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金丝鸳鸯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福建戚继光的营盘连绵十数里,旌旗迎风招展,刀枪映日生辉,从北、东、西三面,对漳浦城构成钳夹之势。
廖志纬一行五人催马趋近营盘,廖展雄亮出戚继光托他送姚氏母子回浙江时给的金鈚令箭,由小校报知值巡军官。
这日值巡军官正是胡宜春。他走出营来,一眼望去,心中一惊:怎么姑姑也来了!难道家中出了事么?
只见五人滚鞍下马,胡云霞道:“春儿,快来见过你二表叔!”
这五人中,一个是他姑姑,一个是他妹妹,胡宜春自是认识;廖展雄年初与胡宜秋从云南同来,虽然只住数日,表兄弟甚是投契;蒯素英两多月前来找廖展雄,曾见过一面,也是认识的,心想:敢情那中年儒士便是廖家二表叔?于是躬身施礼道:“小侄叩见二表叔。”
廖志纬笑道:“听说表侄已职任参将,年轻有为,可喜可贺。戚将军在哪里?快引我们前去。”
胡宜春答道:“是!”翻身上了马弁牵过来的白马,在前面领路,众人皆上马随后。
约行三四里,望见一个特大的军帐,但见帐前旗杆上高挑一面大纛,中间绣了一个斗大的“戚”字;大纛迎风扑喇喇作响,仿佛在显示着大将的威严。胡宜春在帐前下马,道:“待我进去通报。”众人也随之下马。
片刻,戚继光亲自出帐相迎,一眼看见廖志纬,喜道:“钱先生一别两年有余,可想杀下官也!”与众人一一招呼后,即拉廖志纬并肩进帐。
众人皆是惊讶,原来廖志纬与戚将军竟是老相识!胡宜春本待引介,却插不上话,只好跟了进去。
众人进了大帐,随之挑帘走进后帐。戚继光吩咐中军官道:“快些摆酒,给钱先生诸位接风洗尘,另传谕诸将来大帐同饮。”
分宾主落座,小校奉了茶,戚继光问道:“钱先生,这一向都在何处?”
廖志纬道:“小生本名廖志纬,化名钱思玉,蒙将军错爱,得随军中效力数载。两年前,小生去金华催粮,偶然中得知当年小观音曾出家浙江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因此联想到随小观音失踪的那本徐达兵书。为平倭寇计,小生前去普陀山寻找徐达兵书,欲献兵书于军前。然而此乃捕风捉影之事,实无把握,故未能明言于将军,只留笺而去,诚是大不敬,还望将军恕罪。”接下来叙了离营后诸事。胡云霞听了廖志纬的叙说,内心喜道:我乳名玉儿,二郎更名“思玉”可见他念我之情。
戚继光笑道:“钱先生吉人自有天相,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此番前来,定有以教我,平倭之期不远了。”
说话间中军官报酒宴业已安排停当,戚继光邀廖志纬等人入席。须臾,钟离通、王大刀、陆方诸将,文秉才、岳平、何三姑、何五姑众人,陆续赶至中军大帐。诸将都来拜见“钱先生”众人过来与廖展雄、胡宜秋相见,岳平也叩见了师父。大家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互相绍介寒暄,好不热闹。
刘凯的营地较远,带冲儿最后赶到。冲儿上前给先生叩头请安。两年多不见,冲儿长得越发魁梧了,俨然是个彪形大汉。廖志纬听说他因杀敌有功,已升任千户,拍着他的肩头,笑道:“冲儿没给为师丢脸。”
刘凯道:“劣子能有今日,皆先生训导之力。”又对冲儿道:“不可忘了先生的栽培之恩!”
冲儿道:“孩儿谨记,不敢有忘。”
刘氏父子入席。大家欢欣喜悦,饮至一更天才散。钟离通、文秉才等人各自回帐,胡云霞、廖展雄、胡宜秋、蒯素英由中军官安排帐篷歇息不题。戚继光独留廖志纬于中军大帐,研讨军务。
在中军大帐的后帐内,戚继光与廖志纬面烛对坐,戚继光道:“先生既得徐达兵书,何以教我?”
廖志纬道:“当今武林觊觎徐达兵书者,不可胜数,是以小生不敢随身携带兵书,而藏兵书于一个秘密之处。不过小生已然将兵书熟记在心,将军可愿听否?”
