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jjxxs.com,大周王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次日上午,林觉去汴河码头上雇佣了一批苦力。在京城,雇佣苦力是很简单的事情,各处码头上都有一群群等着人雇佣的人手。要么卸货装船,要么去做别的体力活。林觉给出的价钱高出正常价格两成,这样他便可以在一群人中随意挑选那些健壮老实的人去干活。
晌午时分,林觉带着数十名苦力赶到外城剧院工地,江南大剧院内部的人手早已翘首以待。接下来按照任务的分派,由自己的工匠带领着这些苦力对大剧院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林觉亲自坐镇于此,一方面现场解决工地上的各种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抽出时间来在后面的院子里进行剧本的创作。
原本林觉已经说过,以后所有的剧本都不会再亲自创作,但这一次林觉还是决定破个例。毕竟这是在京城开办的分号,要一炮而红的话,剧本必须过关。虽然之前和谢莺莺她们商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还是用在杭州演过的老剧目保险一些。毕竟那些都是已经成熟了的,被证明是成功的剧目。
但是,问题是现在那些剧目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自从去年林觉疯狂敛财的那一波之后,将很多剧目以签名售书的方式给卖出去了,这造成了这些剧目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难保京城中不会已经知道了这些剧目的内容。作为新开张的江南大剧院而言,炒冷饭便会适得其反了。
所以,为了规避这些风险,林觉决定亲自创作一部剧目。当然,随行来京的有几名是江南大剧院带来的专司剧本创作的落榜举子,林觉自然不肯放过他们。让他们在旁磨墨铺纸,并且根据自己的故事梗概设计对白台词,想像场景灯光等等,进行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
林觉并不想出什么幺蛾子,他这次要写的是在大周朝民间有所传闻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林觉曾经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梁祝的故事大周朝虽然流传广泛,但却没有任何一本关于这个故事的长版本。大多问及便知,但详谈便不解。于是林觉决定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写成长剧本,作为江南大剧院在京城的第一场大戏。
大周朝目前还算是太平盛世,通过在杭州的大剧院的演出实践,林觉也算是摸到些大周百姓的心理。这年头民风奢靡,生活安逸,所以百姓们对金戈铁马之类的剧目没什么兴趣。相反他们更喜欢一些情爱悲欢之类的个人情感类的剧目。悲则跟着掉泪,喜则跟着欢笑。他们并不抱什么大志向,只想在简单的生活之外能够跟着剧中之人同悲喜共跌宕,带来一种满足感而已。而梁祝无疑和《西厢记》《窦娥冤》《杜十娘》一样,都是能让他们高潮的故事。
故事确定下来,同窗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抗婚哭灵,化蝶等几幕剧情完全确定之后,林觉便开始了埋头的创作。得益于对这个故事的熟悉以及对后世流传的一首协奏曲的喜爱,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太难。那些耳熟能详的桥段和语言,其实只需稍加润色改动,将整个剧目的氛围和台词变得更为适合大周朝百姓的口味便可。其实说是创作,也不过是一种改编罢了。
最难的部分其实是根据每一幕的内容设计出布景道具配之已声光之影。这是江南大剧院的强项,但这也是最难之处。
为了得到最佳的效果,林觉和几名学子画师布景道具光影工匠等人进行了反复磋商,一个个的确定方案,并将之落实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几名新加入时间不久的学子们获益颇大。他们原本只是被招募进来写剧目的,但他们也仅仅限于写剧目而已。但看着林觉这两天里所做的一切,他们才明白,光是写剧本是没用的,江南大剧院的辉煌绝非是靠着一本好剧本好故事便能有的。而是各方面通力合作,融汇一体之后呈现出的各方面最好的效果,才得以有了大剧院的火爆人气。
两日后,誊录好数份剧本被交到了谢莺莺手上,在后园腾空的三间房舍被简单的整修了一番作为排练场地,谢莺莺终于能够开始带着众演员进行排练了。当排练房中丝竹乐起,曲声飞扬的时候,谢丹红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一切的烦忧都随着这排练的曲词丝乐声消失了。大把的银子花了出去,不久后这些人会大把大把的将银子赚回来。
剧院的改造进度颇快。此次剧院的格局依旧是两层看台。所不同的是,包厢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林觉明白,京城这种地方,达官贵人多如牛毛,谁肯坐在一群百姓中间听他们鸹噪?所以,包厢,乃至豪华包厢是不可少的。虽然包厢的增多占据了大量的普通坐席。但将来在定价时,包厢的受益却绝对会... -->>
