是一个钩心斗角的官场。生活中有阴影,但更有阳光,阴影只是阳光的附属品。你的年轻的生命,理应与阳光连在一起,理应与快乐、友情、欢笑连在一起。老谋深算式的冷眼,不仅不应属于你的年龄,也不应属于一个健康社会的一切年龄。
你说:"我从未爱过这个集体,一丝一毫",这太不好了。生命能量的传递是互相的,你连一丝一毫的爱也不给这个集体,其实也就是在否定和拒绝别人给你的爱,哪怕一丝一毫。你认为你的冷漠是有原因的,但我要告诉你,正是你的冷漠,构成了你感到自己遭受冷漠的原因,此外没有别的原因了。即使周围真有冰霜,你只要愿意释放出生命的热量,也能溶化它们;倘若不能融化,你的口鼻间也会冒出一团团洁白的热气,把远远近近的伙伴们招引。
余秋雨
五
来信
余教授:
期中考试前,我的一位好友把我拉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十分认真地对我说:"考试时,照顾一下,好吗?我只求你这一次!真的,初中时我是绝不会想到进了中专会这么惨的"她平时待人很好,与我特别知心,就像个老大姐,而且学习也挺努力的。可就是成绩差极了,上学期的所有课程都是补考才勉强通过的。所以,我答应了,她连声道谢。
考试时,我全力以赴,也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可做完题后时间已所剩无几,加上老师监考很紧,坐在后面的她也没有出过声,所以除了数学考试外我都没有"帮上忙"。
分数出来后,我的成绩不错,而她除了数学外其它全不及格,想起她临考前对我说的话,我心中全无半点喜悦之情,我辜负了她!我甚至恨自己为什么要考得那么好,我无颜再面对她。我怎么才能修复与她的友情呢?
蔡霞
回信
蔡霞:
友情是可贵的,但以不做坏事为前提。作弊是一种坏事,因为它制造了一种虚假,既欺骗了老师,也欺骗了你们自己。而友情一旦与虚假与欺骗相组合,就立即变成为一种令人厌恶的东西。也许你会认为我说重了,但我确实要郑重地劝告你:在你今后的一生中,什么时候人情关系如果盖过了基本的是非关系,那么,迟早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友情也会受到严重损害。
更麻烦的是,作弊与其它坏事还不同,你与她两人谁也不愿说破,但她会担心你是否有某种暗示,如果没有这种担心了,又会觉得欠了你的情,这就进入了友情关系中最忌讳的部位——超敏感度的隐性观察。许多大人联手做坏事,最后都闹得尔虞我诈,都是这种逻辑关系的延伸。因此,说来说去,是朋友,就不能联手做坏事。
你这次没有时间作弊,太好了。如果她因此而恨你,你可以向她解释一下,但千万不要解释成没有时间,而应该着重向她说明,一两个虚假的成绩什么用处也没有,等于是欠债,一定要加倍偿还,何苦呢?你还可以答应她,今后在课余时间帮她温课。如果你这样说了,她还不能原谅你,那你们的友情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更大的可能是,她没有记恨你,你也帮她温了课,但她的成绩仍然不好。这也不要紧,友情不是以成绩好坏来划分的,她今后不能继续深造,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也能继续成为好朋友。我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朋友,都与学业无关。
余秋雨
六
来信
余教授:
我高中毕业后,只因几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现在在家复习,准备明年再考。问题是,我的女友考上了,而且是一所重点大学。请你告诉我,我是继续保持与她的关系,还是主动切断这种关系,让她在大学里获得自由?如果继续保持与她的关系,请问,我明年是不是必须报考她所在的那所大学?