戚继光道:“愿听其详。”
廖志纬道:“‘徐达兵书’是世人的俗称,书名实为兵机要略,因著者为徐达,故而称之。徐达兵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讲内功心法,化内气为‘兵’;中卷讲兵械之‘兵’,剑枪等兵械招式;下卷讲用兵之‘兵’,行军布阵要旨。”
戚继光道:“请诵下卷。”
廖志纬道:“兵书下卷开头写道:‘凡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下之心主行,心神竭而行必怠矣。行怠,不败若何?夫兵贵精而不在于臃多,以精锐之兵,振心神而鼓勇气,则攻无不摧,战无不胜!’”
戚继光道:“写得好!这是从孙子兵法中化出来的。”
廖志纬道:“其后兵书分叙用兵之道,行军要旨,布阵之法。”于是逐一背诵。
戚继光默默听着,连连点头。待听完之后,道:“烦先生将‘牧牛阵’一节复诵一遍。”
廖志纬诵道:“乡里水田,纵横交错,块块如镜,余幼时曾牧牛其间。常有他乡之客,来寻戚旧,欲速达村庄,趋行于直向村庄之田埂,往往沟塘横阻于前,只得迂回绕行,反延误时辰也。余每告之曰:‘但行白色无草之田间小路,观似曲曲弯弯,其实系最捷之径。’或曰:‘何也?’答曰:‘农夫多行其径,故而无草路白,非捷而何?’倘取其意,因循地势,列阵于军前,诱敌于迷途之中,出击左右,截而歼之,其功未必下于诸葛武侯之八阵图也。缘牧牛有感,可名‘牧牛阵’。”
戚继光沉思良久,道:“漳浦之东有章鱼谷,请先生明日一观,看可否布牧牛阵。”
廖志纬道:“唯听将军吩咐。”
戚继光道:“度今日之势,何以平倭,先生有良策否?”
廖志纬道:“倭寇本是海盗,善舟楫游弋于海上。夫攻城掠地者,唯为财帛妇女,是以行无定所,能掠则掠,遇阻入海。倭寇一旦入海,如鱼得水,苍海之大,何以寻尔?倭寇入海之后,再伺机登陆抢掠,故而防不胜防。将军意欲一举殄灭倭寇,永免后患,小生窃以为断其入海之道,绝其得水之利,就陆地悉歼之,是为上策。”
戚继光道:“先生计将安了?”
廖志纬道:“据闻倭寇有海船数百艘,俱泊于浮头湾旧镇港,而旧镇离漳浦不过四十里,须用奇计先毁其船,断其归海之路”
戚继光大喜道:“此计甚妙。下一步当如何行动?”
廖志纬道:“此计若如愿而成,倭寇之船即毁于一旦,他们无法逃往海上,必然南窜潮、汕。将军可先修书信一封,委一得力之人,送往广东潮州俞大猷总兵处,邀其伏兵截杀,虽不能全歼倭寇,当折其大部精锐,尔后福建、广东两军合力围猎,平倭之日可期也。”
戚继光道:“下官之有先生,如齐国田忌之有孙膑也。若先生早回军营,此时或倭寇尽平矣!”
廖志纬道:“不然,将军谬奖了。小生若非幸获徐达兵书,焉有今日之愚见?”说罢二人哈哈大笑。
此时风吹帐帘摆动,一束曙光射进了中军大帐。
且说来至福建戚家军大营已有一个多月了,众侠士正等待着中军大帐的派遣。在这些日子里,蒯素英见廖展雄与胡宜秋、文秉才与何三姑、岳平与何五姑,都是成双成对地在一起缱绻私语,而自己却是只身一人,不免伤情。蒯素英闲暇无事,有时去胡云霞处聊聊天,以排遣寂寞,因为廖志纬已到章鱼谷布阵去了,她也是一个人在帐内。
这晚二更天,蒯素英心乱如麻,怎么也睡不着,想起今天午后,廖展雄被遣往章鱼谷,临行时与胡宜秋两情依依的情景,但觉满目萧然,无限惆怅。
此时下弦月还没有升起,只是满天星斗。蒯素英慢慢步出军帐,向北边一片树林走去。夜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蟋蟀在草丛里振羽,萤火虫三五成群绕枝飞行,苍穹上繁星明灭,幼童般顽皮地眨着眼睛,像是在嘲笑这荒野中踽踽独行之人。
蒯素英又一次回想起廖志纬的话:“家兄在日与蒯老镖头极是友善,曾酒后谈论过两家结亲之事,但始终未请媒妁,未委禽妆,也未贶赠信物,礼数中不能认为业已定聘。后因我离家出走,以致家父忧郁病故,雄儿又在九华山学艺,家兄怎会再谈及这门亲事?”这一席话入情入理,但无疑否定了廖展雄与蒯素英亲事的存在。
蒯素英心道:是呀,我还不出大媒为何人,又拿不出定亲信物,怎能只凭双方父亲酒后之言而认定这门亲事呢?