次日上午,林觉去汴河码头上雇佣了一批苦力。在京城,雇佣苦力是很简单的事情,各处码头上都有一群群等着人雇佣的人手。要么卸货装船,要么去做别的体力活。林觉给出的价钱高出正常价格两成,这样他便可以在一群人中随意挑选那些健壮老实的人去干活。
晌午时分,林觉带着数十名苦力赶到外城剧院工地,江南大剧院内部的人手早已翘首以待。接下来按照任务的分派,由自己的工匠带领着这些苦力对大剧院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林觉亲自坐镇于此,一方面现场解决工地上的各种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抽出时间来在后面的院子里进行剧本的创作。
原本林觉已经说过,以后所有的剧本都不会再亲自创作,但这一次林觉还是决定破个例。毕竟这是在京城开办的分号,要一炮而红的话,剧本必须过关。虽然之前和谢莺莺她们商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还是用在杭州演过的老剧目保险一些。毕竟那些都是已经成熟了的,被证明是成功的剧目。
但是,问题是现在那些剧目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自从去年林觉疯狂敛财的那一波之后,将很多剧目以签名售书的方式给卖出去了,这造成了这些剧目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难保京城中不会已经知道了这些剧目的内容。作为新开张的江南大剧院而言,炒冷饭便会适得其反了。
所以,为了规避这些风险,林觉决定亲自创作一部剧目。当然,随行来京的有几名是江南大剧院带来的专司剧本创作的落榜举子,林觉自然不肯放过他们。让他们在旁磨墨铺纸,并且根据自己的故事梗概设计对白台词,想像场景灯光等等,进行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
林觉并不想出什么幺蛾子,他这次要写的是在大周朝民间有所传闻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林觉曾经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梁祝的故事大周朝虽然流传广泛,但却没有任何一本关于这个故事的长版本。大多问及便知,但详谈便不解。于是林觉决定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写成长剧本,作为江南大剧院在京城的第一场大戏。
大周朝目前还算是太平盛世,通过在杭州的大剧院的演出实践,林觉也算是摸到些大周百姓的心理。这年头民风奢靡,生活安逸,所以百姓们对金戈铁马之类的剧目没什么兴趣。相反他们更喜欢一些情爱悲欢之类的个人情感类的剧目。悲则跟着掉泪,喜则跟着欢笑。他们并不抱什么大志向,只想在简单的生活之外能够跟着剧中之人同悲喜共跌宕,带来一种满足感而已。而梁祝无疑和《西厢记》《窦娥冤》《杜十娘》一样,都是能让他们高潮的故事。
故事确定下来,同窗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抗婚哭灵,化蝶等几幕剧情完全确定之后,林觉便开始了埋头的创作。得益于对这个故事的熟悉以及对后世流传的一首协奏曲的喜爱,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太难。那些耳熟能详的桥段和语言,其实只需稍加润色改动,将整个剧目的氛围和台词变得更为适合大周朝百姓的口味便可。其实说是创作,也不过是一种改编罢了。
最难的部分其实是根据每一幕的内容设计出布景道具配之已声光之影。这是江南大剧院的强项,但这也是最难之处。
为了得到最佳的效果,林觉和几名学子画师布景道具光影工匠等人进行了反复磋商,一个个的确定方案,并将之落实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几名新加入时间不久的学子们获益颇大。他们原本只是被招募进来写剧目的,但他们也仅仅限于写剧目而已。但看着林觉这两天里所做的一切,他们才明白,光是写剧本是没用的,江南大剧院的辉煌绝非是靠着一本好剧本好故事便能有的。而是各方面通力合作,融汇一体之后呈现出的各方面最好的效果,才得以有了大剧院的火爆人气。
两日后,誊录好数份剧本被交到了谢莺莺手上,在后园腾空的三间房舍被简单的整修了一番作为排练场地,谢莺莺终于能够开始带着众演员进行排练了。当排练房中丝竹乐起,曲声飞扬的时候,谢丹红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一切的烦忧都随着这排练的曲词丝乐声消失了。大把的银子花了出去,不久后这些人会大把大把的将银子赚回来。
剧院的改造进度颇快。此次剧院的格局依旧是两层看台。所不同的是,包厢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林觉明白,京城这种地方,达官贵人多如牛毛,谁肯坐在一群百姓中间听他们鸹噪?所以,包厢,乃至豪华包厢是不可少的。虽然包厢的增多占据了大量的普通坐席。但将来在定价时,包厢的受益却绝对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