秦西岳
回信
西岳:
真正的爱情与是否考上大学关系不大。但是,我建议你与女友的关系要冷一冷。这不是很矛盾吗?不。我的理由是,如果爱情真正到了一定的火候,就不会再存在是否继续保持关系的问题了,但你却把它作为一个问题向我提出,可见你们的爱情火候未到。火候未到的爱情要经历校门内外、年级上下等等分离性因素,确实有点累,不如冷一冷,过一段时间再看。
至于你明年是否一定要去报考她所在的那所大学,我也认为不必如此强求。你说她考上的是一所重点大学,从语气判断,你今年报考的并不是重点大学,却也未能如愿;如果只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的复习,你又强迫自己大幅度提升报考等级,其中又有爱情的因素加添在里边,你的压力太重了。万一考不上她那所学校呢?你与她的关系中一定会出现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因素。你对这种尴尬因素不会没有预感,因此压力更重。
我的建议是双重减压:先减爱情的压,再减考大学的压。你只承认,一个关系很好的女同学考上了大学,今后彼此的关系如何发展,顺其自然;明年你会再考一次大学,考自己喜欢而又比较有把握的专业,不求重点,也不求一定要和什么人在一起。这样,你就可以松下一口气来,复习功课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我不认识你,却对你的私事说这么多斩钉截铁的话,其实是十分冒险的,你完全可以不加理会。但我希望你记住一个原则:要对一些复杂的问题作出选择时,首先要给自己减压,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在沉重的压力下,连空气都是扭曲的,最容易作出错误的决断。
余秋雨
七
来信
余教授:
我在二十三岁时就担任了车间主任,由于年龄优势,还差一点被选作了副厂长。但我明白自己的长处在技术方面而不在管理方面,因此几经申请,终于辞职,专心去做技术工作了。
让我伤心的是,刚刚辞职,平日与我亲密无间的三个好朋友拍着我的肩说:"可惜!可惜!你太让我们失望了!"我以为他们是开玩笑,谁知他们以后确实开始对我冷淡,有时简直是冷若冰霜。
到这时我才懂得,他们当初与我交朋友,其实是更看重我的仕途。仕途一断,友情贬值。但回想起来,我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确实很愉快,我现在再也找不到这种愉快了。有时我也会一个人暗想,为了不使朋友们失望,我还是去做车间主任或副厂长,巴?但又觉得不是味道。想请你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王礼明
回信
礼明:
不要害怕朋友们的失望,也不要害怕朋友们因失望而远去。我们不可能让一切朋友都满足,故意扭曲了自己而使朋友们满意,这就是虚假,而虚假又怎么能培植友情?
请允许我讲一段自己的往事。
好些年前,在南方,一位与我交往了很多次的朋友,突然放低了声音对我说:"请代我向老人家问好!"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用如此恭敬的态度来问候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名不见经传,这位朋友也从来没有见过。但又想大概是人家特别讲究这方面的礼节吧,于是就对他深表感谢,同时也问候了他的父母。没想到接下去他又说:"从报纸上看,他最近在北方几个油田视察吧?"
我突然傻住,又蓦然惊觉。他上了一种谣传的当,把一位与我的名字很接近的中央领导人,当作了我的父辈。
我连忙说明真相,而且急不择言地告诉他,在我们家乡,上下两辈人的名字,中问那个字不可能一样。他尴尬地笑着,频频点头,眼神间露出一种被欺骗的忿然,而且好像是我欺骗了他。
当然,这份友情也就在他的深深失望中结束了。
在功利社会中,多数朋友间是各有期待的,但大家都不把这种期待点明,成天在嘻嘻哈哈中互相偷窥,真是劳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朋友突然点破,明白表示失望,然后离去,这是一种结束虚假的可喜举动,会使双方都感到轻松。
不计功利的朋友也会有,但不多,需要长期寻找。我们不能用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一般性的交往。
你的那几个朋友既然已经明确表示出他们与你交往的目的,而这个目的你已经无法满足,那就中断那份友谊吧。一般性的友好交往还可以保持,没有必要反目成仇。千万不要为了不使朋友失望再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这是为虚假增添虚假,变成了两重虚假,比以前的单层虚假更要不得了。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我们周围很多人,实在是被越积越厚的人际关系脂肪层堵塞住、窒息住了。大家都能听到他们既满足又疲惫的喘息声,你们年轻,不要走这条路。
余秋雨
八
来信
余教授:
我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外资企业里上班,按社会上的一般标准,一切还算不错。但是,时间一长,我感受到了一种难言的平庸。按照我的工作表现,如果没有太特殊的情况,我会长久平稳地一年年被聘,成天与各种资料和数据打交道,多少年后我也可能升一级,做个小小的部门主管,继续一天天上班,做着自己完全不能左右的事情。
难道,这就是我们在大学里经常谈论、时时企盼的"成功"?