念及于此,蒯素英仰视群星拱簇的北斗,想起了惜别已久的故乡与往事,一时思绪万千:我一孤身女子,不畏艰难,数千里寻夫,实指望有所归宿,然而事与愿违,终成幻影。廖公子对我极是关切,如他所说,像对亲妹妹一样看待我,但却没有丝毫儿女柔情,他只是把我看成他的救命恩人。唉,这也难怪他,他与胡姑娘在患难中凝结的情爱,当是真诚无瑕的,我只有羡慕,哪里还能妒嫉?由于我的介入,使他们平静的爱湖上泛起了许多漪涟,我爱他,却又对不起他。命运为何这样无情地作弄人?命运为何对我这样冷漠凄凉?庐州故乡就在那北斗星下,父母早已西行,负担沉重的姐姐能给我什么帮助?我的归宿何在?她深深叹了一口气,依然凝视着那群星拱簇的北斗,悲从中来,泪如雨下,不禁诉唱道:“
那荧荧七星唤名北斗,
那下面是我故乡所在南直庐州。
北斗啊,你可为迷途的人指明方向,
却不能为我指明路径解除郁忧。
她停了停,又长叹一声,神情悲伤凄厉,续诉唱道:
此刻你为何冷眼斜视将我瞅?
嘲笑我异乡女孤伶伶作多情愁。
情丝已断但仍缠心头伴我走尽这人生路,
来夜里,你点点寒光却只能筛洒在我的坟头。
江淮之间庐州一带妇人,遇有悲伤之事,习惯边哭边诉唱,所诉唱之语即为悲伤之事,借以发泄悲伤,此风俗沿袭至今不绝。
诉唱毕,蒯素英解下腰际的白绫带,打了个活䙌死结,走到一棵大树下,选择一个适当的枝丫,纵身将绫带拴于枝丫上,飘身而下,然后又苶呆呆的,望着那绫**神:难道我廿一年华,就这样香消玉殒了么?想到这里,蒯素英心头一阵难过,叹了一声道:“唉,还有什么值得我留念这人世间!”理了理头发,整了整衣襟,轻轻一跃,抓住绫带,往颈子上一套,两手一松,刹那间觉得胸闷难熬,脑际“轰”响,本能地想抬手去抓那绫带,可是手再也抬不起来了。辞曰:
可怜异土千金女,
将作南柯一梦人。
时已三更,下弦月自东方升起,皎白如水。胡宜春手按剑柄,正巡逻到北边营地,隐隐听得有人哀叹,声音甚是凄厉悲切。他寻声走去,借着星月之光,朦胧看见那片树林边的一棵大树上,吊着一个白衣人,在微微悠荡。他不暇思索,抽剑出鞘,将长剑掷过去,斩断了绫带,那人“扑通”落地。
胡宜春脚尖一点,三起三落,纵至那人跟前,探手一摸,鼻际尚有如丝气息,于是矮身蹲下,深吸一口气,对着那人的嘴吹进去,如此反复多次。良久,那人身子动了一下,叹了一声,胡宜春站起身来,用衣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自语道:“总算救过来了。”
那人手脚动了动,慢慢睁开疲倦的眼睛,看面前站着一人,知是他救了自己,声音颤抖道:“你何必救我?我还是死了好。”
此时,胡宜春听那人说话声音,注目凝视,方才看清,说道:“噢,这不是蒯姑娘么?为何要寻短见?”
蒯素英长叹一声道:“这是你们男人所不懂的。”
胡宜春扶她起来,道:“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还是回去吧。”蒯素英慢慢站起,但两腿发软,不能移步,胡宜春只得将她抱起,向军营走去。
胡宜春但觉触手软温滑腻,柔若无骨,不禁心头一动,面色红至耳后,继而一定神,暗地责备自己:我适才为何没有,现下却生妄念!蒯素英被他那两只有力的手臂搂抱着,暖和和的,无比舒适,于是闭上双目,什么也不想了。
胡宜春把蒯素英抱到姑姑胡云霞的帐前,叫醒姑姑,进入军帐,将她放在姑姑床上,向姑姑叙说了林边所遇之事... -->>
福建戚继光的营盘连绵十数里,旌旗迎风招展,刀枪映日生辉,从北、东、西三面,对漳浦城构成钳夹之势。
廖志纬一行五人催马趋近营盘,廖展雄亮出戚继光托他送姚氏母子回浙江时给的金鈚令箭,由小校报知值巡军官。
这日值巡军官正是胡宜春。他走出营来,一眼望去,心中一惊:怎么姑姑也来了!难道家中出了事么?
