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 www.jjxxs.com,上海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从她住进康脑脱路街54号的小洋房,感觉冬天极短,几乎直接从秋末就跳入第二年春天:从小起,每年冬天冻得难受,手指冻得像胡萝卜。这样好,只能说明她心情好,一切都如她的希望。
房子里面不是很大,但是极其精致。两层楼,楼下是一大厅,厨房,左右两个睡房,是秀芳和李玉住,楼上有个带浴室的主人大卧室,另有两个房间。房子自带的锅炉在楼下厨房后,用煤可以烧出够几个人洗澡的水。
筱月桂这才享用到抽水马桶和自备浴室,此后,每天睡前的洗澡成了她的一大奢侈。对一个习惯在漂着粪块的田里插秧的女孩子来说,谁能想到热水来得那么容易?
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烫了头发的秀芳,用发油将额前刘海倒卷成圈,像鹤那样骄傲。她把筱月桂的冬衣放入皮箱里,专门去街上店里买樟脑,又去望平街上从报童手里买报,大报小报都买一份。她先处理樟脑,用一块布包起来,夹裹在箱子的衣服里面防虫。
木几上花瓶插着几枝美人蕉。秀芳坐在沙发上,打开一张报纸,找有关筱月桂的消息。几乎今天每一张报纸都有筱月桂的名字,她欢叫起来。
筱月桂在浴室洗头发,旁边有浴缸,水声哗哗地响,完全听不见秀芳在说什么。秀芳拿着报纸走进浴室来,让她看。
筱月桂不在乎这种小风头了,只是秀芳一直还那么高兴。我在资料馆里,也看得和当年的秀芳一样高兴。可以想象当时的女子,是怎么说着筱月桂这个名字,听着她的歌,咀嚼她的名字、她的形象。
当时的流行杂志《闺房》,封面是她手握着最新款的电话机,穿着西式晚礼服的大照片,头发烫着长波浪。开篇第一个是讲筱月桂的穿衣打扮,衣服为她而生,她赋予衣服灵魂。
五洲大药房的“鱼肝油精丸”、“代参膏”,广告上也是筱月桂穿着皮裘,完全是一个富贵少奶奶,很会摆姿势,非常摩登吸引人。
连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的月饼匣上,也是“海上第一花”筱月桂那张俏丽的脸。
上海四川路钢筋混凝土桥落成,上铺电车轨道,公共租界延请著名坤角筱月桂剪彩。
“上海大游乐场”开场,延请“上海申曲女王”筱月桂剪彩。
湖北湖南有水灾,筱月桂带头义演《绣荷包》三天,筹募捐款,各名角和财阀纷纷响应,向受灾区共捐出二万银圆。所有上海的大小报都报道此事。她穿着素色旗袍,和京剧昆曲两个名角站在一起,那微笑很安静。
热闹的南京路上,有轨电车吱吱地开着,那到站的铃声好听地响起:筱月桂变成了十里洋场的一个“女闻人”。
双亲去世已经十六年。这个清明节,筱月桂终于觉得有脸面去家乡扫坟。
川沙老家依然是海边一个乡镇。两辆汽车一前一后直接开到镇外墓地。有人替她拉开车门,她的一双漂亮的高跟皮鞋先跨下乳白色的汽车,身体才跟着出来,穿着貂皮大衣和“玻璃丝袜”。她的腿修长漂亮,在所有的跟班保镖中,一眼就能看清。
专门请来的道士在做道场,摆上祭品,白幔翻飞,仪式庄严。筱月桂点香下跪,给父母的亡灵叩头。
虽然她有意避免先进镇子,在墓地也很快就被人发现了。
马上“筱月桂回来啦!”的声音在全镇叫了起来。
她被手下人围住,不让人靠近,一直到仪式全部做完为止。
从村子里奔出大批人,小姑娘们奔在前头,那些母亲,不如小姑娘们疯狂,也停下手里的活,跑出来看稀奇。筱月桂手下人设法拦阻,但挡不住,小姑娘们拥上来拖着筱月桂的手。“筱姐姐,筱姐姐,带我到上海去。”女孩说,“我会唱花鼓!”连男孩也挤进来说,“我唱得好听。我来唱两句,你听听。”
筱月桂的随从把小姑娘们推开去,有的被推倒在地上。好不容易在这些发狂的小姑娘和男孩中间辟开一条路,李玉和秀芳跟着她坐进车子后排。两辆汽车一前一后往镇里开,大群男女青年还是奔了上来。
筱月桂走上那条一通到底的小街,到娘舅家去。
针线杂货店门开着,好像一切还是她父母在时的样子。她七岁时跟在爹身前身后,帮爹记账,同时还在娘的膝盖边撒娇,娘找不着她,就会拖长声叫:“小月桂——小月桂回家!”
