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重生之隋唐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苏定方率军跃马潼关的时候,李世民发出的加急文书已经借道南诏(今云南地区),再经骠国送到了天竺戒日王手上。十名大唐信使一路历经险山恶水,最终到得天竺时只剩下了三人。不过,此路虽然凶险,但去到天竺曲女城却是比走丝绸之路要近的多。大唐以失去七名信使的代价,换来的就是一个月的宝贵时间!
戒日王从唐王文书中得知大唐已与冀州开战,当下便急报大食国君穆罕默德,与其定下了十天后联军进攻马来半岛的计划。
按照赵王李元霸的想法,马来半岛之战不可避免。但是,此仗要打,却一定要极力减少成本,尤其是生命成本冀州远洋军海外万里远离本土,不论是兵员、还是物资补给都很困难,因此在作战时必须要尽量降低成本。
所以,与别人在战争之前分摊战争经费、在战争中分担生命成本也就成了此战的必须。对此,李元霸心中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东罗马帝国,其时大食人也会将之称做拜占庭。
东罗马帝国与大食国矛盾颇深。大食国在未立国之前,生活在其疆域上的帕提亚人就利用地理和武力优势,截断了中土大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商务联系,并利用其中间商的身份在其中获取暴利。对此,罗马人十分不满,甚至为此与帕提亚人进行过几次小型战役。现在帕提亚政权已不复存在,但在其故地新兴的大食国要争夺马来半岛,再次担当这中间商的角色。想来,罗马人是不会让大食人轻易得逞吧?
于是,早在大食国袭击冀州远洋军之后,李元霸就派出了使者与东罗马国君接触,并将欲与之结盟对抗大食、天竺的意思转达,东罗马国君立即答应了结盟。其后又经过多次往来协商,双方从各自的实际能力出发,决定将作战范围尽量缩小,而且作战目标也定为狂妄的大食国,把那相对温和、狡猾的天竺国作为威慑的对象。最终在半个月前,双方约定由东罗马军队在与大食国接壤的边境地带制造事端,发起战争。而冀州远洋军将会兵分三路,一路进驻羯荼国,防止大食、天竺再次借道陆真腊、骠国,自陆路进攻马来半岛;另有两路舰队经印度洋西进,一路舰队攻占天竺南部的锡兰岛,借以警告戒日王;一路舰队继续西进,经阿拉伯海直取阿拉伯半岛,协助罗马进攻阿拉伯半岛上的大食国。
于是,在天竺与大食约定进攻马来半岛的同时,冀州远洋军也与东罗马帝国定下了作战计划。并且,在双方互不知晓的情况下,其各自发兵的时间相差竟然不到一天!
苏定方的十万大军通过潼关进逼大唐京师长安。
为了配合苏定方的攻势,北路有冀北尉迟恭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自雁门南下,进袭太原;一路由尉迟恭亲领军六万,自定襄渡黄河,进入大唐关内道。
南路有江南杜伏威大军从水路,自江夏经汉水北上,过襄阳,直逼汉川。杜伏威大军欲抄长安西路,截断李世民西退陇右道之路,进而与苏定方大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大唐皇帝李世民平生打过不少以弱胜强的战役。在以往,不管敌人多么强大,他总是有信心将之击溃,但是这一次李世民没了信心。
大唐境总有六道,如今黔中、剑南、岭南三道内乱,而关内道、山南西道也处在了冀州军的威逼之下,当前唯一还算稳定的就只有地处西域的陇右道。
大厦将倾!
大唐的官员们人心惶惶,有不少人认为应该立即撤向陇右道。那里的大唐安西都护府与天竺相邻,或可求得天竺庇护。在这些主张西撤的大臣中,甚至包括李世民犹为看重的房、杜二人。
李世民很是失望。他没有想到,如房、杜二人乃是自己平日最为看重的人,连他们都不支持自己坚守长安!西撤陇右道,必会令大唐各地官员对朝廷彻底失去信心。在冀州的强势压逼下,他们必会降于冀州,其时大唐虽然暂时保有陇右道,但是也实同于亡!如此局面,李世民宁愿战死也不想看到!