只见五人滚鞍下马,胡云霞道:“春儿,快来见过你二表叔!”
这五人中,一个是他姑姑,一个是他妹妹,胡宜春自是认识;廖展雄年初与胡宜秋从云南同来,虽然只住数日,表兄弟甚是投契;蒯素英两多月前来找廖展雄,曾见过一面,也是认识的,心想:敢情那中年儒士便是廖家二表叔?于是躬身施礼道:“小侄叩见二表叔。”
廖志纬笑道:“听说表侄已职任参将,年轻有为,可喜可贺。戚将军在哪里?快引我们前去。”
胡宜春答道:“是!”翻身上了马弁牵过来的白马,在前面领路,众人皆上马随后。
约行三四里,望见一个特大的军帐,但见帐前旗杆上高挑一面大纛,中间绣了一个斗大的“戚”字;大纛迎风扑喇喇作响,仿佛在显示着大将的威严。胡宜春在帐前下马,道:“待我进去通报。”众人也随之下马。
片刻,戚继光亲自出帐相迎,一眼看见廖志纬,喜道:“钱先生一别两年有余,可想杀下官也!”与众人一一招呼后,即拉廖志纬并肩进帐。
众人皆是惊讶,原来廖志纬与戚将军竟是老相识!胡宜春本待引介,却插不上话,只好跟了进去。
众人进了大帐,随之挑帘走进后帐。戚继光吩咐中军官道:“快些摆酒,给钱先生诸位接风洗尘,另传谕诸将来大帐同饮。”
分宾主落座,小校奉了茶,戚继光问道:“钱先生,这一向都在何处?”
廖志纬道:“小生本名廖志纬,化名钱思玉,蒙将军错爱,得随军中效力数载。两年前,小生去金华催粮,偶然中得知当年小观音曾出家浙江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因此联想到随小观音失踪的那本徐达兵书。为平倭寇计,小生前去普陀山寻找徐达兵书,欲献兵书于军前。然而此乃捕风捉影之事,实无把握,故未能明言于将军,只留笺而去,诚是大不敬,还望将军恕罪。”接下来叙了离营后诸事。胡云霞听了廖志纬的叙说,内心喜道:我乳名玉儿,二郎更名“思玉”可见他念我之情。
戚继光笑道:“钱先生吉人自有天相,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此番前来,定有以教我,平倭之期不远了。”
说话间中军官报酒宴业已安排停当,戚继光邀廖志纬等人入席。须臾,钟离通、王大刀、陆方诸将,文秉才、岳平、何三姑、何五姑众人,陆续赶至中军大帐。诸将都来拜见“钱先生”众人过来与廖展雄、胡宜秋相见,岳平也叩见了师父。大家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互相绍介寒暄,好不热闹。
刘凯的营地较远,带冲儿最后赶到。冲儿上前给先生叩头请安。两年多不见,冲儿长得越发魁梧了,俨然是个彪形大汉。廖志纬听说他因杀敌有功,已升任千户,拍着他的肩头,笑道:“冲儿没给为师丢脸。”
刘凯道:“劣子能有今日,皆先生训导之力。”又对冲儿道:“不可忘了先生的栽培之恩!”
冲儿道:“孩儿谨记,不敢有忘。”
刘氏父子入席。大家欢欣喜悦,饮至一更天才散。钟离通、文秉才等人各自回帐,胡云霞、廖展雄、胡宜秋、蒯素英由中军官安排帐篷歇息不题。戚继光独留廖志纬于中军大帐,研讨军务。
在中军大帐的后帐内,戚继光与廖志纬面烛对坐,戚继光道:“先生既得徐达兵书,何以教我?”
廖志纬道:“当今武林觊觎徐达兵书者,不可胜数,是以小生不敢随身携带兵书,而藏兵书于一个秘密之处。不过小生已然将兵书熟记在心,将军可愿听否?”