在战争的年代,指挥一场胜仗是成功;在饥寒的岁月,保证一家人或更多的人的温饱是成功;在现代,作为一个管理者,领导一个地区度过危机是成功;作为一个企业家,创造令人瞩目的财富是成功而像我这样,什么都不挨边,什么都作不了主,什么成绩也算不到我一个人头上,我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单位里争权夺利而取得胜利,那么,成功的概念何从建立?我觉得你在各方面都相当成功。你是怎么寻找成功的机会,积累成功的果实,抵拒平庸的消耗的?给我一点启发吧,哪怕片言只语。
焦一泉
回信
一泉:
我不知道你们在大学里是如何谈论和企盼成功的,在我接触的年轻人中,对成功这个概念往往有两度夸张——
第一度夸张,把成功看得很大,几乎看成了足以留诸史册的惊人功业,这有几个人担当得起呢?至少在我,连想也不敢想;
第二度夸张,把成功看得很险,几乎与失败处于千钧一发之间,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不成功就是一个窝囊废。
把这两度夸张加在一起,结果非常可怕:既然成功的要求如此之高,成功者的数量也就很少;既然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成了失败者;但谁又愿意成为失败者呢?因此为了争取成功必定需要经过残酷的争斗,争斗到最后仍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果成功必然导致如此可怕的图景,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它呢?
我们不妨让成功这个概念低调一点,软化一点,泛化一点。几位医生开刀前都点名要这位护士消毒器具,这位护士是成功的。年迈的丈夫临终前紧握着妻子的手,这位妻子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并不与失败近距离对峙,而是完全能够与其他成功和睦相处。
从这样的观念出发,你每天平平常常地上班,不能说是不成功。例如,如果你们企业里某个业务关节只有你才能快速地处理妥帖,如果同事们想到你时都轻松愉快,如果亲戚朋友遇到麻烦问题时总是喜欢与你商量,如果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学回来时总是首先与你打电话,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者,而且是多方面的成功,令人羡慕。
至于我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体会,说出来你也许会不相信,那就是尽量少考虑这个问题。老是考虑成功,就会害怕失败,那就反而很难做成事情。例如我在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早已成了教授之后,才开始学写第一篇散文,与低年级学生一起起步,成为一名"散文新秀",如果太多地考虑成败,那就肯定不敢这样做。
尽量少考虑成败,那么,多考虑什么呢?我主张多考虑世间的是非和善恶,以便拨乱反正、止恶扬善。可惜现在从中学生开始,整天都在追求成功,研究抵达成功的途径和方法,却很少花精力辨是非、分善恶,这实在让人焦虑。不少年轻人为了成功,不惜与罪恶联手,便是深刻的教训。
为此,我觉得你也不妨降低对成功和失败的过度敏感,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弘扬高贵的互助互爱精神,使大家的内心多一些善良,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仁慈。在这方面,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可做,除了上班之外,忙都忙不过来。如果忘记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地与别人争夺成功,那才叫真正的平庸。成不成属于术,善不善属于道,我们岂能求术而舍道?
你知道,这已涉及到终极关怀的问题,涉及到人文领域的中心部位,即人之何以为人的那个部位了。
余秋雨
九
来信
余教授:
我气量不算太小,但遇到了一件实在恼火的事情。
大学毕业时,我与另外两位女同学一起被招聘到这个单位。开始三人很亲热,谁知一年后我因工作上的成绩接连两次加薪,引起了她们两位的嫉恨,麻烦事就频频发生了。
先是到处传言,说我工作上的成绩有虚假成分。我开始听到这个传言时完全不知道是她们散布的,还向她们倾诉。她们说,也听到了,但每次都予以反驳,还劝我今后谨慎,注意"盛极必衰"。然而渐渐,越来越多的人告诉我,这个传言是她们散布的,由于大家都知道她们是我的朋友,又是同一个专业,不会乱讲,因此使传言显得很有说服力。
过了不久,传言的内容变了。因为我的工作成绩是否虚假是有确实证明的,而且每天都在证明,很难以传言来否定,于是传言的方向转向我的历史,主要是说我在大学时代是个"恋爱狂",有好几个男同学受过我的骗,甚至还有更难听的话,种种暗示,让人掩口而笑。讲大学时候的事,只能由她们所为,她们实际上是不加掩饰地与我对仗了,但我不知如何对付她们,不知何以洗刷,何以自辩。
近半年来,她们又进了一步,不再传言了,而总是在各种会议上发言,反复讽刺"我们单位有名的先进人物",甚至在企业内部刊物上写文章,用挑拨离间的语气讨论"先进与民心"的关系,谁都知道在说我。我从一个被阴暗角落里的传言伤害的人,变成了一个在正式场合"有争议的人物"。
>
