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 www.jjxxs.com,采采寻夫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转眼到了春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蜀后主孟昶的这幅对联被端端正正挂在了沈府大门上。不管战争与否,年是一定要过的。而且听沈家父亲说,太子的意思,这个年,不做丝毫删减。给前方的战士鼓舞,给敌人以震慑。
所以县京城里的这个年,和皇上在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显得热闹。就是躲在东园闺楼里,我依然听得到外面整天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和孩童们的嬉笑声。
沈府也很热闹,家里请的戏班子已经连续唱了好几天大戏,父亲甚至允许了我去看戏,这叫我很是惶恐,不知道要不要在来的各路亲戚女眷面前表现出孱弱的样子。我真的是太汉子了,我做不来小手绢遮掩小嘴巴的戏码,于是只好向父亲告假,于是恨恨地在闺房的二楼倚着窗棂,听那不绝于耳的锵钵喇叭,还有那捏着嗓子高亢的唱腔,萦绕着我的房梁。
午后的阳光懒懒的,我却不懒。几个月来的倒挂,我已经摸透了沈家父亲和姜太傅的关系,他们在朝里并不相亲,中间是用一个叫琴泣的女子来传信的。
真的好奇为啥俩大男人不能用点别的方式来彼此沟通,一定要借助一个女人呢?而且我还知道,这个琴泣是一个青楼女子,同时又是姜太傅的谋士,而且还和太子谆,皇子谦关系都不错。我当年做太子妃的时候,可不知道太子还有这么一个红颜知己还是什么特色朋友,这个女子,不简单啊。
经常看到她夜半来到尚书书房,矜持有加,没有任何地不堪,想来她毕竟接触的都是上流社会的人,不是说书先生嘴里的那种青楼女子吧。
我要接近太子,只能靠她了,问题是我又怎么接近她?
“姑娘,准备好了,我们走吧”。
所谓艺高人胆大。元宵之夜,借着母亲和那边府里的婶婶等一众女眷去城外玉佛寺上香,而沈家父亲又基本不来东园之故,我带着俩丫鬟,乔装成三个小厮的模样,准备去县京最热闹的地坛,去看看焰火,去看看灯。
从做了太子妃,到被弃冷宫,到附身小慎,到现在,恍眼,已经四年的时间了,四年我没有上过街,没有见到过外面的世界。俩丫鬟自小也是宛如被囚在沈府的,所以,我们仨人一上街,简直目光如饕餮,仿佛要把这繁华胜景看个够,看个遍。
地坛的街道还没走到一半,两个丫头手里已经拿满了各种吃的,什么冰糖葫芦,驴打滚,糖柿子,油果子……还有吹的糖人,捏的泥葫芦,缝的花荷包,三个人感觉眼不够使,嘴不够用了。看这杂耍的,看那,有演相声的,这边还有搭台唱大戏的。我吃的满嘴流油,不禁感慨万千,这,才是生活啊,这才是满满的幸福啊。什么你在皇宫,什么你在尚书府,都不如寻常百姓家来的实在,来的快乐。
夜幕渐临,扎的各式的灯也逐次地亮了起来,突然人群一阵骚动,“太子来了,太子来了”,人们向前涌去,去看要与民同乐的太子。
莫名就有一丝心悸,是他来了?
我知道,他因为眇一目,一直不愿意出现在公众场合中。他其实是怕别人议论他的。想那新婚的夜,因为他同天娶了侧妃姜鹭闲,无知的我,认为太子羞辱了我,于是张狂地化了半面妆,想去羞辱瞎了一只眼的太子。我忘不了那个红冠红衣少年当时一脸的错愕,一脸的绝望……一直没觉得自己错了,直到做了小慎,那种心疼太子的感觉才愈加地强烈。其实,现在才知道,姜家的势力有多大,娶不娶姜鹭闲,真不是太子能做得了主的。
在沈家的每一天,都是我慢慢了解太子的每一天,真心觉得曾经的自己,一个字:浑。然而,后悔能有用的话,要衙役做什么?