戚继光道:“愿听其详。”
廖志纬道:“‘徐达兵书’是世人的俗称,书名实为兵机要略,因著者为徐达,故而称之。徐达兵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讲内功心法,化内气为‘兵’;中卷讲兵械之‘兵’,剑枪等兵械招式;下卷讲用兵之‘兵’,行军布阵要旨。”
戚继光道:“请诵下卷。”
廖志纬道:“兵书下卷开头写道:‘凡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下之心主行,心神竭而行必怠矣。行怠,不败若何?夫兵贵精而不在于臃多,以精锐之兵,振心神而鼓勇气,则攻无不摧,战无不胜!’”
戚继光道:“写得好!这是从孙子兵法中化出来的。”
廖志纬道:“其后兵书分叙用兵之道,行军要旨,布阵之法。”于是逐一背诵。
戚继光默默听着,连连点头。待听完之后,道:“烦先生将‘牧牛阵’一节复诵一遍。”
廖志纬诵道:“乡里水田,纵横交错,块块如镜,余幼时曾牧牛其间。常有他乡之客,来寻戚旧,欲速达村庄,趋行于直向村庄之田埂,往往沟塘横阻于前,只得迂回绕行,反延误时辰也。余每告之曰:‘但行白色无草之田间小路,观似曲曲弯弯,其实系最捷之径。’或曰:‘何也?’答曰:‘农夫多行其径,故而无草路白,非捷而何?’倘取其意,因循地势,列阵于军前,诱敌于迷途之中,出击左右,截而歼之,其功未必下于诸葛武侯之八阵图也。缘牧牛有感,可名‘牧牛阵’。”
戚继光沉思良久,道:“漳浦之东有章鱼谷,请先生明日一观,看可否布牧牛阵。”
廖志纬道:“唯听将军吩咐。”
戚继光道:“度今日之势,何以平倭,先生有良策否?”
廖志纬道:“倭寇本是海盗,善舟楫游弋于海上。夫攻城掠地者,唯为财帛妇女,是以行无定所,能掠则掠,遇阻入海。倭寇一旦入海,如鱼得水,苍海之大,何以寻尔?倭寇入海之后,再伺机登陆抢掠,故而防不胜防。将军意欲一举殄灭倭寇,永免后患,小生窃以为断其入海之道,绝其得水之利,就陆地悉歼之,是为上策。”
戚继光道:“先生计将安了?”
廖志纬道:“据闻倭寇有海船数百艘,俱泊于浮头湾旧镇港,而旧镇离漳浦不过四十里,须用奇计先毁其船,断其归海之路”
戚继光大喜道:“此计甚妙。下一步当如何行动?”
廖志纬道:“此计若如愿而成,倭寇之船即毁于一旦,他们无法逃往海上,必然南窜潮、汕。将军可先修书信一封,委一得力之人,送往广东潮州俞大猷总兵处,邀其伏兵截杀,虽不能全歼倭寇,当折其大部精锐,尔后福建、广东两军合力围猎,平倭之日可期也。”
戚继光道:“下官之有先生,如齐国田忌之有孙膑也。若先生早回军营,此时或倭寇尽平矣!”
廖志纬道:“不然,将军谬奖了。小生若非幸获徐达兵书,焉有今日之愚见?”说罢二人哈哈大笑。
此时风吹帐帘摆动,一束曙光射进了中军大帐。
且说来至福建戚家军大营已有一个多月了,众侠士正等待着中军大帐的派遣。在这些日子里,蒯素英见廖展雄与胡宜秋、文秉才与何三姑、岳平与何五姑,都是成双成对地在一起缱绻私语,而自己却是只身一人,不免伤情。蒯素英闲暇无事,有时去胡云霞处聊聊天,以排遣寂寞,因为廖志纬已到章鱼谷布阵去了,她也是一个人在帐内。
这晚二更天,蒯素英心乱如麻,怎么也睡不着,想起今天午后,廖展雄被遣往章鱼谷,临行时与胡宜秋两情依依的情景,但觉满目萧然,无限惆怅。
此时下弦月还没有升起,只是满天星斗。蒯素英慢慢步出军帐,向北边一片树林走去。夜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蟋蟀在草丛里振羽,萤火虫三五成群绕枝飞行,苍穹上繁星明灭,幼童般顽皮地眨着眼睛,像是在嘲笑这荒野中踽踽独行之人。
蒯素英又一次回想起廖志纬的话:“家兄在日与蒯老镖头极是友善,曾酒后谈论过两家结亲之事,但始终未请媒妁,未委禽妆,也未贶赠信物,礼数中不能认为业已定聘。后因我离家出走,以致家父忧郁病故,雄儿又在九华山学艺,家兄怎会再谈及这门亲事?”这一席话入情入理,但无疑否定了廖展雄与蒯素英亲事的存在。
蒯素英心道:是呀,我还不出大媒为何人,又拿不出定亲信物,怎能只凭双方父亲酒后之言而认定这门亲事呢?