秋雨按:上海青年报有一个"青苹果热线"栏目,一度邀请我做主持人,回答青年读者们的各种来信。报社转来的信件,多数是中学生写的,这让我想起,我从初中开始读报,读的也就是这份青年报,而且,我也是在这份报纸上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文章的,因此备感亲切。我乐于做这个栏目的主持人,也与此有关。我给青年读者们的回信,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在该报集中发表,此后收到的来信就更多了。以前大家是写给报社,由报社转给我,后来则成沓成沓地寄到我的单位来了。我当然不可能一一作答,有时随手翻阅,也会顺便回几封。有几封是已经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写来的,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大,我就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写回信。
以下摘录的来信和回信,有些在青年报刊载过,有些则是首次发表。删去了每封信首尾的礼貌性、说明性词句,来信者的署名,遵照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写这些回信,大多在半夜,因此有了这个总题。
一
来信
余教授:
学生爱上自己的老师只是从书中看到的特别多,而我也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竞会落入这个俗套。
他是体育老师,年轻帅气,操一口正宗的北京话。他的课上得很棒,还常和我们一块儿玩耍,幽默可亲。我不得不承认自己陷得很深,几乎天天都会想起他,有时一个人坐着发呆——整整一下午。向别
人谈起,得到的只是对那一份不成熟感情的嘲笑。于是只能自己救自己:给他写些永远也寄不出的信;在日记上记下心灵的点点滴滴;心里实在乱七八糟了,就干脆坐在黑暗中,放些很纯粹的音乐,让那超负荷的心灵尽情发泄。常常因此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我真的好无助,欲哭也无泪。
真不该那么早就尝试爱的感觉,特别是陷入这种暗恋兼单相思的痛苦。幻想和压抑都不能让我轻松好受些,难道必须任时间来冲淡一切吗?
依叶
回信
依叶:
很抱歉,我先要给你泼一瓢凉水:你现在所陷入的状态,既不美好,也不深刻,很多少男少女都经历过,属于青春期的一种浮浅躁动,一般很快会过去,算不了什么事。
不要再写那些信和日记了,更不要在黑暗中边听音乐边胡思乱想了,因为你目前所经历的不是爱,只是一个傻孩子对异性的过分关注,事情做得越多就越傻,形式感越强则更傻。爱情,以两颗成熟心灵的交流为起点。体育老师什么也不知道,根本没有与你产生过这方面的交流;如果他知道了,请想一想,他怎么会爱上一个不好好学习、又没有长大的女孩子呢?在你这一方面,你其实连自己也不了解,怎么可能了解一个大人?
打一个比方,你想游泳,但游泳池还在远方,你看见脚下有一个小泥潭,以为是游泳池,一脚踏进去了。
我看还是赶快跳出这个小泥潭,狠狠嘲笑一下自己,从明天起,好好上课,包括专心地上好体育课。二十年后,你再遇到体育老师,当众告诉他,当年我还给你写过很多没寄出的信,大伙必定笑作一团,包括你自己。
余秋雨
二
来信
余教授:
我在高中一年级时就爱上了同班的一个女同学,现在已经恋爱了一年多时间。在我们班级,差不多的情况还有四对。
但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对此一直反对,说我们这样做影响学习,还会带来不良风气,因此每次开会都批评,搞得我们烦透了。
恋爱是不良风气吗?我们读过古今中外一些写爱情的作品,懂得了要用斗争来保卫爱情,你支持我们吗?
陈晓铜
回信
晓铜:
爱情非常珍贵,不仅值得用斗争来保卫,而且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值得。
在这茫茫人世间,一定有一个生命特别适合你,她已经来到世间,等着你。为了找到她,你会经历很多事情,周游很多地方,终于如电光一闪,充分成熟的你找到了充分成熟的她,然后互相托付漫长的生命。
但我不相信,她,正恰就降落在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级,降落在高中一年级。那么巧,那么准,又那么早。而且,同样的巧事还发生了四对!
当然,勉强说来,你们的交往也可算作初恋,但初恋毕竟是一个人的重大事件,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第二次初恋,你们大家难道就这么随意地集体打发了?
今后有人问起你们的初恋,如果你们齐声回答是高中一年级时的同班同学,别人听了一定会大叫:不算,不算,把公式化的儿戏来蒙人,真乏味!
我的这封回信也许会引起你的女友生气,好像我故意在拆散你们。其实,未经艰苦寻找的草率结合,对她也是不尊重。她和你一样,都有寻求深刻爱情的权利。
如果经历了人生坎坷,尝过了世间甘苦,突然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个高中时的女同学,一谈之下情投意合,二谈之下心心相印,那就谁也不会反对你们的恋爱了。
余秋雨
三
来信
余教授:
进入高中以来,我无数次地哭泣过,为我的形象、我的学业、我的人缘、我的环境。我是个多余的人,就好像在黑暗中被别人遗弃了。我本以为读了高中会出现转机,可多少次的失败使希望和信心荡然无存。我也知道谁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而我是根本就无法成功!没有秀美的容颜、没有聪颖的天资、没有出众的才华、没有骄人的学业、没有一个真正关心我的朋友、没有和睦温馨的家庭我真的是一无所有,根本没有资本去改变不公的命运。看到别人幸福的微笑,我好羡慕;面对自己前途的渺茫,我又急又无能为力。说句老实话,我想过死,之所以没有那么做,不是怕死而是不甘心!我真想有一天能让所有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也是好样的"。可是,会有那一天吗?