看着身边人,尤其是女孩子,挤的我东倒西歪,一个个不要命地往前冲,忽然觉得好笑,太子带着面具呢,你们何必花痴?
也跟着大部队,歪歪扭扭地来到了一幢张灯结彩的楼前,看着昔日的夫君,立在楼上,半面傩戏面具并没有带给他多少威严,他那的气质,依然温润如玉,只是感觉那鬓角眼尾,多了一些沧桑,一味成熟……夫君,你还记得那个任性的采采吗?
伤感了一下下,我赶紧调整了情绪,毕竟,目前的我只是他的前未婚妻。值得欣慰的是,他身边并没有出现姜鹭闲的身影,这很好,我不能保证我现在看到姜鹭闲,会不会老远飞一块石子过去。
我感受着太子的目光一遍遍从我身上扫过,如沐春光。只是他并未在我身上有丝毫停留。突然觉得愤愤,我,有着小慎的绝世美颜,你居然不看看我,凭什么?突然又很幸福,也许太子心里还念着采采呢,不是采采死的时候,他哀恸地不能自已吗?所以才会对天下所有的女人没兴趣;又忽然起自己一身小厮装扮,太子取向一向正常,不看我也是对的……一会想想这,一会想想那,我想我是真的长大了,患得患失。
就这么痴迷迷地看着太子,和身边的一群花痴无二。
真是什么主子什么仆,我这厢一往情深地看着太子,花坞和萍汀俩也毫不害羞并有节奏地左右挥舞着吃了半截的糖葫芦,表达着她们的一腔爱慕,真是够了,真丢人。是小慎教仆无方,还是我放纵有加?
回去就给这俩人开会,加强她们的理论学习,比如,不要对太子产生什么不好的幻想,这很伤到我。
看着太子只是一脸微笑地立在楼上与民同乐,知道靠一直盯着太子是绝对不能将太子擒获,于是悻悻并讪讪,决定开溜,再觅良策。
转眼到了春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蜀后主孟昶的这幅对联被端端正正挂在了沈府大门上。不管战争与否,年是一定要过的。而且听沈家父亲说,太子的意思,这个年,不做丝毫删减。给前方的战士鼓舞,给敌人以震慑。
所以县京城里的这个年,和皇上在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显得热闹。就是躲在东园闺楼里,我依然听得到外面整天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和孩童们的嬉笑声。
沈府也很热闹,家里请的戏班子已经连续唱了好几天大戏,父亲甚至允许了我去看戏,这叫我很是惶恐,不知道要不要在来的各路亲戚女眷面前表现出孱弱的样子。我真的是太汉子了,我做不来小手绢遮掩小嘴巴的戏码,于是只好向父亲告假,于是恨恨地在闺房的二楼倚着窗棂,听那不绝于耳的锵钵喇叭,还有那捏着嗓子高亢的唱腔,萦绕着我的房梁。
午后的阳光懒懒的,我却不懒。几个月来的倒挂,我已经摸透了沈家父亲和姜太傅的关系,他们在朝里并不相亲,中间是用一个叫琴泣的女子来传信的。
真的好奇为啥俩大男人不能用点别的方式来彼此沟通,一定要借助一个女人呢?而且我还知道,这个琴泣是一个青楼女子,同时又是姜太傅的谋士,而且还和太子谆,皇子谦关系都不错。我当年做太子妃的时候,可不知道太子还有这么一个红颜知己还是什么特色朋友,这个女子,不简单啊。
经常看到她夜半来到尚书书房,矜持有加,没有任何地不堪,想来她毕竟接触的都是上流社会的人,不是说书先生嘴里的那种青楼女子吧。
我要接近太子,只能靠她了,问题是我又怎么接近她?
