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迷途追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几乎与世隔绝,很少被外人提及。那里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条件艰苦、生活贫困,是全乡乃至全县出了名挂了号的特困村——后山村。
后山村辖于西华县夏北乡,距乡政府驻地二十二公里,距离县政府所在地就更远,将近六十公里路。村里人口不多,分散居住在三个小山头上。
村里有个不高的山,人们把它叫后山,县里叫黄土岭。村民之所以把它叫做后山,是有原因的。
黄土岭除了悬崖峭壁,就是寸草难生的黄土坡,有点高度就称作岭了。
村里人多地少,大家一开始就把主意打到了黄土岭上,试着开了几次荒,种了几茬土豆,每年挖掘的时候收成少的可怜,连籽种都没赚来。后来,有人就戏称她是后娘,一点也不照顾没亲娘的孩子。从此后娘山、后妈山这个外号都在村里传开了,但叫的最多大家公认的还是后山这个名字,他们痛恨地减掉了两个字,显出了绝决的态度——没娘就没娘吧,至少还有个爹。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个前山沟,像老天爷故意捉弄村民一样,一前一后,一沟一岭,多么巧合,多么互补。
前山沟里没有桃花满山坡、溪水淌青蛙的美景,有的还是黄土、断崖、矮草、洞穴,只不过比后山好点,能开梯田种点耐旱的胡麻、燕麦、土豆等作物,遇上雨水多点勤点的年份,多少有点安慰,不至于换不来籽种。
村里有些文化的老者难免联想说亲娘还是比后妈好啊!谁说不是呢,至少后山村的老少爷们都这么想。
时至初夏,一个炎热的下午,大概二点多的样子,小林子甩着自制的赶羊鞭(一根一米长的木棍,头上烫洞,铁丝穿洞成环状,环上拴细绳或布条,就成了鞭子。牛羊最怕这个,打起来比用木棍、土块来的顺手、来的疼)吆喝着出了村,直奔前山沟去放羊。
小林子叫吴傲林,长得虎头虎脑、身宽体胖、小短平头、国字方脸、浓眉大眼、鼻尖轻凸、唇厚齿白、耳阔微翘,一米四五的个子,身穿有点泛白的短袖和洗的灰白的青色长裤,裸脚踩露趾“双星”,足下生风,显得孔武有力。
他没精打采,一如往常穿梭在通往前山沟的农田小道上。
说路亦是渠。后山村缺水,不仅人畜缺水,地也缺水。遇到每年几次的农田灌溉,纵横交错的田间土路也就自然成为渠道,一米多宽的土路一时间呈现出黄水漫淌的壮观景象,各家在自己田头开个缺口,依次把水引到田间,一次让耕地喝个饱。
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不用费工费料衬砌渠道,给县乡节省了很多钱。其实,乡里有“一事一议”修桥补路的公益试点项目,只是村民出不了自筹的那部分钱而已,谁愿意拿路当渠、给人作嫁衣裳呢?这是没钱的无奈。其它富裕点的村就不是这个样子,几个大老板跑跑县里乡里,随便弄个名头,专项资金哗哗地自个儿来,挡也挡不住。什么道路铺沙硬化、建桥修渠……一切都因人而解、水到渠成,没那么多曲折和纠结,不但老板们尝到了甜头,而且某些人大肆宣扬升了官,最重要的是当地村民得了大大的实惠,他们才懒得管谁无利不起早、谁造势得升迁那些龌龊事。对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大水漫路之后,留下许多淤泥,三四天不见得能干,架子车、拖拉机、兰托碾过,基本平整的泥泞路上雕刻出深深的轴迹,骑车、拉车、走路都吃力,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轨道”,轻则摔跤,重则轮胎爆裂、脚踝扭伤,最可气的是将干未干的淤泥散发出阵阵恶臭,足以令人捂鼻掩口。不说还好,说多了都是伤。
不巧的是,前两天这条路刚走过水。
小林子扇着手赶着恶臭,自言自语:将来让你变油路,比过赵家村的沙石路。
小林子跟在羊群后面,七转八拐闪转腾挪地行走。
经过陈家玉米地头的时候,小林子捏起一团泥砸向了正在薄膜行间锄草的陈家小儿媳妇——苏巧梅。
他恨这个女人,因为有一次他偷看苏巧梅洗澡被打了一顿。不看到还好,看到就想脱光她,用玉米杆子抽打臀部,打得她嗷嗷只叫才过瘾。
小林子的“枪法”一向很准,直勾勾打到了她浑圆的屁股上,一团泥立刻变成“泥花”,溅得苏巧梅满身都是泥点子。
苏巧梅惊吓地跳起身站稳,双手叉腰,大骂:“谁啊?不想活了,敢打老娘!给我滚出来!看我不打瞎你的狗眼!”说完,踮着脚东张西望地叫嚣。
小林子才没那么笨,等着让她发现。一闪身又钻到对面“玉米林”里,手舞足蹈地笑翻在玉米行间里。
苏巧梅大喊了几声,没发现使坏的人,就垂头丧气地继续锄草。
捉弄完“仇人”,小林子神清气爽,哼着花儿(也叫少年,西北地区流传广泛的一种民歌,大多适合在山林幽径中传唱,曲调不多、基本固定,多表达爱情、讽刺世事等,因部分歌词不雅,大众对它的认可度并不高。)走向了前方不远的放牧地。