太极宫太极殿中。
“朕誓与长安城同在!”李世民手撑着龙椅扶手,身子微向前倾,他俯视着大殿,凌厉气势压制住了大臣们的骚动。“大食与天竺正在西方发起对冀州远洋军的进攻,此后冀州本土的兵力、物资都会大量向海外输送!时间稍长,小小冀州将再无攻大唐之兵力,除非冀州破釜沉舟,将其守备兵力尽出!”李世民坐直身子“不过,冀州不敢如此!若是冀州敢如此,只怕对其垂涎已久的高丽、契丹,甚至被灭国的东突厥国也会起兵伐之!朕相信,李元霸和徐世勣是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所以,大唐如今最需要的就是坚持,而不是退却!因此,朕更是要坐镇京师,稳定大唐朝野的人心。只要大唐举国齐心,坚持到冀州陷入海外的泥沼,大唐回复昔日辉煌指日可待!”
众朝臣经皇帝如此剖析当前局势,立时精神一振,只觉得大唐辉煌就在眼前!甚至,有的大臣开始想像,如何在大唐占据强势之后将今日受的窘迫还与冀州。
这其中,只有诸如房玄龄、杜如晦之辈心中自知,赵王李元霸是不会陷入海外战争泥沼的!他们都明白,若形势需要,赵王李元霸宁愿放弃马来半岛也不会让冀州老巢陷入困境。因此,大唐的坚持除了能稍稍延缓灭亡的时间之外,并无多大意义。
难道身经百战,能谋善断的皇帝陛下会不知道这些吗?一念及此,房、杜之流此时隐约明白,当初皇帝陛下与天竺、大食结盟,并请得刺客刺杀冀州要员,及至今日的誓与长安共存亡皇帝陛下是要不顾一切与冀州一搏,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皇帝陛下不愿意认输,他不愿面对亡国的现实!皇帝陛下宁愿在维护自己地位、荣誉的战争中死去,也不愿龟缩一角,苟且偷生!
原来,在阴柔、冷酷、理智的背后,李世民与其兄弟李元霸一样,也有着刚烈的一面。或许,这就是李家人的血脉传承吧!
三十艘千吨战船和八十艘六百吨级战船结成的庞大舰队航行在海面,船楼顶上,数十面金龙大旗迎风飘展,其势颇为壮观。
这支舰队将会穿过马六甲海峡,通过翠兰屿,之后至多一个月就会到达锡兰岛。在那里,冀州舰队将会分为两路,一路由远洋水军统领宗刚率领攻打锡兰岛,一路由水军副统领安凤翔继续西行,前往阿拉伯半岛与东罗马帝国合击大食。
就在冀州舰队起航的同时,裴元庆与程咬金率领的八千远洋军也已在羯荼国边境城池肆志罗布防。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羯荼、狼牙修两国也倾举国兵力与冀州军并肩作战。
次日,在天竺境内集结的三万大食、天竺联军借道骠国、陆真腊,恶狠狠地向马来半岛扑来。
十日后,大食、天竺联军到达肆志罗城。
一万天竺步兵带着攻城器械列队在最前,另有一万五千大食铁骑在其后压阵,最后就是五千天竺象军!
冀州士兵大多都是生在中原以北或是以东地区,从没有见过大象,更没有见识过天竺国的象军。眼见上千头庞大的怪兽列队而立,并不时发出震耳的吼声,冀州士兵即便是在城楼之上观望也觉得有些心寒。
肆志罗城早在一年前就经过了加固改造,并且城头也架起了抛石机,防守重点主要在天竺方向。
见得怪异象军的强大气势,素以胆大包天闻名的程狂徒也觉有些胆颤,他连忙命令士兵们将抛石机绞上弦,并把引火球放入抛掷竿头的网兜。
“看样... -->>
就在苏定方率军跃马潼关的时候,李世民发出的加急文书已经借道南诏(今云南地区),再经骠国送到了天竺戒日王手上。十名大唐信使一路历经险山恶水,最终到得天竺时只剩下了三人。不过,此路虽然凶险,但去到天竺曲女城却是比走丝绸之路要近的多。大唐以失去七名信使的代价,换来的就是一个月的宝贵时间!