“姑娘,准备好了,我们走吧”。
所谓艺高人胆大。元宵之夜,借着母亲和那边府里的婶婶等一众女眷去城外玉佛寺上香,而沈家父亲又基本不来东园之故,我带着俩丫鬟,乔装成三个小厮的模样,准备去县京最热闹的地坛,去看看焰火,去看看灯。
从做了太子妃,到被弃冷宫,到附身小慎,到现在,恍眼,已经四年的时间了,四年我没有上过街,没有见到过外面的世界。俩丫鬟自小也是宛如被囚在沈府的,所以,我们仨人一上街,简直目光如饕餮,仿佛要把这繁华胜景看个够,看个遍。
地坛的街道还没走到一半,两个丫头手里已经拿满了各种吃的,什么冰糖葫芦,驴打滚,糖柿子,油果子……还有吹的糖人,捏的泥葫芦,缝的花荷包,三个人感觉眼不够使,嘴不够用了。看这杂耍的,看那,有演相声的,这边还有搭台唱大戏的。我吃的满嘴流油,不禁感慨万千,这,才是生活啊,这才是满满的幸福啊。什么你在皇宫,什么你在尚书府,都不如寻常百姓家来的实在,来的快乐。
夜幕渐临,扎的各式的灯也逐次地亮了起来,突然人群一阵骚动,“太子来了,太子来了”,人们向前涌去,去看要与民同乐的太子。
莫名就有一丝心悸,是他来了?
我知道,他因为眇一目,一直不愿意出现在公众场合中。他其实是怕别人议论他的。想那新婚的夜,因为他同天娶了侧妃姜鹭闲,无知的我,认为太子羞辱了我,于是张狂地化了半面妆,想去羞辱瞎了一只眼的太子。我忘不了那个红冠红衣少年当时一脸的错愕,一脸的绝望……一直没觉得自己错了,直到做了小慎,那种心疼太子的感觉才愈加地强烈。其实,现在才知道,姜家的势力有多大,娶不娶姜鹭闲,真不是太子能做得了主的。
在沈家的每一天,都是我慢慢了解太子的每一天,真心觉得曾经的自己,一个字:浑。然而,后悔能有用的话,要衙役做什么?
看着身边人,尤其是女孩子,挤的我东倒西歪,一个个不要命地往前冲,忽然觉得好笑,太子带着面具呢,你们何必花痴?
也跟着大部队,歪歪扭扭地来到了一幢张灯结彩的楼前,看着昔日的夫君,立在楼上,半面傩戏面具并没有带给他多少威严,他那的气质,依然温润如玉,只是感觉那鬓角眼尾,多了一些沧桑,一味成熟……夫君,你还记得那个任性的采采吗?
伤感了一下下,我赶紧调整了情绪,毕竟,目前的我只是他的前未婚妻。值得欣慰的是,他身边并没有出现姜鹭闲的身影,这很好,我不能保证我现在看到姜鹭闲,会不会老远飞一块石子过去。
我感受着太子的目光一遍遍从我身上扫过,如沐春光。只是他并未在我身上有丝毫停留。突然觉得愤愤,我,有着小慎的绝世美颜,你居然不看看我,凭什么?突然又很幸福,也许太子心里还念着采采呢,不是采采死的时候,他哀恸地不能自已吗?所以才会对天下所有的女人没兴趣;又忽然起自己一身小厮装扮,太子取向一向正常,不看我也是对的……一会想想这,一会想想那,我想我是真的长大了,患得患失。
就这么痴迷迷地看着太子,和身边的一群花痴无二。
真是什么主子什么仆,我这厢一往情深地看着太子,花坞和萍汀俩也毫不害羞并有节奏地左右挥舞着吃了半截的糖葫芦,表达着她们的一腔爱慕,真是够了,真丢人。是小慎教仆无方,还是我放纵有加?
回去就给这俩人开会,加强她们的理论学习,比如,不要对太子产生什么不好的幻想,这很伤到我。
看着太子只是一脸微笑地立在楼上与民同乐,知道靠一直盯着太子是绝对不能将太子擒获,于是悻悻并讪讪,决定开溜,再觅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