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 www.jjxxs.com,中国文学史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成為過去,出現的乃是路易士那樣的人物了。
當北伐時期的革命已經從記憶中漸漸淡忘,而新的時代啟示還沒有顯明,社會是在經常的破落中,這之際,游離出來的就有路易士那樣的人物,不止他一個,而是一群。他們沒有嚴重的失敗情緒,也沒有魅人的時代前景供他們追求。他們只是分散地對自己的被迫害而反抗,不是聯隊的戰鬥,也沒有號筒,各人只能信託自己;集體的戰略與戰術不需要,也不關心;看不見自己的同伴,也看不見敵人的全體。他們各個地戰敗,死亡,然而不能引起一個聯隊的覆滅的那樣嚴重的失敗情緒,偶爾也有小勝利,然而這種小勝利往往很快就消失。
路易士都是這樣,他在反抗,所以他的詩不同于吟風弄月那一套。然而他的反抗只是散兵戰,所以他的詩也不能成為時代的號筒。有如散兵戰之于集體的戰略與戰術是隔膜的,因此他沒有學習較為廣大、較為深入的理論體系的要求,也沒有全面地考察環境的要求。
他讀書甚少,對事實不求甚解,卻並不因此感覺自己的貧乏,倒是這樣反而可以保持自己的完整者,原因在此。他沒有攻打到敵人的要害,甚至不能發見敵人的要害所在。身在戰場,而如此孤單,所以他總是恐懼,懷疑全世界都在迫害他,而抓住任何一點,就用全副力量來攻打它,有如吉訶德先生之攻打風車。並且因為恐懼,他需要時時壯自己的膽,極力裝做驕傲,非常之注意自己的尊嚴。
如有些人所嘲笑他的,他把他所僅有的手杖與煙斗當做無敵的武器,其實卻不過等于吉訶德先生的不中用的長矛。而且也如吉訶德先生,總是戰敗的回數多,但也非完全沒有勝利。是這種不足道的勝敗,由此而生的失意與歡樂,憤怒與寬大,幻境與夢想,構成了他的詩的全部。
雖然如此,因為他究竟是在戰鬥,而他的詩也能準確地表現這種戰鬥,所以還是好詩。這種戰鬥雖然不足道,可是這時代正是千千萬萬小市民和路易士同一命運,走着同樣的道路,不過有的比較聰明些,因此也更缺少智慧些罷了。
這麼一種不足道的戰鬥,勝敗都不能驚人,而歸根還是各個地被擊倒,像蒼蠅一般靜靜地死掉,沒有同伴的鼓勵,甚至沒有牧師給他們做臨終的祈禱,他的墳墓上沒有花圈,也沒有十字架。這看來不像是悲劇的悲劇,乃是這時代最大的悲劇。路易士的詩,好處就在于刻劃出了這一群人的靈魂,它使人不愉快,然而並非可笑的。
我在好幾處把路易士比擬吉訶德先生,一定很合有些人的胃口,但我請求他們明白,吉訶德先生那樣的人物,起初是使觀眾發笑,漸漸的卻覺得不愉快,看完之后錯散,各人的心裏還有一種不能排遣的憂鬱,為吉訶德先生而哀傷,也為自己而哀傷了。路易士是有吉訶德先生的可笑之處的,幸而他不是市儈,所以也有吉訶德先生的嚴肅之處。
路易士的自稱為詩人,也和吉訶德先生的自稱為武士一樣,很受了一些人的嘲笑的。自稱為詩人,與自稱為文豪,大師,革命的戰士,固然同樣有礙眼的地方──但路易士還是幸而不是市儈,並非拿這來做招牌,另有所鬥。他沒有一般人所有的主義,沒有宗教,也沒有任何生意經,乃至于在人間他沒有得到一絲溫情。這樣的人,他的存在,他的理想,簡直找不到一個字眼來下一個定義。然而人是不能這樣生活的,即使不過如基茨自擬的墓誌銘所說,是“一個把他的名字寫在水上”的人吧,他還是要替自己找出生存的資格,工作的意義的。路易士的自稱為詩人,和有些人的自稱為文豪,大師,革命的戰士,不同的地方在此。
當然,他也有做作的地方,可是做作得很幼稚,甚至于有些地方使人聯想起阿q式的狡獪。但阿q的狡獪還是可愛的。因為老實人裝狡獪,不過使人笑,而狡獪者裝老實,卻使人憎,使人恐怖。路易士是善良的,無害的,有時候雖然出點小亂子,也不過如吉訶德先生之搗亂了羊群。但因為太善良了,甚至對于敵人都是無害的,這是路易士所代表的那一群人的悲哀,他們在這時代註定了只能做這樣的角色,他們也戰鬥,可是往往勝敗都不分曉,就這麼地被抹掉了。
路易士的話,集成冊子出版的,有“愛雲的奇人”“煩哀的日子”與“不朽的肖像”三種,氣氛有點像李賀與孟郊,卻分明是現代的產物。
最近我看到他發表的一首小詩“魚”還有“向文學告別”的原稿,都是很好的。我認為,一九二五至二七年中國革命,是中國文學的分水嶺,在詩的方面,革命前夕有郭沫若的“女神”做代表,革命失敗后的代表作品,則是路易士的。“女神”轟動一時,而路易士的詩不能,只是因為一個在飛揚的時代,另一個卻在停滯的,破碎的時代。