西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几乎与世隔绝,很少被外人提及。那里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条件艰苦、生活贫困,是全乡乃至全县出了名挂了号的特困村——后山村。
后山村辖于西华县夏北乡,距乡政府驻地二十二公里,距离县政府所在地就更远,将近六十公里路。村里人口不多,分散居住在三个小山头上。
村里有个不高的山,人们把它叫后山,县里叫黄土岭。村民之所以把它叫做后山,是有原因的。
黄土岭除了悬崖峭壁,就是寸草难生的黄土坡,有点高度就称作岭了。
村里人多地少,大家一开始就把主意打到了黄土岭上,试着开了几次荒,种了几茬土豆,每年挖掘的时候收成少的可怜,连籽种都没赚来。后来,有人就戏称她是后娘,一点也不照顾没亲娘的孩子。从此后娘山、后妈山这个外号都在村里传开了,但叫的最多大家公认的还是后山这个名字,他们痛恨地减掉了两个字,显出了绝决的态度——没娘就没娘吧,至少还有个爹。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个前山沟,像老天爷故意捉弄村民一样,一前一后,一沟一岭,多么巧合,多么互补。
前山沟里没有桃花满山坡、溪水淌青蛙的美景,有的还是黄土、断崖、矮草、洞穴,只不过比后山好点,能开梯田种点耐旱的胡麻、燕麦、土豆等作物,遇上雨水多点勤点的年份,多少有点安慰,不至于换不来籽种。
村里有些文化的老者难免联想说亲娘还是比后妈好啊!谁说不是呢,至少后山村的老少爷们都这么想。
时至初夏,一个炎热的下午,大概二点多的样子,小林子甩着自制的赶羊鞭(一根一米长的木棍,头上烫洞,铁丝穿洞成环状,环上拴细绳或布条,就成了鞭子。牛羊最怕这个,打起来比用木棍、土块来的顺手、来的疼)吆喝着出了村,直奔前山沟去放羊。
小林子叫吴傲林,长得虎头虎脑、身宽体胖、小短平头、国字方脸、浓眉大眼、鼻尖轻凸、唇厚齿白、耳阔微翘,一米四五的个子,身穿有点泛白的短袖和洗的灰白的青色长裤,裸脚踩露趾“双星”,足下生风,显得孔武有力。
他没精打采,一如往常穿梭在通往前山沟的农田小道上。
说路亦是渠。后山村缺水,不仅人畜缺水,地也缺水。遇到每年几次的农田灌溉,纵横交错的田间土路也就自然成为渠道,一米多宽的土路一时间呈现出黄水漫淌的壮观景象,各家在自己田头开个缺口,依次把水引到田间,一次让耕地喝个饱。
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不用费工费料衬砌渠道,给县乡节省了很多钱。其实,乡里有“一事一议”修桥补路的公益试点项目,只是村民出不了自筹的那部分钱而已,谁愿意拿路当渠、给人作嫁衣裳呢?这是没钱的无奈。其它富裕点的村就不是这个样子,几个大老板跑跑县里乡里,随便弄个名头,专项资金哗哗地自个儿来,挡也挡不住。什么道路铺沙硬化、建桥修渠……一切都因人而解、水到渠成,没那么多曲折和纠结,不但老板们尝到了甜头,而且某些人大肆宣扬升了官,最重要的是当地村民得了大大的实惠,他们才懒得管谁无利不起早、谁造势得升迁那些龌龊事。对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大水漫路之后,留下许多淤泥,三四天不见得能干,架子车、拖拉机、兰托碾过,基本平整的泥泞路上雕刻出深深的轴迹,骑车、拉车、走路都吃力,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轨道”,轻则摔跤,重则轮胎爆裂、脚踝扭伤,最可气的是将干未干的淤泥散发出阵阵恶臭,足以令人捂鼻掩口。不说还好,说多了都是伤。
不巧的是,前两天这条路刚走过水。
小林子扇着手赶着恶臭,自言自语:将来让你变油路,比过赵家村的沙石路。
小林子跟在羊群后面,七转八拐闪转腾挪地行走。
经过陈家玉米地头的时候,小林子捏起一团泥砸向了正在薄膜行间锄草的陈家小儿媳妇——苏巧梅。
他恨这个女人,因为有一次他偷看苏巧梅洗澡被打了一顿。不看到还好,看到就想脱光她,用玉米杆子抽打臀部,打得她嗷嗷只叫才过瘾。
小林子的“枪法”一向很准,直勾勾打到了她浑圆的屁股上,一团泥立刻变成“泥花”,溅得苏巧梅满身都是泥点子。
苏巧梅惊吓地跳起身站稳,双手叉腰,大骂:“谁啊?不想活了,敢打老娘!给我滚出来!看我不打瞎你的狗眼!”说完,踮着脚东张西望地叫嚣。
小林子才没那么笨,等着让她发现。一闪身又钻到对面“玉米林”里,手舞足蹈地笑翻在玉米行间里。
苏巧梅大喊了几声,没发现使坏的人,就垂头丧气地继续锄草。
捉弄完“仇人”,小林子神清气爽,哼着花儿(也叫少年,西北地区流传广泛的一种民歌,大多适合在山林幽径中传唱,曲调不多、基本固定,多表达爱情、讽刺世事等,因部分歌词不雅,大众对它的认可度并不高。)走向了前方不远的放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