荷东
回信
荷东: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境由心造",优美的意境是如此,懊丧的困境有时也是如此。一个孩子,早晨不小心摔坏了一个玩具,下午爸爸妈妈临时有事不带他到公园去玩了,他就会觉得日月蒙尘、天地无光。等到长大后一想,这算什么事呢!
其实你所遇到的困境也是如此,把自以为突不破的困难一个个收拢起来吓唬自己,把自己吓得垂头丧气。
你吓唬自己的方法,是先设想一个成功者的范本,然后一条条地与自己比,把自己比得一无是处。按照你的这种对比方法,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站得住了。泰山会叹息:"我比世界屋脊矮了那么许多";黄河会自卑:"在辽阔的太平洋面前,我只是一道浊流"
退一万步说,如果你确实处处不如人,遇到了比别人大得多的困难,那也应该发挥生命的主动性,改变这种情况。你还那么年轻,一切都可以改变,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不利因素都有可能转变成有利因素。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迎接困难的,看到了一个个困难,心里就特别踏实,因为这才像活着。如果一时找不到困难,这倒反而心里发虚,怀疑自己是否在梦中。即便遇到乍一看无法克服的困难,也咬着牙齿一个个克服,这才是一个强者的生活。如果一切都已安排得顺顺当当、完美无缺,还要我们做什么?我曾在一本书上说过,人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还有无限的可能。我这是对那些身残、年迈或真正陷入绝境的人说的,像你这样,何止是"一线希望"!建议你读一读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
必须向你指出的是,你的问题出在一个根本观念上。你很看不起普通人的生活,认为那种生活是"一无所有",让你与普通人一样,你觉得是"不公的命运"。请你到大街上看看,再注意一下长辈亲属、隔壁邻居,究竟多少人,兼有"秀美的容颜"、"聪颖的天资"、"出众的才华"、"骄人的学业"?难道命运对他们都"不公"?那么命运又对谁"公"了?把别人都没有的东西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算"公"吗?你如此地看不起周围的普通人,却希望他们来"真正关心"你,这"公"吗?
我不知道你的这种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只希望你及早丢弃,早一点明白: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
余秋雨
四
来信
余教授:
刚刚结束了初中生活,现在的我心头空荡荡的。对初中生活断断续续的回忆只有那阳光不再灿烂的感觉。有人说过:"初中时,孩子们的心灵是纯真的、友善的。"那我敢断言,我的同学们都是"早熟"的,初中就是斗争和欺骗的开始。学习委员在班主任面前打小报告,排挤他人以谋得班长的宝座;英语正副课代表则不择手段在英语老师那儿争宠;就连我这个小老百姓,也不顾一切地要冲进班级前十名说句真心话,我从未受过这个集体,一丝一毫。
现在进了高中,会不会冷漠有加?成熟真的那么可怕吗?