筱月桂走过去,娘舅两口子见了她,脸色大变。倒是筱月桂亲热地说,她这次一来给爹妈上坟,二来看望亲戚。
娘舅说:“月桂不记恨当年,我们就千谢万谢了。”
“一家人哪说外人话,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娘舅和舅妈。”
周围看热闹一圈人,筱月桂让李玉把车里的礼物抬上来。有匹布,两瓶上等的酒和一对金耳环一条金项链。周围看稀奇的邻居啧啧有声:“月桂重义!月桂出手真大方!”
“人家可是大上海滩数一数二的红明星嘛!”
一个五六岁小男孩,穿了件背心,机灵地从屋里钻出来,跑到舅妈跟前,朝筱月桂好奇地张望,脆声脆气地说:“娘,阿姨长得真好看。”
“这么可爱的孩子,怕是我的表弟吧?”筱月桂笑着蹲下来,拉着男孩子的手。
舅妈拍拍那孩子的头说:“她不是阿姨,是你姐姐,叫姐姐!”
“姐姐。”男孩没有陌生感,细声细气地叫。
筱月桂弯下身子,顺手给男孩子两个银圆,说没想到有你,下次专门给你补上礼物。
“舅舅,看你什么时候乡下住腻了,就进城来。”筱月桂让娘舅带她去村里祠堂。
祠堂聚满了家族... -->>
自从她住进康脑脱路街54号的小洋房,感觉冬天极短,几乎直接从秋末就跳入第二年春天:从小起,每年冬天冻得难受,手指冻得像胡萝卜。这样好,只能说明她心情好,一切都如她的希望。
房子里面不是很大,但是极其精致。两层楼,楼下是一大厅,厨房,左右两个睡房,是秀芳和李玉住,楼上有个带浴室的主人大卧室,另有两个房间。房子自带的锅炉在楼下厨房后,用煤可以烧出够几个人洗澡的水。
筱月桂这才享用到抽水马桶和自备浴室,此后,每天睡前的洗澡成了她的一大奢侈。对一个习惯在漂着粪块的田里插秧的女孩子来说,谁能想到热水来得那么容易?
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烫了头发的秀芳,用发油将额前刘海倒卷成圈,像鹤那样骄傲。她把筱月桂的冬衣放入皮箱里,专门去街上店里买樟脑,又去望平街上从报童手里买报,大报小报都买一份。她先处理樟脑,用一块布包起来,夹裹在箱子的衣服里面防虫。
木几上花瓶插着几枝美人蕉。秀芳坐在沙发上,打开一张报纸,找有关筱月桂的消息。几乎今天每一张报纸都有筱月桂的名字,她欢叫起来。
筱月桂在浴室洗头发,旁边有浴缸,水声哗哗地响,完全听不见秀芳在说什么。秀芳拿着报纸走进浴室来,让她看。
筱月桂不在乎这种小风头了,只是秀芳一直还那么高兴。我在资料馆里,也看得和当年的秀芳一样高兴。可以想象当时的女子,是怎么说着筱月桂这个名字,听着她的歌,咀嚼她的名字、她的形象。
当时的流行杂志《闺房》,封面是她手握着最新款的电话机,穿着西式晚礼服的大照片,头发烫着长波浪。开篇第一个是讲筱月桂的穿衣打扮,衣服为她而生,她赋予衣服灵魂。
五洲大药房的“鱼肝油精丸”、“代参膏”,广告上也是筱月桂穿着皮裘,完全是一个富贵少奶奶,很会摆姿势,非常摩登吸引人。
连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的月饼匣上,也是“海上第一花”筱月桂那张俏丽的脸。