戒日王从唐王文书中得知大唐已与冀州开战,当下便急报大食国君穆罕默德,与其定下了十天后联军进攻马来半岛的计划。
按照赵王李元霸的想法,马来半岛之战不可避免。但是,此仗要打,却一定要极力减少成本,尤其是生命成本冀州远洋军海外万里远离本土,不论是兵员、还是物资补给都很困难,因此在作战时必须要尽量降低成本。
所以,与别人在战争之前分摊战争经费、在战争中分担生命成本也就成了此战的必须。对此,李元霸心中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东罗马帝国,其时大食人也会将之称做拜占庭。
东罗马帝国与大食国矛盾颇深。大食国在未立国之前,生活在其疆域上的帕提亚人就利用地理和武力优势,截断了中土大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商务联系,并利用其中间商的身份在其中获取暴利。对此,罗马人十分不满,甚至为此与帕提亚人进行过几次小型战役。现在帕提亚政权已不复存在,但在其故地新兴的大食国要争夺马来半岛,再次担当这中间商的角色。想来,罗马人是不会让大食人轻易得逞吧?
于是,早在大食国袭击冀州远洋军之后,李元霸就派出了使者与东罗马国君接触,并将欲与之结盟对抗大食、天竺的意思转达,东罗马国君立即答应了结盟。其后又经过多次往来协商,双方从各自的实际能力出发,决定将作战范围尽量缩小,而且作战目标也定为狂妄的大食国,把那相对温和、狡猾的天竺国作为威慑的对象。最终在半个月前,双方约定由东罗马军队在与大食国接壤的边境地带制造事端,发起战争。而冀州远洋军将会兵分三路,一路进驻羯荼国,防止大食、天竺再次借道陆真腊、骠国,自陆路进攻马来半岛;另有两路舰队经印度洋西进,一路舰队攻占天竺南部的锡兰岛,借以警告戒日王;一路舰队继续西进,经阿拉伯海直取阿拉伯半岛,协助罗马进攻阿拉伯半岛上的大食国。
于是,在天竺与大食约定进攻马来半岛的同时,冀州远洋军也与东罗马帝国定下了作战计划。并且,在双方互不知晓的情况下,其各自发兵的时间相差竟然不到一天!
苏定方的十万大军通过潼关进逼大唐京师长安。
为了配合苏定方的攻势,北路有冀北尉迟恭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自雁门南下,进袭太原;一路由尉迟恭亲领军六万,自定襄渡黄河,进入大唐关内道。
南路有江南杜伏威大军从水路,自江夏经汉水北上,过襄阳,直逼汉川。杜伏威大军欲抄长安西路,截断李世民西退陇右道之路,进而与苏定方大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大唐皇帝李世民平生打过不少以弱胜强的战役。在以往,不管敌人多么强大,他总是有信心将之击溃,但是这一次李世民没了信心。
大唐境总有六道,如今黔中、剑南、岭南三道内乱,而关内道、山南西道也处在了冀州军的威逼之下,当前唯一还算稳定的就只有地处西域的陇右道。
大厦将倾!
大唐的官员们人心惶惶,有不少人认为应该立即撤向陇右道。那里的大唐安西都护府与天竺相邻,或可求得天竺庇护。在这些主张西撤的大臣中,甚至包括李世民犹为看重的房、杜二人。
李世民很是失望。他没有想到,如房、杜二人乃是自己平日最为看重的人,连他们都不支持自己坚守长安!西撤陇右道,必会令大唐各地官员对朝廷彻底失去信心。在冀州的强势压逼下,他们必会降于冀州,其时大唐虽然暂时保有陇右道,但是也实同于亡!如此局面,李世民宁愿战死也不想看到!