周霁云
回信
霁云:
虽然我没有到过你初中的班级,但我可以断言,你把同学们的问题看严重了。你一定会说我不了解情况,那你不妨再去问一问其他大人,他们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
这个同学向老师说点班级的事,你认为是"打小报告";那个同学与老师亲热一点,你认为是"争宠";某同学做了班长,你认为这个位置是"宝座",别人没做是因为受了"排挤"我不知道现在初中班级里一门课的课代表还分正副,但你都把它们看作了官职,因此把自己说成是"小小老百姓"。你用如此政治化、斗争化、权术化的眼光观察了自己班级之后,居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初中就是斗争和欺骗的开始"。
霁云,读了你的信,我先是好笑,然后心情沉重。我一直在猜想,究竟是什么途径,把阴暗的政治权谋思维灌进了你如此幼小的心灵,使你如此敏感和恐惧。我真希望哪位老师能在初中学生中作一些调查,分析一下他们形成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原因。看了哪几本普及政治权术的书?或是看了哪几部反映宫廷斗争的电视剧?我早就听几位中学教师告诉我,报刊间那些转弯抹角攻击人、挖苦人的小杂文,因篇幅短小、行文有趣,对初中学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从你信中看,影响之大已超过那些哗众取宠的小杂文所能发挥的能力了。
也许你在旁听长辈言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些观念的?那真是长辈们的不幸,他们在无意之中把自己曾经身受的灾难遗传给了下一代。
现在的任务,是清除这些观念性的毒害。你初中的同学其实都不邪恶,你初中的班级也不是一个钩心斗角的官场。生活中有阴影,但更有阳光,阴影只是阳光的附属品。你的年轻的生命,理应与阳光连在一起,理应与快乐、友情、欢笑连在一起。老谋深算式的冷眼,不仅不应属于你的年龄,也不应属于一个健康社会的一切年龄。
你说:"我从未爱过这个集体,一丝一毫",这太不好了。生命能量的传递是互相的,你连一丝一毫的爱也不给这个集体,其实也就是在否定和拒绝别人给你的爱,哪怕一丝一毫。你认为你的冷漠是有原因的,但我要告诉你,正是你的冷漠,构成了你感到自己遭受冷漠的原因,此外没有别的原因了。即使周围真有冰霜,你只要愿意释放出生命的热量,也能溶化它们;倘若不能融化,你的口鼻间也会冒出一团团洁白的热气,把远远近近的伙伴们招引。
余秋雨
五
来信
余教授:
期中考试前,我的一位好友把我拉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十分认真地对我说:"考试时,照顾一下,好吗?我只求你这一次!真的,初中时我是绝不会想到进了中专会这么惨的"她平时待人很好,与我特别知心,就像个老大姐,而且学习也挺努力的。可就是成绩差极了,上学期的所有课程都是补考才勉强通过的。所以,我答应了,她连声道谢。
考试时,我全力以赴,也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可做完题后时间已所剩无几,加上老师监考很紧,坐在后面的她也没有出过声,所以除了数学考试外我都没有"帮上忙"。
分数出来后,我的成绩不错,而她除了数学外其它全不及格,想起她临考前对我说的话,我心中全无半点喜悦之情,我辜负了她!我甚至恨自己为什么要考得那么好,我无颜再面对她。我怎么才能修复与她的友情呢?
蔡霞
回信
蔡霞:
友情是可贵的,但以不做坏事为前提。作弊是一种坏事,因为它制造了一种虚假,既欺骗了老师,也欺骗了你们自己。而友情一旦与虚假与欺骗相组合,就立即变成为一种令人厌恶的东西。也许你会认为我说重了,但我确实要郑重地劝告你:在你今后的一生中,什么时候人情关系如果盖过了基本的是非关系,那么,迟早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友情也会受到严重损害。
更麻烦的是,作弊与其它坏事还不同,你与她两人谁也不愿说破,但她会担心你是否有某种暗示,如果没有这种担心了,又会觉得欠了你的情,这就进入了友情关系中最忌讳的部位——超敏感度的隐性观察。许多大人联手做坏事,最后都闹得尔虞我诈,都是这种逻辑关系的延伸。因此,说来说去,是朋友,就不能联手做坏事。
你这次没有时间作弊,太好了。如果她因此而恨你,你可以向她解释一下,但千万不要解释成没有时间,而应该着重向她说明,一两个虚假的成绩什么用处也没有,等于是欠债,一定要加倍偿还,何苦呢?你还可以答应她,今后在课余时间帮她温课。如果你这样说了,她还不能原谅你,那你们的友情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更大的可能是,她没有记恨你,你也帮她温了课,但她的成绩仍然不好。这也不要紧,友情不是以成绩好坏来划分的,她今后不能继续深造,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也能继续成为好朋友。我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朋友,都与学业无关。
余秋雨
六
来信
余教授:
我高中毕业后,只因几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现在在家复习,准备明年再考。问题是,我的女友考上了,而且是一所重点大学。请你告诉我,我是继续保持与她的关系,还是主动切断这种关系,让她在大学里获得自由?如果继续保持与她的关系,请问,我明年是不是必须报考她所在的那所大学?