成為過去,出現的乃是路易士那樣的人物了。
當北伐時期的革命已經從記憶中漸漸淡忘,而新的時代啟示還沒有顯明,社會是在經常的破落中,這之際,游離出來的就有路易士那樣的人物,不止他一個,而是一群。他們沒有嚴重的失敗情緒,也沒有魅人的時代前景供他們追求。他們只是分散地對自己的被迫害而反抗,不是聯隊的戰鬥,也沒有號筒,各人只能信託自己;集體的戰略與戰術不需要,也不關心;看不見自己的同伴,也看不見敵人的全體。他們各個地戰敗,死亡,然而不能引起一個聯隊的覆滅的那樣嚴重的失敗情緒,偶爾也有小勝利,然而這種小勝利往往很快就消失。
路易士都是這樣,他在反抗,所以他的詩不同于吟風弄月那一套。然而他的反抗只是散兵戰,所以他的詩也不能成為時代的號筒。有如散兵戰之于集體的戰略與戰術是隔膜的,因此他沒有學習較為廣大、較為深入的理論體系的要求,也沒有全面地考察環境的要求。
他讀書甚少,對事實不求甚解,卻並不因此感覺自己的貧乏,倒是這樣反而可以保持自己的完整者,原因在此。他沒有攻打到敵人的要害,甚至不能發見敵人的要害所在。身在戰場,而如此孤單,所以他總是恐懼,懷疑全世界都在迫害他,而抓住任何一點,就用全副力量來攻打它,有如吉訶德先生之攻打風車。並且因為恐懼,他需要時時壯自己的膽,極力裝做驕傲,非常之注意自己的尊嚴。
如有些人所嘲笑他的,他把他所僅有的手杖與煙斗當做無敵的武器,其實卻不過等于吉訶德先生的不中用的長矛。而且也如吉訶德先生,總是戰敗的回數多,但也非完全沒有勝利。是這種不足道的勝敗,由此而生的失意與歡樂,憤怒與寬大,幻境與夢想,構成了他的詩的全部。
雖然如此,因為他究竟是在戰鬥,而他的詩也能準確地表現這種戰鬥,所以還是好詩。這種戰鬥雖然不足道,可是這時代正是千千萬萬小市民和路易士同一命運,走着同樣的道路,不過有的比較聰明些,因此也更缺少智慧些罷了。
這麼一種不足道的戰鬥,勝敗都不能驚人,而歸根還是各個地被擊倒,像蒼蠅一般靜靜地死掉,沒有同伴的鼓勵,甚至沒有牧師給他們做臨終的祈禱,他的墳墓上沒有花圈,也沒有十字架。這看來不像是悲劇的悲劇,乃是這時代最大的悲劇。路易士的詩,好處就在于刻劃出了這一群人的靈魂,它使人不愉快,然而並非可笑的。
我在好幾處把路易士比擬吉訶德先生,一定很合有些人的胃口,但我請求他們明白,吉訶德先生那樣的人物,起初是使觀眾發笑,漸漸的卻覺得不愉快,看完之后錯散,各人的心裏還有一種不能排遣的憂鬱,為吉訶德先生而哀傷,也為自己而哀傷了。路易士是有吉訶德先生的可笑之處的,幸而他不是市儈,所以也有吉訶德先生的嚴肅之處。
路易士的自稱為詩人,也和吉訶德先生的自稱為武士一樣,很受了一些人的嘲笑的。自稱為詩人,與自稱為文豪,大師,革命的戰士,固然同樣有礙眼的地方──但路易士還是幸而不是市儈,並非拿這來做招牌,另有所鬥。他沒有一般人所有的主義,沒有宗教,也沒有任何生意經,乃至于在人間他沒有得到一絲溫情。這樣的人,他的存在,他的理想,簡直找不到一個字眼來下一個定義。然而人是不能這樣生活的,即使不過如基茨自擬的墓誌銘所說,是“一個把他的名字寫在水上”的人吧,他還是要替自己找出生存的資格,工作的意義的。路易士的自稱為詩人,和有些人的自稱為文豪,大師,革命的戰士,不同的地方在此。
當然,他也有做作的地方,可是做作得很幼稚,甚至于有些地方使人聯想起阿q式的狡獪。但阿q的狡獪還是可愛的。因為老實人裝狡獪,不過使人笑,而狡獪者裝老實,卻使人憎,使人恐怖。路易士是善良的,無害的,有時候雖然出點小亂子,也不過如吉訶德先生之搗亂了羊群。但因為太善良了,甚至對于敵人都是無害的,這是路易士所代表的那一群人的悲哀,他們在這時代註定了只能做這樣的角色,他們也戰鬥,可是往往勝敗都不分曉,就這麼地被抹掉了。
路易士的話,集成冊子出版的,有“愛雲的奇人”“煩哀的日子”與“不朽的肖像”三種,氣氛有點像李賀與孟郊,卻分明是現代的產物。
最近我看到他發表的一首小詩“魚”還有“向文學告別”的原稿,都是很好的。我認為,一九二五至二七年中國革命,是中國文學的分水嶺,在詩的方面,革命前夕有郭沫若的“女神”做代表,革命失敗后的代表作品,則是路易士的。“女神”轟動一時,而路易士的詩不能,只是因為一個在飛揚的時代,另一個卻在停滯的,破碎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