上海四川路钢筋混凝土桥落成,上铺电车轨道,公共租界延请著名坤角筱月桂剪彩。
“上海大游乐场”开场,延请“上海申曲女王”筱月桂剪彩。
湖北湖南有水灾,筱月桂带头义演《绣荷包》三天,筹募捐款,各名角和财阀纷纷响应,向受灾区共捐出二万银圆。所有上海的大小报都报道此事。她穿着素色旗袍,和京剧昆曲两个名角站在一起,那微笑很安静。
热闹的南京路上,有轨电车吱吱地开着,那到站的铃声好听地响起:筱月桂变成了十里洋场的一个“女闻人”。
双亲去世已经十六年。这个清明节,筱月桂终于觉得有脸面去家乡扫坟。
川沙老家依然是海边一个乡镇。两辆汽车一前一后直接开到镇外墓地。有人替她拉开车门,她的一双漂亮的高跟皮鞋先跨下乳白色的汽车,身体才跟着出来,穿着貂皮大衣和“玻璃丝袜”。她的腿修长漂亮,在所有的跟班保镖中,一眼就能看清。
专门请来的道士在做道场,摆上祭品,白幔翻飞,仪式庄严。筱月桂点香下跪,给父母的亡灵叩头。
虽然她有意避免先进镇子,在墓地也很快就被人发现了。
马上“筱月桂回来啦!”的声音在全镇叫了起来。
她被手下人围住,不让人靠近,一直到仪式全部做完为止。
从村子里奔出大批人,小姑娘们奔在前头,那些母亲,不如小姑娘们疯狂,也停下手里的活,跑出来看稀奇。筱月桂手下人设法拦阻,但挡不住,小姑娘们拥上来拖着筱月桂的手。“筱姐姐,筱姐姐,带我到上海去。”女孩说,“我会唱花鼓!”连男孩也挤进来说,“我唱得好听。我来唱两句,你听听。”
筱月桂的随从把小姑娘们推开去,有的被推倒在地上。好不容易在这些发狂的小姑娘和男孩中间辟开一条路,李玉和秀芳跟着她坐进车子后排。两辆汽车一前一后往镇里开,大群男女青年还是奔了上来。
筱月桂走上那条一通到底的小街,到娘舅家去。
针线杂货店门开着,好像一切还是她父母在时的样子。她七岁时跟在爹身前身后,帮爹记账,同时还在娘的膝盖边撒娇,娘找不着她,就会拖长声叫:“小月桂——小月桂回家!”
筱月桂走过去,娘舅两口子见了她,脸色大变。倒是筱月桂亲热地说,她这次一来给爹妈上坟,二来看望亲戚。
娘舅说:“月桂不记恨当年,我们就千谢万谢了。”
“一家人哪说外人话,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娘舅和舅妈。”
周围看热闹一圈人,筱月桂让李玉把车里的礼物抬上来。有匹布,两瓶上等的酒和一对金耳环一条金项链。周围看稀奇的邻居啧啧有声:“月桂重义!月桂出手真大方!”
“人家可是大上海滩数一数二的红明星嘛!”
一个五六岁小男孩,穿了件背心,机灵地从屋里钻出来,跑到舅妈跟前,朝筱月桂好奇地张望,脆声脆气地说:“娘,阿姨长得真好看。”
“这么可爱的孩子,怕是我的表弟吧?”筱月桂笑着蹲下来,拉着男孩子的手。
舅妈拍拍那孩子的头说:“她不是阿姨,是你姐姐,叫姐姐!”
“姐姐。”男孩没有陌生感,细声细气地叫。
筱月桂弯下身子,顺手给男孩子两个银圆,说没想到有你,下次专门给你补上礼物。
“舅舅,看你什么时候乡下住腻了,就进城来。”筱月桂让娘舅带她去村里祠堂。
祠堂聚满了家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