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寒门宰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章越听到庄学究如此说后笑了笑,直接问道:“哦,那么庄先生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庄学究听章越之言,觉得有些太直白。
但庄学究没有明说,而是笑道:“三郎,好处先放在一边不谈,我先敢问一句三郎师孟否?”
章越笑了笑,这庄学究还在探自己的底。
当然章越明白自己若不拿出足够的才学,肯定不足以让对方相信这本《三字经》真是自己写的。
章越不由道:“我在三字诗里说得很清楚了。人之初,性本善也,人生来即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也,自乃吾固有之,可谓善端,当然可谓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一直是儒家传统,不需多言。
主要是性善,性恶之说。
孔子从未说过性恶和性善,只是主张人要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
但他的再传弟子荀子主性恶之说,这成为后来法家的根基,但孟子却主张性善之说,这也是后来思孟学派,以及理学的根本主张。
除了性善论,章越自己也不是照本宣科的穿越者,比如三字经里讲历史的‘炎宋兴,受周禅,下面则是‘十八传,南北混’一直至‘古今史,全在兹’这几十句都是后人加的,是清末修的。
而南宋原版的只到‘炎宋兴,受周禅’为止,章越自也筛掉了这部分直接接上了‘载治乱,知兴衰’。
章越自觉的还是很严谨的,故而问题不会很大。
庄学究露出正色,然后道:“受教了,原来三郎真是师孟。”
“不过这‘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是何意?这苏老泉是谁?我读了半辈子书,也不知他哪朝之人物啊?”
章越闻言看看左手,又看看右手差点当场给自己两个嘴巴。
苏老泉是谁?苏轼他爹。
苏洵二十七岁才读书不假,但他这年才刚刚携二子进京,受欧阳修的举荐而扬名京师。
这也就是今年和明年的事,章越居然把他名字写进三字经里了?
不严谨啊!
但这时候章越也只能将错就错了道:“呵!先生竟不知苏老泉?”
庄学究讶异:“还真有这人?”
章越微微笑道:“不知先生《衡论》读过否?”
“没读过啊,那《权书》读过否?”
“这也没读过,那《几策》读过否?”
庄学究看着章越一脸懵逼地摇了摇头,这连续三问令自己有些孤陋寡闻之感。
你没读过我就放心了。我也没读过,只记得书名而已。
章越则满是遗憾地道:“苏老泉的文章纵使刘向,贾谊复生也不过如此,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欧阳先生所言。”
“京师欧阳公?”
“不错,苏老泉之名如今早已传遍京师了,先生今日才读到他的文章也已是迟了。不仅是他,依我看来三苏之名迟早传遍天下!”
“三苏?”
章越一副‘你连这都不知道的表情’:“还有他二子,亦是人中龙凤。”
“受教了,未料到三郎未出县城一步,竟能识得京师人物……着实……”
章越闻此也只好笑而不答了。
“是了,三郎以‘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为四书,不知有何依据,出自何典?”
章越笑道:“不过吾试言矣,四书也称四子书,大学出自曾子,论语出自孔子,中庸出自子思,孟子出自孟子,故而吾称其为四子书也。”
庄学究笑道:“这恐怕争议太大,传到朝廷去要有人争论。”
章越则道:“我早说过,此吾一家之言也。
庄学究闻言笑道:“三郎有所不知,汉时‘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本朝亦继此统,有神童举!”
“真宗时有子六岁背易经,朝廷赐神童出身。经本朝神童举,九岁,十岁,十二岁当官之神童可谓不乏其人。”
庄学究笑了笑自感给章越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三郎能写出此诗,自是神童毋庸置疑。以我看来,三郎可借三字诗成名,献上朝廷,朝廷必召汝至京师而后试之,若是得中即可授官。三字诗里也曾说‘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这刘晏即是神童举授官的。”
唐朝专门有神童科是常科,限定十岁以下孩童参与,只要能通一经即可授官,于是常有人高马大的‘童子’考试及第。
宋朝则改为制科,因天子下诏而设。
制科与常科除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不同,最重要是制科不是常科那样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以考。
要参与制科考试,最重要一点就是必须有人举荐。
宋朝童子试必须是十五岁以下且‘有州升朝’,也就是由州县官员推荐至朝廷,最后由官家亲自策问。
比如说大才子晏殊就是十四岁神童及第,经神童试授官。
但晏殊罢了,神童试里最玄幻的要属蔡伯俙,年仅三岁即考中童子试,被宋真宗当场授官。
蔡伯俙是福清人,宋真宗还赋诗一首‘七闽山水多灵秀,三岁奇童出盛时’。
但神童举问题也很多,神童的出现,让很多人‘苦其子弟,次教之五经,争作神童之风大兴’。
父母的拔苗助长,还有谎报年龄,请托扬名等等,令不少人对于神童举有所反感,故从太宗真宗那崇尚神童的风气,至仁宗时,特别是官场上有所衰退。
一... -->>
章越听到庄学究如此说后笑了笑,直接问道:“哦,那么庄先生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庄学究听章越之言,觉得有些太直白。
但庄学究没有明说,而是笑道:“三郎,好处先放在一边不谈,我先敢问一句三郎师孟否?”
