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 www.jjxxs.com,恶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二零章 孺子心歹毒(三)
总体而言,公元188年,是纷乱的一年。
在这一年当中,汉室江山的帝位三易其主,仅年号,就使用了四个,对于后世的历史学者,想必是造成了不少麻烦。
从汉灵帝的中平,到少帝登基,更年号为光熹,而后又变为昭宁,短短十日,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新帝刘协登基,在董卓等人的建议和倡导下,年号变更为初平。
所谓初平,亦是一个讨口彩的说法。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哪个不希望天下太平呢?不过,真真正正能做到天下太平的,恐怕也就是那么几个人而已。
前十二,后十二,万马千军走关东。
在初评元年正月的第一天,雒阳街头开始流传了这样的一个民谣。
什么意思?反正是各有各的说法。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前汉有十二个皇帝,东汉又有十二个皇帝,差不多也到时候改朝换代了,这千军万马走关东,意指各大士族门阀。
紧跟着又过了几天,又有新的民谣唱到:高密出皇帝,颍川有宰相……
那矛头,更是直指士人心目中的宗师,有三君之称的六经博士,郑玄。因为郑玄,就是北海高密人。
颍川,更是士族门阀所集中的地方。天下士子,有半数以上曾在颍川求学,其含义可想而知。
是谁传出了这样的民谣?
无人知道……
只是如此一来,天下士子莫不感到惊恐万分。
初平元年二月中,有六经博士郑玄自北海前来,与南宫外自缚请罪。董卓亲自为郑玄解缚,一派温和表情。二人于南宫门英雄楼内饮酒,好一番畅饮之后尽兴而归。
此举,无疑令士人恐惧。
而远在陈留的曹操,在接到这一消息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自从离开雒阳,回到老家之后,曹操预示到了一场大动荡即将到来,开始暗中准备。
曹家在陈留,亦是大族。
其父曹嵩,表字巨高,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就逃离了陈留,躲在徐州逍遥快活。这种行为,从某方面也表明了曹嵩的态度:我已经老了,接下来的事情,由曹操做主。
理所当然的,曹操就成了曹家的家主。
散尽陈留财物,结交当地名流。曹操先是从其本家夏侯氏族人中招揽来了夏侯敦、夏侯渊两个兄弟。
这夏侯氏,甚至可以追溯夏禹时代,相传是周武王封夏禹后人为王,曾建立杞国。
至西汉,又有汝阴侯夏侯婴出自夏侯氏,使得这夏侯一族,在陈留的地位极其崇高。曹操和夏侯氏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曾有人传言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出自夏侯氏中。当然这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权且当作是个故事,听听也就罢了。
因为曹嵩的确是过继到了曹节的膝下,但这并不代表,他出自夏侯。
曹节尚有兄弟,按照姻亲的关系,就算是过继,也应该是从曹节兄弟中过继而来。
当然,关于曹操的身世,和本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我们也无需着墨太多。
那夏侯敦此时已年过三十,正是春秋鼎盛的黄金年龄。此人身高八尺七寸,孔武有力。十四岁时曾因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师,一怒之下就拔剑杀人,从此流落天下。
适逢汉帝刘协登基,大赦天下。
夏侯敦也回到了陈留家乡,听说曹操招兵买马,就前来投奔。
胯下马,掌中枪,有万夫不挡之勇。曹操见夏侯敦来投,高兴的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
而夏侯渊,和曹操更有一段过命的交情。
曹操少年时曾犯了案,正是夏侯渊为他顶罪,后来是曹操将他救出。也正是因为这么一段往事,这二人的交情就不必赘述。所以,听说曹操需要人的时候,正在沛国效力的夏侯渊二话不说,弃官回到家乡,前来投奔曹操,令曹操无比的开心。
不论是夏侯敦,还是夏侯渊,都颇通兵事。
曹操把招募而来的家丁交给这二人打理,自己则专门游走四方,招揽亲随。
说起来很运气,正好有青州人伊籍路过陈留,要前往荆州。二人相谈之后,伊籍干脆就留在了陈留,成为曹操的谋士。而后又经伊籍介绍,曹操准备前往颍川,拜见当地的一位名士。此人姓戏志,名才。据伊籍介绍,有经天纬地,鬼神莫测之本领。
郑玄入京的时候,曹操正在去颍川的途中。
听闻这消息,忍不住称赞道:“董卓麾下,当真是有诡谋之士,想必是那李儒的手笔。”
伊籍轻轻点头,却又好奇的询问,“前些时候董卓请您入雒阳为官,主公为何推辞?”
曹操沉吟片刻,长叹了一声。
“非是我不愿去,实在是雒阳如今已经没有了我的位置。”
“此话怎讲?”
“党人争风,武人处高位,我现在去雒阳的话,那才是自寻死路。投靠那一边,都难有好处。倒不如守在陈留……你看,我虽然没有去雒阳,不也得了奋武将军的头衔?董仲颍此人,有识人之明,却无用人之能,只怕今后这关东,真的要应了那句谶语。”
万马千军走关东吗?
伊籍轻声的念叨,突然苦笑一声道:“世道如此,我等还是要先求自保。”
“正应如此……子廉,前面是什么地方?”