念及于此,蒯素英仰视群星拱簇的北斗,想起了惜别已久的故乡与往事,一时思绪万千:我一孤身女子,不畏艰难,数千里寻夫,实指望有所归宿,然而事与愿违,终成幻影。廖公子对我极是关切,如他所说,像对亲妹妹一样看待我,但却没有丝毫儿女柔情,他只是把我看成他的救命恩人。唉,这也难怪他,他与胡姑娘在患难中凝结的情爱,当是真诚无瑕的,我只有羡慕,哪里还能妒嫉?由于我的介入,使他们平静的爱湖上泛起了许多漪涟,我爱他,却又对不起他。命运为何这样无情地作弄人?命运为何对我这样冷漠凄凉?庐州故乡就在那北斗星下,父母早已西行,负担沉重的姐姐能给我什么帮助?我的归宿何在?她深深叹了一口气,依然凝视着那群星拱簇的北斗,悲从中来,泪如雨下,不禁诉唱道:“
那荧荧七星唤名北斗,
那下面是我故乡所在南直庐州。
北斗啊,你可为迷途的人指明方向,
却不能为我指明路径解除郁忧。
她停了停,又长叹一声,神情悲伤凄厉,续诉唱道:
此刻你为何冷眼斜视将我瞅?
嘲笑我异乡女孤伶伶作多情愁。
情丝已断但仍缠心头伴我走尽这人生路,
来夜里,你点点寒光却只能筛洒在我的坟头。
江淮之间庐州一带妇人,遇有悲伤之事,习惯边哭边诉唱,所诉唱之语即为悲伤之事,借以发泄悲伤,此风俗沿袭至今不绝。
诉唱毕,蒯素英解下腰际的白绫带,打了个活䙌死结,走到一棵大树下,选择一个适当的枝丫,纵身将绫带拴于枝丫上,飘身而下,然后又苶呆呆的,望着那绫**神:难道我廿一年华,就这样香消玉殒了么?想到这里,蒯素英心头一阵难过,叹了一声道:“唉,还有什么值得我留念这人世间!”理了理头发,整了整衣襟,轻轻一跃,抓住绫带,往颈子上一套,两手一松,刹那间觉得胸闷难熬,脑际“轰”响,本能地想抬手去抓那绫带,可是手再也抬不起来了。辞曰:
可怜异土千金女,
将作南柯一梦人。
时已三更,下弦月自东方升起,皎白如水。胡宜春手按剑柄,正巡逻到北边营地,隐隐听得有人哀叹,声音甚是凄厉悲切。他寻声走去,借着星月之光,朦胧看见那片树林边的一棵大树上,吊着一个白衣人,在微微悠荡。他不暇思索,抽剑出鞘,将长剑掷过去,斩断了绫带,那人“扑通”落地。
胡宜春脚尖一点,三起三落,纵至那人跟前,探手一摸,鼻际尚有如丝气息,于是矮身蹲下,深吸一口气,对着那人的嘴吹进去,如此反复多次。良久,那人身子动了一下,叹了一声,胡宜春站起身来,用衣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自语道:“总算救过来了。”
那人手脚动了动,慢慢睁开疲倦的眼睛,看面前站着一人,知是他救了自己,声音颤抖道:“你何必救我?我还是死了好。”
此时,胡宜春听那人说话声音,注目凝视,方才看清,说道:“噢,这不是蒯姑娘么?为何要寻短见?”
蒯素英长叹一声道:“这是你们男人所不懂的。”
胡宜春扶她起来,道:“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还是回去吧。”蒯素英慢慢站起,但两腿发软,不能移步,胡宜春只得将她抱起,向军营走去。
胡宜春但觉触手软温滑腻,柔若无骨,不禁心头一动,面色红至耳后,继而一定神,暗地责备自己:我适才为何没有,现下却生妄念!蒯素英被他那两只有力的手臂搂抱着,暖和和的,无比舒适,于是闭上双目,什么也不想了。
胡宜春把蒯素英抱到姑姑胡云霞的帐前,叫醒姑姑,进入军帐,将她放在姑姑床上,向姑姑叙说了林边所遇之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