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复明反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济南大牢。
一个又高又瘦,面目黝黑的中年文士一步一步,缓缓的走出了充满潮气的地牢,久违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整整七个月不见天日的他,只是象征性的眨了眨不适应强光的眼睛,表情木然,但他瘦弱的身形确如松柏一般挺拔,走起路来坚定有力。
“宁人兄!”
“义父!”
中年文士刚刚适应了强光,立见三位知己好友迎面而来,在三人的身后还有他的义女以及两位侍婢。此刻五人个个大喜过望,双眼泛红,泪光隐现,他淡然笑道:“太冲兄、子德兄、密之兄,哪一阵好风,把你们吹来了?”
最先的三人之中,有两位中年文士及一位六旬高僧,右首文士瓜子长脸,身形微胖,颚下一缕黑须,姓黄名宗羲,字太冲,浙江余姚人氏。左首文士脸若圆盘,体壮如山,唇上左右胡须长达下颚,颚下却是干干净净,有些滑稽,他姓李名因笃,字子德,陕西富平东乡人。中间的和尚身形瘦小,一身袈裟,姓方名以智,字密之,号弘智大师。三人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士林大儒,明亡之后,他们拒清不仕,游走天下,处处结交反清志士,以反清为毕生之志。今日他们齐聚济南,皆因面前这位中年文士。
这中年文士更是了得,他姓顾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氏,当今世上最具盛名的大儒。他原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明末动乱之际,高呼“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毅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四万,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顾炎武道:“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顾炎武深受感动,以反清为毕生志向,联络淮徐豪杰,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
奈何顾炎武、黄宗羲、李因笃、方以智这类人太少,明朝终灭,虽是如此,几人依旧不改反清之念。
一年前,顾炎武决议北游,以结纳各地抗清志士,考察北中国山川形势,徐图反清大业,至济南不幸身陷黄培诗案,受牢狱之灾。
所谓的黄培诗案,即是文(字)狱,清廷初定中原,极欲压服前明臣民,急需各类忠于满清的人才,罗织文网,制造血淋淋发的文(字)狱。
黄培是山东即墨人,明末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明亡后,隐居在家。他是位有才华的诗人,隐居乡间,不与清朝权贵结交,借诗明志,抒发胸襟。而受黄家几代恩遇的小人姜元衡却无耻投靠清朝,为求得荣华富贵,恩将仇报,纠合小人从黄培的诗词中摘抄了若干句子,断章取义地指控黄培有反清复明思想。
黄培诗案由此而起,文(字)狱因此而生,二百一十七个无辜的人受到了牵连。
姜元衡这个小人还觉得事情闹得不够大,上了一道《南北通逆》的禀文,指控路过济南的顾炎武等“故明废臣”和对清朝怀有二心之人,说他们不是密谋造反,就是诽谤朝廷。在这份居心叵测的禀文中,姜元衡点了约三百人的名字,企图制造一件大案。
顾炎武一个打酱油的路人,就这样因为诬告,莫名其妙的被抓进了大牢,险些丧命。
顾炎武终究不是常人,为救他性命,傅山、黄宗羲、李因笃、方以智、朱彝尊等友人的多方奔走竭力营救,终于就他救出了大牢。
见顾炎武还有心说笑,黄宗羲笑道:“宁人在里面倒是自在,可苦了我们这些人,四处找人为宁人说项,老... -->>
济南大牢。
一个又高又瘦,面目黝黑的中年文士一步一步,缓缓的走出了充满潮气的地牢,久违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整整七个月不见天日的他,只是象征性的眨了眨不适应强光的眼睛,表情木然,但他瘦弱的身形确如松柏一般挺拔,走起路来坚定有力。
“宁人兄!”
“义父!”
中年文士刚刚适应了强光,立见三位知己好友迎面而来,在三人的身后还有他的义女以及两位侍婢。此刻五人个个大喜过望,双眼泛红,泪光隐现,他淡然笑道:“太冲兄、子德兄、密之兄,哪一阵好风,把你们吹来了?”
最先的三人之中,有两位中年文士及一位六旬高僧,右首文士瓜子长脸,身形微胖,颚下一缕黑须,姓黄名宗羲,字太冲,浙江余姚人氏。左首文士脸若圆盘,体壮如山,唇上左右胡须长达下颚,颚下却是干干净净,有些滑稽,他姓李名因笃,字子德,陕西富平东乡人。中间的和尚身形瘦小,一身袈裟,姓方名以智,字密之,号弘智大师。三人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士林大儒,明亡之后,他们拒清不仕,游走天下,处处结交反清志士,以反清为毕生之志。今日他们齐聚济南,皆因面前这位中年文士。
这中年文士更是了得,他姓顾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氏,当今世上最具盛名的大儒。他原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明末动乱之际,高呼“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毅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四万,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顾炎武道:“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顾炎武深受感动,以反清为毕生志向,联络淮徐豪杰,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
奈何顾炎武、黄宗羲、李因笃、方以智这类人太少,明朝终灭,虽是如此,几人依旧不改反清之念。
一年前,顾炎武决议北游,以结纳各地抗清志士,考察北中国山川形势,徐图反清大业,至济南不幸身陷黄培诗案,受牢狱之灾。
所谓的黄培诗案,即是文(字)狱,清廷初定中原,极欲压服前明臣民,急需各类忠于满清的人才,罗织文网,制造血淋淋发的文(字)狱。
黄培是山东即墨人,明末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明亡后,隐居在家。他是位有才华的诗人,隐居乡间,不与清朝权贵结交,借诗明志,抒发胸襟。而受黄家几代恩遇的小人姜元衡却无耻投靠清朝,为求得荣华富贵,恩将仇报,纠合小人从黄培的诗词中摘抄了若干句子,断章取义地指控黄培有反清复明思想。
黄培诗案由此而起,文(字)狱因此而生,二百一十七个无辜的人受到了牵连。
姜元衡这个小人还觉得事情闹得不够大,上了一道《南北通逆》的禀文,指控路过济南的顾炎武等“故明废臣”和对清朝怀有二心之人,说他们不是密谋造反,就是诽谤朝廷。在这份居心叵测的禀文中,姜元衡点了约三百人的名字,企图制造一件大案。
顾炎武一个打酱油的路人,就这样因为诬告,莫名其妙的被抓进了大牢,险些丧命。
顾炎武终究不是常人,为救他性命,傅山、黄宗羲、李因笃、方以智、朱彝尊等友人的多方奔走竭力营救,终于就他救出了大牢。
见顾炎武还有心说笑,黄宗羲笑道:“宁人在里面倒是自在,可苦了我们这些人,四处找人为宁人说项,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