子廉,是曹操的本家兄弟,名叫曹洪。是个忠贞之士,不过却有点贪财的小毛病。
如今曹洪,是曹操的护卫长。
闻听曹操询问,他勒住了战马,扭头笑道:“主公,往前二十里,有一村落,名为许家村。”
曹操当下点头,“既然如此,我们今晚就在许家村留宿。”
******
与此同时,雒阳城内已经趋于平静。
随着李儒率军抵达雒阳不久,并州大军也随之到达。不过,当三万并州... -->>
第二二零章 孺子心歹毒(三)
总体而言,公元188年,是纷乱的一年。
在这一年当中,汉室江山的帝位三易其主,仅年号,就使用了四个,对于后世的历史学者,想必是造成了不少麻烦。
从汉灵帝的中平,到少帝登基,更年号为光熹,而后又变为昭宁,短短十日,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新帝刘协登基,在董卓等人的建议和倡导下,年号变更为初平。
所谓初平,亦是一个讨口彩的说法。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哪个不希望天下太平呢?不过,真真正正能做到天下太平的,恐怕也就是那么几个人而已。
前十二,后十二,万马千军走关东。
在初评元年正月的第一天,雒阳街头开始流传了这样的一个民谣。
什么意思?反正是各有各的说法。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前汉有十二个皇帝,东汉又有十二个皇帝,差不多也到时候改朝换代了,这千军万马走关东,意指各大士族门阀。
紧跟着又过了几天,又有新的民谣唱到:高密出皇帝,颍川有宰相……
那矛头,更是直指士人心目中的宗师,有三君之称的六经博士,郑玄。因为郑玄,就是北海高密人。
颍川,更是士族门阀所集中的地方。天下士子,有半数以上曾在颍川求学,其含义可想而知。
是谁传出了这样的民谣?
无人知道……
只是如此一来,天下士子莫不感到惊恐万分。
初平元年二月中,有六经博士郑玄自北海前来,与南宫外自缚请罪。董卓亲自为郑玄解缚,一派温和表情。二人于南宫门英雄楼内饮酒,好一番畅饮之后尽兴而归。
此举,无疑令士人恐惧。
而远在陈留的曹操,在接到这一消息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自从离开雒阳,回到老家之后,曹操预示到了一场大动荡即将到来,开始暗中准备。
曹家在陈留,亦是大族。
其父曹嵩,表字巨高,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就逃离了陈留,躲在徐州逍遥快活。这种行为,从某方面也表明了曹嵩的态度:我已经老了,接下来的事情,由曹操做主。
理所当然的,曹操就成了曹家的家主。
散尽陈留财物,结交当地名流。曹操先是从其本家夏侯氏族人中招揽来了夏侯敦、夏侯渊两个兄弟。
这夏侯氏,甚至可以追溯夏禹时代,相传是周武王封夏禹后人为王,曾建立杞国。
至西汉,又有汝阴侯夏侯婴出自夏侯氏,使得这夏侯一族,在陈留的地位极其崇高。曹操和夏侯氏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曾有人传言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出自夏侯氏中。当然这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权且当作是个故事,听听也就罢了。
因为曹嵩的确是过继到了曹节的膝下,但这并不代表,他出自夏侯。
曹节尚有兄弟,按照姻亲的关系,就算是过继,也应该是从曹节兄弟中过继而来。
当然,关于曹操的身世,和本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我们也无需着墨太多。
那夏侯敦此时已年过三十,正是春秋鼎盛的黄金年龄。此人身高八尺七寸,孔武有力。十四岁时曾因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师,一怒之下就拔剑杀人,从此流落天下。
适逢汉帝刘协登基,大赦天下。
夏侯敦也回到了陈留家乡,听说曹操招兵买马,就前来投奔。
胯下马,掌中枪,有万夫不挡之勇。曹操见夏侯敦来投,高兴的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
而夏侯渊,和曹操更有一段过命的交情。
曹操少年时曾犯了案,正是夏侯渊为他顶罪,后来是曹操将他救出。也正是因为这么一段往事,这二人的交情就不必赘述。所以,听说曹操需要人的时候,正在沛国效力的夏侯渊二话不说,弃官回到家乡,前来投奔曹操,令曹操无比的开心。
不论是夏侯敦,还是夏侯渊,都颇通兵事。
曹操把招募而来的家丁交给这二人打理,自己则专门游走四方,招揽亲随。
说起来很运气,正好有青州人伊籍路过陈留,要前往荆州。二人相谈之后,伊籍干脆就留在了陈留,成为曹操的谋士。而后又经伊籍介绍,曹操准备前往颍川,拜见当地的一位名士。此人姓戏志,名才。据伊籍介绍,有经天纬地,鬼神莫测之本领。
郑玄入京的时候,曹操正在去颍川的途中。
听闻这消息,忍不住称赞道:“董卓麾下,当真是有诡谋之士,想必是那李儒的手笔。”
伊籍轻轻点头,却又好奇的询问,“前些时候董卓请您入雒阳为官,主公为何推辞?”
曹操沉吟片刻,长叹了一声。
“非是我不愿去,实在是雒阳如今已经没有了我的位置。”
“此话怎讲?”
“党人争风,武人处高位,我现在去雒阳的话,那才是自寻死路。投靠那一边,都难有好处。倒不如守在陈留……你看,我虽然没有去雒阳,不也得了奋武将军的头衔?董仲颍此人,有识人之明,却无用人之能,只怕今后这关东,真的要应了那句谶语。”
万马千军走关东吗?
伊籍轻声的念叨,突然苦笑一声道:“世道如此,我等还是要先求自保。”
“正应如此……子廉,前面是什么地方?”
子廉,是曹操的本家兄弟,名叫曹洪。是个忠贞之士,不过却有点贪财的小毛病。
如今曹洪,是曹操的护卫长。
闻听曹操询问,他勒住了战马,扭头笑道:“主公,往前二十里,有一村落,名为许家村。”
曹操当下点头,“既然如此,我们今晚就在许家村留宿。”
******
与此同时,雒阳城内已经趋于平静。
随着李儒率军抵达雒阳不久,并州大军也随之到达。不过,当三万并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