秦西岳
回信
西岳:
真正的爱情与是否考上大学关系不大。但是,我建议你与女友的关系要冷一冷。这不是很矛盾吗?不。我的理由是,如果爱情真正到了一定的火候,就不会再存在是否继续保持关系的问题了,但你却把它作为一个问题向我提出,可见你们的爱情火候未到。火候未到的爱情要经历校门内外、年级上下等等分离性因素,确实有点累,不如冷一冷,过一段时间再看。
至于你明年是否一定要去报考她所在的那所大学,我也认为不必如此强求。你说她考上的是一所重点大学,从语气判断,你今年报考的并不是重点大学,却也未能如愿;如果只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的复习,你又强迫自己大幅度提升报考等级,其中又有爱情的因素加添在里边,你的压力太重了。万一考不上她那所学校呢?你与她的关系中一定会出现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因素。你对这种尴尬因素不会没有预感,因此压力更重。
我的建议是双重减压:先减爱情的压,再减考大学的压。你只承认,一个关系很好的女同学考上了大学,今后彼此的关系如何发展,顺其自然;明年你会再考一次大学,考自己喜欢而又比较有把握的专业,不求重点,也不求一定要和什么人在一起。这样,你就可以松下一口气来,复习功课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我不认识你,却对你的私事说这么多斩钉截铁的话,其实是十分冒险的,你完全可以不加理会。但我希望你记住一个原则:要对一些复杂的问题作出选择时,首先要给自己减压,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在沉重的压力下,连空气都是扭曲的,最容易作出错误的决断。
余秋雨
七
来信
余教授:
我在二十三岁时就担任了车间主任,由于年龄优势,还差一点被选作了副厂长。但我明白自己的长处在技术方面而不在管理方面,因此几经申请,终于辞职,专心去做技术工作了。
让我伤心的是,刚刚辞职,平日与我亲密无间的三个好朋友拍着我的肩说:"可惜!可惜!你太让我们失望了!"我以为他们是开玩笑,谁知他们以后确实开始对我冷淡,有时简直是冷若冰霜。
到这时我才懂得,他们当初与我交朋友,其实是更看重我的仕途。仕途一断,友情贬值。但回想起来,我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确实很愉快,我现在再也找不到这种愉快了。有时我也会一个人暗想,为了不使朋友们失望,我还是去做车间主任或副厂长,巴?但又觉得不是味道。想请你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王礼明
回信
礼明:
不要害怕朋友们的失望,也不要害怕朋友们因失望而远去。我们不可能让一切朋友都满足,故意扭曲了自己而使朋友们满意,这就是虚假,而虚假又怎么能培植友情?
请允许我讲一段自己的往事。
好些年前,在南方,一位与我交往了很多次的朋友,突然放低了声音对我说:"请代我向老人家问好!"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用如此恭敬的态度来问候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名不见经传,这位朋友也从来没有见过。但又想大概是人家特别讲究这方面的礼节吧,于是就对他深表感谢,同时也问候了他的父母。没想到接下去他又说:"从报纸上看,他最近在北方几个油田视察吧?"
我突然傻住,又蓦然惊觉。他上了一种谣传的当,把一位与我的名字很接近的中央领导人,当作了我的父辈。
我连忙说明真相,而且急不择言地告诉他,在我们家乡,上下两辈人的名字,中问那个字不可能一样。他尴尬地笑着,频频点头,眼神间露出一种被欺骗的忿然,而且好像是我欺骗了他。
当然,这份友情也就在他的深深失望中结束了。
在功利社会中,多数朋友间是各有期待的,但大家都不把这种期待点明,成天在嘻嘻哈哈中互相偷窥,真是劳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朋友突然点破,明白表示失望,然后离去,这是一种结束虚假的可喜举动,会使双方都感到轻松。
不计功利的朋友也会有,但不多,需要长期寻找。我们不能用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一般性的交往。
你的那几个朋友既然已经明确表示出他们与你交往的目的,而这个目的你已经无法满足,那就中断那份友谊吧。一般性的友好交往还可以保持,没有必要反目成仇。千万不要为了不使朋友失望再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这是为虚假增添虚假,变成了两重虚假,比以前的单层虚假更要不得了。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我们周围很多人,实在是被越积越厚的人际关系脂肪层堵塞住、窒息住了。大家都能听到他们既满足又疲惫的喘息声,你们年轻,不要走这条路。
余秋雨
八
来信
余教授:
我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外资企业里上班,按社会上的一般标准,一切还算不错。但是,时间一长,我感受到了一种难言的平庸。按照我的工作表现,如果没有太特殊的情况,我会长久平稳地一年年被聘,成天与各种资料和数据打交道,多少年后我也可能升一级,做个小小的部门主管,继续一天天上班,做着自己完全不能左右的事情。
难道,这就是我们在大学里经常谈论、时时企盼的"成功"?