太极宫太极殿中。
“朕誓与长安城同在!”李世民手撑着龙椅扶手,身子微向前倾,他俯视着大殿,凌厉气势压制住了大臣们的骚动。“大食与天竺正在西方发起对冀州远洋军的进攻,此后冀州本土的兵力、物资都会大量向海外输送!时间稍长,小小冀州将再无攻大唐之兵力,除非冀州破釜沉舟,将其守备兵力尽出!”李世民坐直身子“不过,冀州不敢如此!若是冀州敢如此,只怕对其垂涎已久的高丽、契丹,甚至被灭国的东突厥国也会起兵伐之!朕相信,李元霸和徐世勣是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所以,大唐如今最需要的就是坚持,而不是退却!因此,朕更是要坐镇京师,稳定大唐朝野的人心。只要大唐举国齐心,坚持到冀州陷入海外的泥沼,大唐回复昔日辉煌指日可待!”
众朝臣经皇帝如此剖析当前局势,立时精神一振,只觉得大唐辉煌就在眼前!甚至,有的大臣开始想像,如何在大唐占据强势之后将今日受的窘迫还与冀州。
这其中,只有诸如房玄龄、杜如晦之辈心中自知,赵王李元霸是不会陷入海外战争泥沼的!他们都明白,若形势需要,赵王李元霸宁愿放弃马来半岛也不会让冀州老巢陷入困境。因此,大唐的坚持除了能稍稍延缓灭亡的时间之外,并无多大意义。
难道身经百战,能谋善断的皇帝陛下会不知道这些吗?一念及此,房、杜之流此时隐约明白,当初皇帝陛下与天竺、大食结盟,并请得刺客刺杀冀州要员,及至今日的誓与长安共存亡皇帝陛下是要不顾一切与冀州一搏,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皇帝陛下不愿意认输,他不愿面对亡国的现实!皇帝陛下宁愿在维护自己地位、荣誉的战争中死去,也不愿龟缩一角,苟且偷生!
原来,在阴柔、冷酷、理智的背后,李世民与其兄弟李元霸一样,也有着刚烈的一面。或许,这就是李家人的血脉传承吧!
三十艘千吨战船和八十艘六百吨级战船结成的庞大舰队航行在海面,船楼顶上,数十面金龙大旗迎风飘展,其势颇为壮观。
这支舰队将会穿过马六甲海峡,通过翠兰屿,之后至多一个月就会到达锡兰岛。在那里,冀州舰队将会分为两路,一路由远洋水军统领宗刚率领攻打锡兰岛,一路由水军副统领安凤翔继续西行,前往阿拉伯半岛与东罗马帝国合击大食。
就在冀州舰队起航的同时,裴元庆与程咬金率领的八千远洋军也已在羯荼国边境城池肆志罗布防。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羯荼、狼牙修两国也倾举国兵力与冀州军并肩作战。
次日,在天竺境内集结的三万大食、天竺联军借道骠国、陆真腊,恶狠狠地向马来半岛扑来。
十日后,大食、天竺联军到达肆志罗城。
一万天竺步兵带着攻城器械列队在最前,另有一万五千大食铁骑在其后压阵,最后就是五千天竺象军!
冀州士兵大多都是生在中原以北或是以东地区,从没有见过大象,更没有见识过天竺国的象军。眼见上千头庞大的怪兽列队而立,并不时发出震耳的吼声,冀州士兵即便是在城楼之上观望也觉得有些心寒。
肆志罗城早在一年前就经过了加固改造,并且城头也架起了抛石机,防守重点主要在天竺方向。
见得怪异象军的强大气势,素以胆大包天闻名的程狂徒也觉有些胆颤,他连忙命令士兵们将抛石机绞上弦,并把引火球放入抛掷竿头的网兜。
“看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