章越笑了笑,这庄学究还在探自己的底。
当然章越明白自己若不拿出足够的才学,肯定不足以让对方相信这本《三字经》真是自己写的。
章越不由道:“我在三字诗里说得很清楚了。人之初,性本善也,人生来即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也,自乃吾固有之,可谓善端,当然可谓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一直是儒家传统,不需多言。
主要是性善,性恶之说。
孔子从未说过性恶和性善,只是主张人要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
但他的再传弟子荀子主性恶之说,这成为后来法家的根基,但孟子却主张性善之说,这也是后来思孟学派,以及理学的根本主张。
除了性善论,章越自己也不是照本宣科的穿越者,比如三字经里讲历史的‘炎宋兴,受周禅,下面则是‘十八传,南北混’一直至‘古今史,全在兹’这几十句都是后人加的,是清末修的。
而南宋原版的只到‘炎宋兴,受周禅’为止,章越自也筛掉了这部分直接接上了‘载治乱,知兴衰’。
章越自觉的还是很严谨的,故而问题不会很大。
庄学究露出正色,然后道:“受教了,原来三郎真是师孟。”
“不过这‘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是何意?这苏老泉是谁?我读了半辈子书,也不知他哪朝之人物啊?”
章越闻言看看左手,又看看右手差点当场给自己两个嘴巴。
苏老泉是谁?苏轼他爹。
苏洵二十七岁才读书不假,但他这年才刚刚携二子进京,受欧阳修的举荐而扬名京师。
这也就是今年和明年的事,章越居然把他名字写进三字经里了?
不严谨啊!
但这时候章越也只能将错就错了道:“呵!先生竟不知苏老泉?”
庄学究讶异:“还真有这人?”
章越微微笑道:“不知先生《衡论》读过否?”
“没读过啊,那《权书》读过否?”
“这也没读过,那《几策》读过否?”
庄学究看着章越一脸懵逼地摇了摇头,这连续三问令自己有些孤陋寡闻之感。
你没读过我就放心了。我也没读过,只记得书名而已。
章越则满是遗憾地道:“苏老泉的文章纵使刘向,贾谊复生也不过如此,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欧阳先生所言。”
“京师欧阳公?”
“不错,苏老泉之名如今早已传遍京师了,先生今日才读到他的文章也已是迟了。不仅是他,依我看来三苏之名迟早传遍天下!”
“三苏?”
章越一副‘你连这都不知道的表情’:“还有他二子,亦是人中龙凤。”
“受教了,未料到三郎未出县城一步,竟能识得京师人物……着实……”
章越闻此也只好笑而不答了。
“是了,三郎以‘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为四书,不知有何依据,出自何典?”
章越笑道:“不过吾试言矣,四书也称四子书,大学出自曾子,论语出自孔子,中庸出自子思,孟子出自孟子,故而吾称其为四子书也。”
庄学究笑道:“这恐怕争议太大,传到朝廷去要有人争论。”
章越则道:“我早说过,此吾一家之言也。
庄学究闻言笑道:“三郎有所不知,汉时‘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本朝亦继此统,有神童举!”
“真宗时有子六岁背易经,朝廷赐神童出身。经本朝神童举,九岁,十岁,十二岁当官之神童可谓不乏其人。”
庄学究笑了笑自感给章越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三郎能写出此诗,自是神童毋庸置疑。以我看来,三郎可借三字诗成名,献上朝廷,朝廷必召汝至京师而后试之,若是得中即可授官。三字诗里也曾说‘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这刘晏即是神童举授官的。”
唐朝专门有神童科是常科,限定十岁以下孩童参与,只要能通一经即可授官,于是常有人高马大的‘童子’考试及第。
宋朝则改为制科,因天子下诏而设。
制科与常科除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不同,最重要是制科不是常科那样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以考。
要参与制科考试,最重要一点就是必须有人举荐。
宋朝童子试必须是十五岁以下且‘有州升朝’,也就是由州县官员推荐至朝廷,最后由官家亲自策问。
比如说大才子晏殊就是十四岁神童及第,经神童试授官。
但晏殊罢了,神童试里最玄幻的要属蔡伯俙,年仅三岁即考中童子试,被宋真宗当场授官。
蔡伯俙是福清人,宋真宗还赋诗一首‘七闽山水多灵秀,三岁奇童出盛时’。
但神童举问题也很多,神童的出现,让很多人‘苦其子弟,次教之五经,争作神童之风大兴’。
父母的拔苗助长,还有谎报年龄,请托扬名等等,令不少人对于神童举有所反感,故从太宗真宗那崇尚神童的风气,至仁宗时,特别是官场上有所衰退。
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