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武韬——仿遣将用兵之术 (1) (1/2)
久久小说 www.jjxxs.com,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卷主要论述取得政权及对敌斗争的策略,强调在作战前必须先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进行比较,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才能制胜,也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卷内容比较少,共分为《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五章。认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争夺天下的战略目标,并指出战略的最高境界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
发启第一: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
文王在丰①,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②。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③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④,大兵无创⑤,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鸷鸟⑥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⑦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⑧,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草菅⑨胜谷;吾观其众,邪曲胜直;吾观其吏,暴虐残贼。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大明⑩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①丰:亦作酆,古都邑名,周文王曾建都于此。
②天道:自然规律,此处指天命。
③人道:此处指人事好坏。
④全胜不斗:意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全胜。
⑤大兵无创:全军临敌而不受损伤。
⑥鸷鸟:鹰、雕之类凶猛的飞禽。
⑦弭耳:把翘起的耳朵平贴起来,以示温驯,欺骗对手。
⑧纷纷渺渺:纷纷,纷杂混乱的样子。渺渺,无穷无际,没有止境。
⑨菅(jiān):一种多年生的草。
⑩大明:阳光。
周文王在丰都召见姜尚,对他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任意杀戮无辜百姓,请您辅助我拯救万民,您看我应当怎么做?”
太公答道:“君主应修养德行,礼贤下士,施恩惠于民众,以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尚未出现灾害的征兆时,不可以先倡导征讨。当人道尚未出现祸乱时,不可以先谋划起兵。必须看到既出现天灾,又发生人祸的情况,这时候才可以谋划兴师伐罪;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私下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在,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意图;既看到他疏远的是哪种人,又了解他亲近的是哪种人,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情感。
“实行吊民伐罪之道,就可以实现政治理想;遵循正确的路线,可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建立适当的制度,就能够获得成功;确立强大的优势地位,就可以战胜强敌。取得全胜却不是经过战斗,以大军临敌却没有伤亡,(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真可谓是用兵如神了。微妙啊!微妙啊!和别人同疾苦而相互救援,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恶而相互帮助,同爱好而追求共同的事物。这样就算没有军队也能取胜,没有冲车机弩也能向前进攻,没有沟堑也能防守阵地。
“真正的智慧却显得仿佛没有智慧,真正的谋略却显得仿佛没有谋略,真正的勇敢却显得仿佛不勇敢,真正的利益却显得无利可图。为天下人谋福利的人,天下人都欢迎他;损害天下人的人,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所有人的天下。夺取天下,就像追逐野兽一样,天下所有人都有分割一份肉的欲望;这就好像是同坐一条船渡河一样,渡过河之后大家就都获得利益,失败了大家就都遭受灾难。这样做,天下人就会都支持他,而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实际上却能真正地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夺利益,实际上却能从别国那里获得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实际上却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的利益,民众的拥护就会成为他得到的利益;不掠取别国利益,别国的归附就是给予他的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就都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的利益。所以,道的真正含义在于人看不见的地方,办事情重在人听不到的地方,胜利要发生在别人不可知的情况下。真是微妙啊!微妙啊!鸷鸟将要发动袭击时,会先收敛羽翼低飞;猛兽将要搏斗时,会先贴耳伏地;圣贤将要有所行动时,必定会先向人显示自己的愚... -->>
本卷主要论述取得政权及对敌斗争的策略,强调在作战前必须先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进行比较,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才能制胜,也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卷内容比较少,共分为《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五章。认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争夺天下的战略目标,并指出战略的最高境界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
发启第一: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
文王在丰①,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②。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③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④,大兵无创⑤,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鸷鸟⑥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⑦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⑧,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草菅⑨胜谷;吾观其众,邪曲胜直;吾观其吏,暴虐残贼。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大明⑩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①丰:亦作酆,古都邑名,周文王曾建都于此。
②天道:自然规律,此处指天命。
③人道:此处指人事好坏。
④全胜不斗:意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全胜。
⑤大兵无创:全军临敌而不受损伤。
⑥鸷鸟:鹰、雕之类凶猛的飞禽。
⑦弭耳:把翘起的耳朵平贴起来,以示温驯,欺骗对手。
⑧纷纷渺渺:纷纷,纷杂混乱的样子。渺渺,无穷无际,没有止境。
⑨菅(jiān):一种多年生的草。
⑩大明:阳光。
周文王在丰都召见姜尚,对他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任意杀戮无辜百姓,请您辅助我拯救万民,您看我应当怎么做?”
太公答道:“君主应修养德行,礼贤下士,施恩惠于民众,以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尚未出现灾害的征兆时,不可以先倡导征讨。当人道尚未出现祸乱时,不可以先谋划起兵。必须看到既出现天灾,又发生人祸的情况,这时候才可以谋划兴师伐罪;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私下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在,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意图;既看到他疏远的是哪种人,又了解他亲近的是哪种人,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情感。
“实行吊民伐罪之道,就可以实现政治理想;遵循正确的路线,可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建立适当的制度,就能够获得成功;确立强大的优势地位,就可以战胜强敌。取得全胜却不是经过战斗,以大军临敌却没有伤亡,(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真可谓是用兵如神了。微妙啊!微妙啊!和别人同疾苦而相互救援,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恶而相互帮助,同爱好而追求共同的事物。这样就算没有军队也能取胜,没有冲车机弩也能向前进攻,没有沟堑也能防守阵地。
“真正的智慧却显得仿佛没有智慧,真正的谋略却显得仿佛没有谋略,真正的勇敢却显得仿佛不勇敢,真正的利益却显得无利可图。为天下人谋福利的人,天下人都欢迎他;损害天下人的人,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所有人的天下。夺取天下,就像追逐野兽一样,天下所有人都有分割一份肉的欲望;这就好像是同坐一条船渡河一样,渡过河之后大家就都获得利益,失败了大家就都遭受灾难。这样做,天下人就会都支持他,而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实际上却能真正地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夺利益,实际上却能从别国那里获得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实际上却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的利益,民众的拥护就会成为他得到的利益;不掠取别国利益,别国的归附就是给予他的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就都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的利益。所以,道的真正含义在于人看不见的地方,办事情重在人听不到的地方,胜利要发生在别人不可知的情况下。真是微妙啊!微妙啊!鸷鸟将要发动袭击时,会先收敛羽翼低飞;猛兽将要搏斗时,会先贴耳伏地;圣贤将要有所行动时,必定会先向人显示自己的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