在战争的年代,指挥一场胜仗是成功;在饥寒的岁月,保证一家人或更多的人的温饱是成功;在现代,作为一个管理者,领导一个地区度过危机是成功;作为一个企业家,创造令人瞩目的财富是成功而像我这样,什么都不挨边,什么都作不了主,什么成绩也算不到我一个人头上,我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单位里争权夺利而取得胜利,那么,成功的概念何从建立?我觉得你在各方面都相当成功。你是怎么寻找成功的机会,积累成功的果实,抵拒平庸的消耗的?给我一点启发吧,哪怕片言只语。
焦一泉
回信
一泉:
我不知道你们在大学里是如何谈论和企盼成功的,在我接触的年轻人中,对成功这个概念往往有两度夸张——
第一度夸张,把成功看得很大,几乎看成了足以留诸史册的惊人功业,这有几个人担当得起呢?至少在我,连想也不敢想;
第二度夸张,把成功看得很险,几乎与失败处于千钧一发之间,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不成功就是一个窝囊废。
把这两度夸张加在一起,结果非常可怕:既然成功的要求如此之高,成功者的数量也就很少;既然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成了失败者;但谁又愿意成为失败者呢?因此为了争取成功必定需要经过残酷的争斗,争斗到最后仍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果成功必然导致如此可怕的图景,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它呢?
我们不妨让成功这个概念低调一点,软化一点,泛化一点。几位医生开刀前都点名要这位护士消毒器具,这位护士是成功的。年迈的丈夫临终前紧握着妻子的手,这位妻子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并不与失败近距离对峙,而是完全能够与其他成功和睦相处。
从这样的观念出发,你每天平平常常地上班,不能说是不成功。例如,如果你们企业里某个业务关节只有你才能快速地处理妥帖,如果同事们想到你时都轻松愉快,如果亲戚朋友遇到麻烦问题时总是喜欢与你商量,如果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学回来时总是首先与你打电话,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者,而且是多方面的成功,令人羡慕。
至于我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体会,说出来你也许会不相信,那就是尽量少考虑这个问题。老是考虑成功,就会害怕失败,那就反而很难做成事情。例如我在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早已成了教授之后,才开始学写第一篇散文,与低年级学生一起起步,成为一名"散文新秀",如果太多地考虑成败,那就肯定不敢这样做。
尽量少考虑成败,那么,多考虑什么呢?我主张多考虑世间的是非和善恶,以便拨乱反正、止恶扬善。可惜现在从中学生开始,整天都在追求成功,研究抵达成功的途径和方法,却很少花精力辨是非、分善恶,这实在让人焦虑。不少年轻人为了成功,不惜与罪恶联手,便是深刻的教训。
为此,我觉得你也不妨降低对成功和失败的过度敏感,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弘扬高贵的互助互爱精神,使大家的内心多一些善良,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仁慈。在这方面,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可做,除了上班之外,忙都忙不过来。如果忘记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地与别人争夺成功,那才叫真正的平庸。成不成属于术,善不善属于道,我们岂能求术而舍道?
你知道,这已涉及到终极关怀的问题,涉及到人文领域的中心部位,即人之何以为人的那个部位了。
余秋雨
九
来信
余教授:
我气量不算太小,但遇到了一件实在恼火的事情。
大学毕业时,我与另外两位女同学一起被招聘到这个单位。开始三人很亲热,谁知一年后我因工作上的成绩接连两次加薪,引起了她们两位的嫉恨,麻烦事就频频发生了。
先是到处传言,说我工作上的成绩有虚假成分。我开始听到这个传言时完全不知道是她们散布的,还向她们倾诉。她们说,也听到了,但每次都予以反驳,还劝我今后谨慎,注意"盛极必衰"。然而渐渐,越来越多的人告诉我,这个传言是她们散布的,由于大家都知道她们是我的朋友,又是同一个专业,不会乱讲,因此使传言显得很有说服力。
过了不久,传言的内容变了。因为我的工作成绩是否虚假是有确实证明的,而且每天都在证明,很难以传言来否定,于是传言的方向转向我的历史,主要是说我在大学时代是个"恋爱狂",有好几个男同学受过我的骗,甚至还有更难听的话,种种暗示,让人掩口而笑。讲大学时候的事,只能由她们所为,她们实际上是不加掩饰地与我对仗了,但我不知如何对付她们,不知何以洗刷,何以自辩。
近半年来,她们又进了一步,不再传言了,而总是在各种会议上发言,反复讽刺"我们单位有名的先进人物",甚至在企业内部刊物上写文章,用挑拨离间的语气讨论"先进与民心"的关系,谁都知道在说我。我从一个被阴暗角落里的传言伤害的人,变成了一个在正式场合"有争议的人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