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 www.jjxxs.com,1911新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气氛热烈而又古怪的入城式到了快中午才结束,雨辰已经堂而皇之的在原两江总督衙门挂出了江苏军政府都督牌子,有他大名的安民告示已经贴得满城都是。而徐固卿也在浙军和镇军的支持下在小营挂出了江苏临时政府的都督招牌,在南京,一时出现了一城两督的局面。对此雨辰倒也不恼火,对人家解说是他管军政,而徐固卿管的是民政,什么涉及到用钱的事情,他一概推到徐固卿那里。还美其名曰军政分立,要知道,他可只给徐固卿他们只留了二十万两的残羹,还串通了张人骏把所有簿册都修改了,让人没处查根去。
他只是忙着扩编军队,加强训练,收编江苏各处的游杂武装。不时还和江苏的名流士绅往还一下。在十省代表都云集上海的时候,惟有雨都督这里,还是安之若素。有人问起,他只说自己是一介军人,只管打仗,不管政治。
另外江防军的军械,南京的军资储备,南京的各个陆军学堂都被他把在了手里,没有半点要分润出去的意思。在十天内,他的苏沪革命军已经正式扩编为江苏陆军第一师,辖两个旅,四个步兵团。另外还辖教导团、炮兵团、辎重团、工兵团,骑兵团。每个旅都相当于混成旅,都是十个营的建制(六个步兵营,炮、工、骑、机关枪各一营),整个南京城的武器几乎都集中到他那个师里了。一下膨胀到1.9万余人的实力。满心思想大捞一把的镇军和浙军却都还是进城多少人枪,现在还是多少人枪。徐固卿的这个都督,当得是有点底气不足。
南京的克复,也促使了满清朝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北方英国人办的北华捷报,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都刊登出社论,认为南京的光复。标志着南北对峙的局面真正形成,而满清朝廷的存在,也彻底成为一种笑话。下面就是北方实力派和南方民党之间的和谈了。和这些社论同时配发的照片,往往都是孙中山在船上招手和雨辰骑在马上侧身敬礼的照片。
而此时在南京,在胡汉民的主持下。光复或者独立的十七省代表陆续来到南京,开始了临时政府的筹备会议。而同时在上海,孙中山,宋教仁,黄克强等人,也在为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宋教仁强烈建议采用责任内阁制,而中山先生断然决定采用总统制,在他的强势要求下。组织形式也最终确定下来。而各省代表在南京的预备会议,也讨论决定出了三个原则:一、组织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以每省各一票选举决定。二、采用公历纪元。三、与北方袁世凯举行和谈。南方局势,随着南京底定,终于初见端倪。
当你的军队扩充到两万人的时候,最缺乏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干部!
当时南京城里可以用一个词形容,纷乱。在同盟会人物的组织下,陆续赶来支援的各省部队就有粤军、桂军、赣军、湘军、闽军…………加上形形色色的民军,敢死队,先锋队。他们没赶上光复南京,却都以光复功臣自居,在南京城厢这些乱纷纷的队伍陆续达到了快十万之多。雨辰对这些人的粮饷一概是撒手不问,也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看他。这些天来,他的心思就扑在了两件事情上,一是建立江苏陆军第一师随营学校。以原陆军第四中学的教师为骨干,集合武备学堂,测量学堂,陆军小学校等等接收过来的教学力量。整顿成一个颇有规模的养成机构。从部队中抽调军官,先进行一期六个月的速成培训。
雨辰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个部队成分还算是比较复杂,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怎么巩固部队,怎么让这支部队完全的为他所用。他的头顶始终有同盟会这个巨大的阴影。调训军官,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
第二件事情就是编组北上支队,准备继续北伐,将苏北张勋的残余势力彻底打垮。在苏北有两条铁路干线交错,还有运河和淮北的盐,利益所在,绝不能放弃。而且苏北也是南... -->>
这个气氛热烈而又古怪的入城式到了快中午才结束,雨辰已经堂而皇之的在原两江总督衙门挂出了江苏军政府都督牌子,有他大名的安民告示已经贴得满城都是。而徐固卿也在浙军和镇军的支持下在小营挂出了江苏临时政府的都督招牌,在南京,一时出现了一城两督的局面。对此雨辰倒也不恼火,对人家解说是他管军政,而徐固卿管的是民政,什么涉及到用钱的事情,他一概推到徐固卿那里。还美其名曰军政分立,要知道,他可只给徐固卿他们只留了二十万两的残羹,还串通了张人骏把所有簿册都修改了,让人没处查根去。
他只是忙着扩编军队,加强训练,收编江苏各处的游杂武装。不时还和江苏的名流士绅往还一下。在十省代表都云集上海的时候,惟有雨都督这里,还是安之若素。有人问起,他只说自己是一介军人,只管打仗,不管政治。
另外江防军的军械,南京的军资储备,南京的各个陆军学堂都被他把在了手里,没有半点要分润出去的意思。在十天内,他的苏沪革命军已经正式扩编为江苏陆军第一师,辖两个旅,四个步兵团。另外还辖教导团、炮兵团、辎重团、工兵团,骑兵团。每个旅都相当于混成旅,都是十个营的建制(六个步兵营,炮、工、骑、机关枪各一营),整个南京城的武器几乎都集中到他那个师里了。一下膨胀到1.9万余人的实力。满心思想大捞一把的镇军和浙军却都还是进城多少人枪,现在还是多少人枪。徐固卿的这个都督,当得是有点底气不足。
南京的克复,也促使了满清朝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北方英国人办的北华捷报,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都刊登出社论,认为南京的光复。标志着南北对峙的局面真正形成,而满清朝廷的存在,也彻底成为一种笑话。下面就是北方实力派和南方民党之间的和谈了。和这些社论同时配发的照片,往往都是孙中山在船上招手和雨辰骑在马上侧身敬礼的照片。
而此时在南京,在胡汉民的主持下。光复或者独立的十七省代表陆续来到南京,开始了临时政府的筹备会议。而同时在上海,孙中山,宋教仁,黄克强等人,也在为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宋教仁强烈建议采用责任内阁制,而中山先生断然决定采用总统制,在他的强势要求下。组织形式也最终确定下来。而各省代表在南京的预备会议,也讨论决定出了三个原则:一、组织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以每省各一票选举决定。二、采用公历纪元。三、与北方袁世凯举行和谈。南方局势,随着南京底定,终于初见端倪。
当你的军队扩充到两万人的时候,最缺乏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干部!
当时南京城里可以用一个词形容,纷乱。在同盟会人物的组织下,陆续赶来支援的各省部队就有粤军、桂军、赣军、湘军、闽军…………加上形形色色的民军,敢死队,先锋队。他们没赶上光复南京,却都以光复功臣自居,在南京城厢这些乱纷纷的队伍陆续达到了快十万之多。雨辰对这些人的粮饷一概是撒手不问,也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看他。这些天来,他的心思就扑在了两件事情上,一是建立江苏陆军第一师随营学校。以原陆军第四中学的教师为骨干,集合武备学堂,测量学堂,陆军小学校等等接收过来的教学力量。整顿成一个颇有规模的养成机构。从部队中抽调军官,先进行一期六个月的速成培训。
雨辰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个部队成分还算是比较复杂,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怎么巩固部队,怎么让这支部队完全的为他所用。他的头顶始终有同盟会这个巨大的阴影。调训军官,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
第二件事情就是编组北上支队,准备继续北伐,将苏北张勋的残余势力彻底打垮。在苏北有两条铁路干线交错,还有运河和淮北的盐,利益所在,绝不能放弃。而且苏北也是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